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布尔战争是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集中营就是英国佬为了对付布尔人发明的,后来被纳粹德国发扬光大。
片中用布尔人暗杀将军,不幸打死公爵夫人的片段,将英国佬这一反人类行为合理化了!
2.塞尔维亚民族英雄、反帝国主义者普林西普成了身形矮小、神情猥琐之辈;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的著名萨拉热窝事件变成了死胡同里的暗杀!
3.干掉俄国妖僧拉斯普京的是英国佬,至于真正的英雄尤苏波夫亲王则只成了宴会召集人、背景板;4.罪恶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某个虚构人物的虚构组织撺掇三个国王发动的,与同盟国和协约国无关,把帝国主义者、大资产阶级的战争罪责洗白;5.英国贵族是高尚的,千方百计要求上第一线战壕为国效力,而不是历史上躲在温暖的指挥部里,更别提片中贵族利用特权千方百计把儿子调回英国;6.最最令人恶心的是把伟大导师列宁同二战罪魁希特勒放在一起,污蔑列宁缔造的苏联跟法西斯德国是一伙的!
PS1:影片的邪恶之处在于,它把历史上所有自发的、具有历史进步性、正义性的民族解放运动、社会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与邪恶个人捏到一个子虚乌有的组织,从而构成了对二十世纪以来的民族解放运动、共产主义运动的污蔑。
好像没有这个组织,二十世纪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运动、共产主义运动就不会发生一样!
从而完成了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辩护和洗白,杀人诛心,莫过于此!
PS2:英国佬真的是当所有人都不读书吗?
如此肆无忌惮地抹黑、造谣历史,真是无耻至极!
为了抹黑苏联、抹黑共产主义运动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PS3:看来英国佬已经忘记了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死亡和痛苦,片中流露出的英国民族主义情绪,显然是在为酝酿下一次战争做准备!
某神秘组织中,一个男人向列宁引见了一个年轻人。
谁呢?
阿道夫希特勒。
按照他们的意思,有了列宁这个强大的左派,右派的力量也要加强,而有了希特勒与列宁相抗衡,世界就会平衡。
也就是说,列宁和希特勒都是神秘组织的成员,他们是亲密战友,一起配合控制着世界……
如此离大谱的情节,出现在很多人期盼了四年多的“王牌特工”系列第三部的“彩蛋”中,我耐着性子忍着看了两个多小时后,不夸张的说,气得差点吐血。
所以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部片子,你绝对想象不到,它居然可以烂成这样:王牌特工:源起
在2015年,改编自同名漫画的《王牌特工:特工学院》一经上映,就引发了无数人的喜爱。
影片在传统特工片的框架内,发展出了一种绅士派的特工风格,包含着奇妙的脑洞、后现代主义的解构、炫酷的动作戏和别具创意的暴力美学,看得人欲罢不能。
2017年上映的第二部《王牌特工2:黄金圈》,尽管剧本有些糟糕,但娱乐元素满满,动作戏依然充满想象力,也有让人惊喜的华彩段落,仍不失为一部爽片。
然而,谁能想到,到了这部《王牌特工:源起》,竟然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哪哪都不行了,开始全方位的拉胯。
首先,期待脸叔、蛋蛋和马强这“三口之家”的小伙伴洗洗睡吧,这片子里,他们一个都不会出现。
另外,因为我不是学历史的,如果哪些地方说的不准确,希望小伙伴们能够谅解。
看中文译名也知道,这部《王牌特工:源起》讲的是王牌特工得以创立的由来。
整个故事要从1902年开始说起。
那一年,牛津公爵带着妻子爱蜜莉和儿子康纳到南非见了基奇纳勋爵。
这个基奇纳勋爵被认为是大英帝国的英雄,当时正在南非指挥布尔战争。
他把许多布尔人关在集中营里进行监禁,资料显示,超过26000名妇女和儿童在这些难民营中死于疾病和营养不良。
事实上,集中营这种东西,正是由他第一个搞出来的。
不过,关于这一点,影片则选择一笔代过,毕竟不是啥光荣的历史。
意外的是,也就是在见基奇纳勋爵的过程中,牛津公爵的妻子因为当地的战争不幸丧生。
这让牛津公爵伤心欲绝,成为了一名反战人士,并决定按照妻子说的,保护好儿子康纳,永远都不让他卷入到战争当中。
一晃12年过去了,时间来到1914,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前夕。
悬崖上,一个神秘组织在秘密开会,组织的大佬被称为牧羊人,他在各国都安排了间谍。
参会的有普林西普、俄国神父拉斯普京、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身边的艾力克等人,他们要一起改变世界。
首先说说这个普林西普。
学过历史的小伙伴都知道,他是一个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隶属塞尔维亚“黑手社”(塞尔维亚的一个救国组织)。
正是他枪杀了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导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结果,在这部片子里,普林西普之所以要枪杀斐迪南大公,竟然就是受了牧羊人的指示!
