看青春校园故事,总会在想,怎么自己就没有碰到这样的心动呢?
虽然知道这些会把很多美好的故事放在一块,但是还是忍不住的幻想。
吉姆真的真的好帅啊!!!
特别是当他戴上卫衣帽的时候。
李雷其实是耐看型的,好顺眼,而且其实会更贴近生活的感觉,笑起来的时候也会心动啊。
每一个人都有很好的结局,但并不喜欢彩蛋和十年后的设定,十年间毫无联系,也没有回来过,仅靠着一点点的念想真的可以坚持那么久吗?
但是热血的青春还是令人心生欢喜和期待的呀,虽然有时候会觉得尬,盛夏的暗恋,有回应的情感,真好。
终于懂得为什么会乐器的男生那么受欢迎了,为你弹首歌,是少女的心动啊。
在蝴蝶爱花娱乐中,尤征曾经采访过导演杨永春,下面是具体的采访过程。
尤征:您的梦想是什么?
杨永春:拍出票房口碑双丰收的好看电影。
尤征:用三个词形容一下自己?
杨永春:努力,善良,纯真。
尤征:您的交友原则是什么?
杨永春:志同道合。
尤征: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什么?
杨永春:朋友的误解,亲人朋友的离去。
尤征:工作中选择合作对象的标准是什么?
杨永春:专业、信任我、靠谱。
尤征:现阶段的困惑是什么?
杨永春:想拍合家欢的大片,找哪家影视公司合作最适合呢?
尤征:排解压力的方式是什么?
杨永春:想办法解决压力。
尤征:最喜欢的生活方式是什么?
杨永春:睡到自然醒,每天看看书,看看电影,听歌,旅行,拍电影。
尤征:目前与【美梦成真】有什么项目的合作诉求?
杨永春:想和更多爱工作爱生活的可爱善良的人交朋友,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的电影《李雷和韩梅梅》。
个人从她的一句回答,三个字形容自己,竟然分别是努力,善良,和纯真,这是一个成熟的人该对自己做出的评价?
还有现阶段的困惑,竟然是想找影视公司,难道不是演员,或者剧本的打磨上吗?
这是一个说自己努力的人,然后重点是在找影视公司,难怪《李雷和韩梅梅》拍出来的评价能那么差,本人没有看过,不打分。
但是手撕豆瓣的话,我就上来打一分了。
不是豆瓣不能撕,而是你说话请给证据。
真实的青春,在韩梅梅身上可以看到好多人年少时有一个喜欢的人的模样。
会为了他想要努力,会因为一些接触而喜悦,会吃醋,会失落,会大笑,会故意赌气,好多好多,都是青春的时候我喜欢你的样子。
羞涩却忍不住想要靠近,失落也不忘想你,开心时第一眼想要看你。
张子枫的演技一如既往的稳定,有灵气,喜欢一个优秀的人,就忍不住想要变好一点,再变好一点,这样就可以靠近他。
张逸杰也很好,笑起来好像青春喜欢的那个人。
偷偷补课的英语老师,卖零食的同学,一直挺女主的闺蜜,误以为是李雷喜欢的那个女孩子,唱《情非得已》的男孩子,成绩下降后暗自难过的丽丽,为喜欢女孩子募捐的男生,做妈妈后温柔的女老师,关爱学生的校长,每一个人都好鲜活,都是我们曾经见过的人。
后来的岁月里我也见过好多人,可是最喜欢的还是操场上肆意奔跑,走廊里追逐打闹,课堂上欢声大笑的你们。
李雷和韩梅梅 (2017)3.72017 / 中国大陆 / 剧情 喜剧 爱情 / 杨永春 / 张子枫 张逸杰
2023年6月28日22:43:55《李雷和韩梅梅》是杨永春执导,张子枫、张逸杰等领衔出演的青春喜剧片 [1] 。
该片讲述了处于青少年时期的李雷和韩梅梅,在校园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1] 。
该片于2017年6月9日在中国大陆上映《李雷和韩梅梅》试图真实生动再现当下青春的全貌,对爱情、友情、亲情以及师生情的展现。
该片除了有青涩的暧昧初恋,更有同学间的共同成长、与父母老师间的矛盾摩擦。
影片中,李雷、韩梅梅与小伙伴们,或组织乐队表演,或篝火晚会沙滩联欢,学习之外他们肆意展现青春的活力。
电影对爱情、友情、亲情以及师生情的展现,造就了一副青春ING的生动画卷 [24] 。
(东方娱乐评)《李雷和韩梅梅》讲述了发生在青春期的暧昧故事,影片中的爱情青涩纯真,又不乏对初恋和暗恋的美好描述。
很多情节都能击中少女心,很多场景能找回曾经的记忆 [21] 。
该片全面打破以往青春片“只有好看的人才有青春”的惯常套路,没有撕逼堕胎车祸的跌宕起伏,却有青春期人人都会经历的小情绪,呈现了一部青春片的正确打开方式 [25] 。
(腾讯娱乐评)(一)里面的人太精致了,电影里面的情节真是难以共情。
竟然还有洋人,就那样吧,同一个世界,不一样的青春!
(二)青春爱情电影的标配就是:喜洋洋、美羊羊、沸羊羊、懒羊羊、暖羊羊。
(三)太浅尝辄止、无关痛痒了,看一部这样的电影还不如刷几个短视频!
就好像吃一根油腻的油条、很咸的咸菜一样,东西没错,但就是味儿不对!
(四)看了豆瓣评分只有3.7分,看来我还是高估它了!
(五)总结:国产爱情电影是弟中弟,看一秒浪费一秒的时间!
影片音乐随身听、卡带录音机、韩偶组合H.O.T的贴画、《情非得已》的唱起、印有小贝与齐祖名字的球衣,这些老式物件穿插出现,不仅带来满满的回忆杀,也勾勒出故事发生于千禧年前后的背景。
韩梅梅对李雷或明或暗的追求构成了剧情的主线。
课本里的乖乖女韩梅梅,在片里改头换面成了女汉子。
运动场上屡屡进球,赢取中外男生排队送上的战利品;学业上英语超烂,遭受同学群起嘲笑。
但李雷不经意的维护,开启她对前者的朦胧好感。
尽管中学时期的匆匆而别只是短暂的插曲,但高中时代他们却再次相遇,奏响暗恋未满的主题歌。
为了刻意接近李雷,韩梅梅明招暗招用尽,实施追爱计划。
串通同学骗他海边一起钓鱼,给自行车放气获取交谈机会,赠送棒棒糖传情达意,苦学英语求拉近两者距离,甚至玩出放学跟踪的戏码。
无论是家中花痴般臆想的身体接触,还是课堂内外小心翼翼的暗中观察,或者两人单独相处时的缩手缩脚。
碧玉年华的张子枫把明朗少女沉浸青涩暗恋里的小心思、小情绪、小悸动,都表现得活灵活现、异常传神。
舞象之年的张逸杰则通过眼神流露的小暧昧、嘴角勾起的小微笑,在点到即止中传达品学兼优的高富帅对英语学渣的淡淡相思浅浅爱、默默情愫暗暗栽。
影片是用一对男女生的情窦初开勾连几个性格各异的少男少女,在勾画青春群像中铺开纯真校园沸腾生活的画面。
除了暗恋对象李雷之外,一群小伙伴紧密地围绕在韩梅梅的身边。
酷爱八卦的魏华好似爱情军师,屡屡给她出谋划策;兜售小商品的孙惠民恰似爱情商贩,频频给她创造便利;搞怪耍宝的凌峰宛如男闺蜜,常常为其送上爱情助攻;才貌双全的苏魏芳初来乍到,一度被她误判为假想情敌;还有书呆型学霸林涛、寡言用功女马丽丽,不时出现来显露课业的紧张。
而同窗间的无闹不欢本就笑点密集,父母与老师施加的学习烦恼,更是加重着故事的笑料,于是友情、亲情、师生情叠加交织在一起,细碎而温暖的小确幸中产生无数引人捧腹的笑果。
片中有两个段落最令人难忘。
一是揭发英文教师用透题方式来提高成绩,韩梅梅等被罚被操场跑圈,不断有学生加之这奔跑的行列,《团结就是力量》的歌声骤然响起。
二是家贫的马丽丽身患肿瘤无钱医治生命堪虞,李雷等怀着一腔热血,组建乐队为她积极募捐,在舞台震撼开唱。
前者体现的是青春不容掺假的高亢呐喊,后者是显现珍贵青春情谊的激情咏叹。
当李雷与韩梅梅相互表白对对方的暗恋后,两人却不得不分离。
当十年后已是漫画畅销书作家的韩梅梅在签名售书中,偶然发觉李雷给自己留下的无线电装置暗藏的秘密。
一段语音随着电波传到大洋彼岸。
如此开放式的结尾,留下遐想空间,让大家感受到故事的回味无穷。
🖕🖕🖕🖕🖕🖕🖕🖕🖕🖕🖕🖕🖕🖕🖕🖕🖕🖕🖕🖕🖕🖕🖕🖕🖕🖕🖕🖕🖕🖕🖕🖕🖕🖕🖕🖕🖕🖕🖕🖕🖕🖕🖕🖕🖕🖕🖕🖕🏽🖕🏽🖕🏽🖕🏽🖕🏽🖕🏽🖕🏽🖕🏽🖕🏽🖕🏽🖕🏻🖕🏻🖕🏻🖕🏻🖕🏻🖕🏻🖕🏻🖕🏻🖕🏻🖕🏻🖕🏻🖕🏻🖕🏻🖕🏻🖕🏼🖕🏼🖕🏼🖕🏼🖕🏼🖕🏼🖕🏼🖕🏼🖕🏼🖕🏼🖕🏼🖕🏼🖕🏾🖕🏾🖕🏾🖕🏾🖕🏾🖕🏾🖕🏾🖕🏾🖕🏾🖕🏾🖕🏾🖕🏾🖕🏾🖕🏾🖕🏾🖕🏾🖕🏾🖕🏿🖕🏿🖕🏿🖕🏿🖕🏿🖕🏿🖕🏿🖕🏿🖕🏿🖕🏿🖕🏿🖕🖕🖕🖕🖕🌚🌚🌚🌚🌚🌚🌚🌚🌚🌚🌚🌚🌚🌚🌚🌚🌚🌚🌚🌚🌚🌚🌚🌚🌚🌚🌚🌚🌚🌚🌚🌚🌚🌚🌚🌚🌚🌚🌚🌚🌚🌚🌚🌚🌚🌚🌚🌚🌚🌚🌚🌚🌚🌚🌚🌚🌚🌚🌚🌚🌚🌚🌚🌚🌚🌚🌚🌚🖕🏿🖕🏿🖕🏿🌚🌚🌚🌚🌚🌚🌚🌚🌚🌚🌚🌚🌚🌚🌚🌚🌚🌚🌚🌚🌚🌚🌚🌚🌚🌚🌚🌚🌚🌚🌚🌚🌚🌚🌚🌚🌚🌚🌚🌚🌚🌚🌚🌚🌚🌚🌚🌚🌚🌚🌚🌚🌚🌚🌚🌚🌚🌚🌚🌚🌚🌚🌚🌚🌚🌚🌚🌚🌚🌚🌚🌚🌚🌚🌚🌚🌚🌚🌚🌚🌚🌚🌚🌚🌚🌚🌚🌚🌚🌚🌚🌚🌚🌚🌚🌚🌚🌚🌚🖕🏿🖕
那个帮你们写好剧本的人就是徐誉滕。
一切就在那首同样叫《李雷和韩梅梅》的歌里——后来听说李雷和韩梅梅谁也未能牵着谁的手Lucy回国 Lily去了上海身边还有了那么多男朋友Jim做了汽车公司经理娶了中国太太衣食无忧林涛当了警察Uncle 王 他去年退了休我心中的《李雷和韩梅梅》是这样的——多年以后,当散落人海的李雷和韩梅梅再次偶然相遇,回想起当年那段心照不宣,彼此都小心翼翼不去捅破的小暧昧,回想起那一段充满梦想和激情的青葱岁月,回想起已经多年未见的老朋友,回想那时的喜怒哀乐。
当回忆戛然而止,两人擦肩而过,彼此都没有说出那句“好久不见。
”因为他们都已经有了另一个他和她。
林涛在警察局里做着户籍统计工作,稳定而无聊。
Lucy回国嫁人,当了家庭主妇,每天为照顾三个孩子头疼不已。
Lily在上海当白领,在无休止的加班中度过每一天,自己都数不清自己有多少前男友。
Jim成了大家心中的成功人士,有房有车有娇妻,却总感觉生活越来越无趣,妻子越来越衰老。
uncle王退休了,儿女去了国外定居,每天只能靠跳广场舞消磨时间。
每个人都过得不错,每个人都过得不好。
只有天空中,那只叫Polly的鹦鹉还在自由地飞来飞去,它永远都不会衰老,就像年轻时的他们,就像年轻时的我们。
影片的后半部分,越来越多年代交错的场景出现,拿着旧款的随身听,喝着21世纪最新包装的雪碧;骑着那个年代的自行车。
李雷用只有韩梅梅懂得的方式,留下了“21521”的暗语;李雷用自己的方式,留给韩梅梅,得以呼唤自己的无线装置。
这部影片有着不足之处,但是同样也有着自己的闪光点,所以整体来说,这部影片让我们借此回忆下校园生活,至少,它曾经有过这样的一种存在。
李雷和韩梅梅,初中相识,因一次解围,似乎有什么东西在两人之间萌生了,高一再次相遇,虽不在一个班,女主韩梅梅却凭借着青春期少女特有的勇敢主动制造“偶遇”来进一步增近两人的关系,只不过却换来经典的语句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s is like a crystal ”(君子之交淡如水),然而女主没有放弃,她开始努力学习,终于在高二分班和男主分到了同一班,在同一个班中,他们还有他们的同学们一起经历了很多事情,举报了昧着良心赚钱的英语老师,虽有写不妥,不过也是少年时期很正常且正直的行为罢了,却也实实在在给孙老师上了一堂课,聚在一起通过开演唱会的形式为生病的同学募捐,这就是青春呀,大家都是那么的美好,关于男女主角,也有不少糖可以吃,尽管后面是开放式结局,但李雷和韩梅梅互相之间也得到了彼此的回应呀“21521”
最近,国产电影《李雷和韩梅梅》遭到观众和网友的恶评,制片方批评说,豆瓣网允许网友如此评分,拉低国产电影的评分,这是在危害中国电影产业,让电影人举步维艰,甚至还说豆瓣网是黑恶势力帮凶。
怎么,观众看完电影觉得上当看了烂片,票钱是要不回来了,来网站上打个低分,就成了黑恶势力了?
威胁中国电影产业的黑恶势力,从来都不是评分网站,更不是愤怒的观众而是电影产业自己,是烂导演,烂制片,烂电影。
请允许我引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点评房地产行业的一句话,来描述电影产业:电影是用来看的,不是用来炒的。
观众买票进影院看电影,当然希望看到好看的、精彩的、难忘的电影,但是偏偏事与愿违,许多导演、制片方和电影公司,利用畅销书概念,粗制滥造,滥竽充数,仓促上马,借机圈钱,打着振兴国产电影的旗号,欺骗群众,忽悠观众买票进影院,难道还不允许观众看完之后惊呼上当,去评分网站打个一分?
(本来我们想打零分和负分,但是网站设置不允许,所以应该感谢这些评分网站,对国产电影的大力扶持和宽容,不然肯定有负分)今年,中国提“供给侧改革”提的特别多,河北的许多钢铁厂关闭了,许多煤矿也关停了,因为要淘汰过剩的低端落后产能,要追求更高质量,而不仅仅是数量。
当今,中国的电影产业,更需要“供给侧改革”,因为拍的烂片太多了,像《李雷和韩梅梅》这种,被人民群众异口同声打低分的电影,就是低端落后产能的代表,因为拍出来的东西,根本就不是观众想要的、想看的,背离了电影产业服务于人民的初衷,忘记了初心,应该深刻反省。
中国电影产业,有太多的泡沫,应该挤除,太多假借振兴国产电影,其实为了自己圈钱的勾当。
列宁同志说过,堡垒总是在内部被攻破的。
这些坚持拍烂片的中国电影人,完全是在搞垮中国电影,给外国大片以可乘之机,他们是中国电影产业的蛀虫。
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烂片圈钱,必须旗帜鲜明地打低分,给予警告。
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中国电影产业的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真正热爱中国电影的观众,必须做到:好片来了有好酒,若是那烂片来了,迎接它滴有哦猎哎枪(请用郭兰英老师唱腔高唱)因此建议,想要拯救国产电影,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取消买票进影院的制度,都改成“天桥模式”,看完了打赏给钱,好看多赏,觉得难看就一分不给,下次就不敢拍烂片了,因为会赔到光屁股。
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中央的号召,实现中国电影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淘汰过剩低端产能,挤除泡沫,电影是用来看的,不是用来炒的。
还可以
画蛇添足
#82nd Venezia Competition# 4.5/10 一如既往毫无变化的兰斯莫斯,一些愚蠢可笑的阶级寓言,一些剥削角色的视觉奇观。某种程度上与《爱丁顿》相似,一件意外决定/事件后走向彻底不可控的方向。结尾倒是相当讨喜。@PalaBiennale
lanthimos真的漫威化了…just amusement park
Emma和Jesse演得都挺好,但片子本身太乏善可陈。最后一段没台词的sequence反而更有力量。在The Grove QA倒是轻松愉快。
这片子有点意思,但观影过程也有点犯困。男的真是造孽啊,甭管虐的是不是外星人,他们这变态和残暴的基因确实是改变不了。反倒是最后人类灭绝了,一片祥和的感觉😂另外俩人的对话就如同网络对线,认知不同,完全不同频率,讲多了也挺无聊的。
紧接着朴赞郁看的,真的是强烈对比出兰斯莫斯的镜头有多单调了,情节也一根直线走到底,基本全靠对话推进,聊多了疲软且乏味。过分点短片体量就够解决了。
2025.10.29. M+戏院,香港上映优先场。石头姐和兰斯莫斯合作第四部长片(算上一部短片是第五次合作),是我看后觉得仅次于《宠儿》第二好的一次,也是石头姐作为绝对女主看得最舒服、我认为发挥的最好的一次。没看过韩国原版(但估计不会像兰斯莫斯这个如此癫狂),光看这个下来感觉就是个“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故事嘛,蛮有趣的。最后临近结尾有个让不少影院观众直接大喊WTF、惊掉人下巴的一个反转,在此不剧透。本片的18禁全给了兰斯莫斯血腥暴力的恶趣味,但这次已经比《善良的种类》《可怜的东西》《狗牙》等等收敛太多。摄影非常出色,原声音乐也不那么古怪了。同时剧本上还有大量的室内空间单纯正反打的两人对话戏、张力全靠演员的精湛表演来实现,石头姐与杰西·普莱蒙势均力敌的炸裂飙戏无疑是最大的看点。
比《可怜的东西》差了点,但是邪在了我的爽点上:血腥加阴谋论加alpha话术加外星人。不用力的幽默和越发魅力的Emma Stone
喜剧标签是错误的,这片跟喜剧压根不沾边。领的英皇海报挺好看。
AMC18,连着两场第一场。这个片子有个最,就是是所有看过的电影里死的人最多。算是这个导演不错的片子,美学不如POOR THINGS,但是叙事精彩,比什么狗牙龙虾还有上一个不记得名字的什么好多了
#ven82记者会有两位演员佩戴了🇵🇸的徽章。(多一星)普莱蒙的演技很出色让我忽略了他的长相,细节处理很好。石头姐比善良的种类表演要收敛,但是如果为了自虐而冲奖的话估计是没戏的,更像是艺术行为想冲破演员这个职业称谓艺术家(no),只希望石头姐能清醒点别再和兰斯莫斯合作了。。。。。(说自己的造型其实还不够大胆也是。。。好吧)
#BIFF2025 釜山最期待的一部,Cinematheque厅满人,我在二楼最后一排,声音效果不错,这是我的第一印象,Jerskin Fendrix配乐惊艳,几次起了鸡皮疙瘩,这是Yorgos Lanthimos和Emma Stone的又一次合作(第五次?),后者在片中剃光头出演,Lanthimos延续他的黑色幽默和古怪的表达,但对于熟悉的观众来说这次显得过于保守,结局轻易预测,可能很大原因是这部电影是改编剧本,Emma Stone在最后有一段类似Al Pacino在《魔鬼代言人》中的独白,应该是点睛之笔,却被表演地毫无能量,这俩人的组合是不是该歇逼了,另外由于没有英文字幕,只能靠听力,后面还有几分钟的外星语言内容我不得知,我的观后感并不是电影真实的水平,等发行后我会再看一遍
三星半,闲着没事可以看看
出了电影院打开豆瓣一看演职员表,又又又是《可怜的东西》《圣鹿之死》的导演。我的观后感依然是“我看了个什么玩意儿”。
讨巧又有点冒犯,不同议题不同的人 不同的紧急情况 最后来到一样的观点和结局,一种当下的幽默
看完整个人都环环保保的了
充斥着神经喜剧似的对白与情节,“Bugonia”,诞生于死亡的生命,似乎是从伊始就锚定了悲剧,随后用严肃却戏谑的语调表现,我们只是外星文明的所有物,被谎言欺骗,被剥削终生。兰斯莫斯可能并不崇信这些,但他也借阴谋论者之口审视了现实的阶级对立与人类的存在危机,很喜欢最后展现的动与静,对生态系统的重置,比前两部影片好点。
可能是没有看过原作的原因,其实对我来说是新颖的,不是说结尾的反转,是Teddy的现实主义句句名言,结尾反倒让我有泄气的感觉。但是最后的镜头很喜欢,说的是拯救地球,没说过拯救人类哈,我真的谢。
最疯癫的剧本,最悲伤的内核。当“拯救地球”成为一个疯子的呓语,其所照见的现实反而无比真切。一场笑到流泪的悲剧,震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