不仅如此,后来德国的参战,也是因为威廉二世受到了艾力克的教唆,而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决定参战,则也被拉斯普京看在眼里。
而在这之后,作为俄国盟友的英国也决定参战。
所以搞了半天,整个一战,其实就是牧羊人率领众信徒搞出来的!
这尼玛简直就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巧合的是,就在普林西普采取行动之时,牛津公爵和儿子康纳正好就陪着斐迪南大公,并亲眼目睹了斐迪南大公夫妇的死亡。
此时的康纳已经长大成人,虽然牛津公爵把他保护得很好,没有让他接触到战争,但他的内心里,却一直渴望能够成为一名军人。
只是在牛津公爵的阻拦下,他一直都没能如愿。
两年之后,数百万人无辜丧命,牧羊人命令拉斯普京使俄国退出战争,然后让德国摧毁英格兰。
拉斯普京使用的办法就是给尼古拉二世的儿子下毒,并声称只有退出战争才能让其活命。
最终,在拉斯普京的操控下,尼古拉二世决定要宣布退出战争。
根据资料记载,这个拉斯普京的确非常牛掰,有着一双催眠眼,还每每治好皇太子的病,笃信神秘主义的尼古拉二世,对他基本上是完全屈服。
但是,如果你因此就觉得本片对拉斯普京的塑造还算靠谱,那就大错特错了。
眼瞅着俄国要闪人,英国这边自然是头大,于是决定组建一支精英队伍去俄国了解情况,康纳知道爸爸不会允许自己入伍,便想着以随行的名义参与其中。
而见儿子如此坚持,牛津公爵终于告诉了康纳这些年他所做的事,即和家仆等人一起在暗中搜集情报。
其中有一条,是关于拉斯普京的——他的一枚戒指与普林西普一样,可见是来自于同一组织。
在牛津公爵等人看来,想要让尼古拉二世改变主意,唯一的办法就是干掉拉斯普京,这也是他决定接下来带着康纳去做的事。
就这样,他们一行人来到了拉斯普京的一个派对上。
只见拉斯普京满口污言秽语,三句话不离下半身,冒犯完康纳又冒犯牛津公爵。
他说是要给牛津公爵治治腿上的伤,结果对着牛津公爵的腿就是一顿舔,而牛津公爵也挺配合,发出阵阵令人遐想的唱歌声。
看过前两部“王牌特工”的,都知道导演马修·沃恩喜欢卖腐。
可是,这个情节给人的感觉已经不是“腐眼看人基”那种低俗笑料了,完完全全就是让人生理不适的恶心。
我就不明白了,你们是真的觉得这很搞笑、很幽默吗?
我查看资料,的确有说法称拉斯普京“天赋异禀”,淫乱不堪,但好像没有说他对一个男人也如此饥渴的吧?
最终,在这之后经过一番打斗,拉斯普京算是被牛津公爵一行人给干掉了。
于是,为了能让俄国继续选择退出战争,牧羊人又开始了下一步操作,也就是导演贼尼玛令人无语的“瞎编”——找来列宁让他在俄国搞革命!
没错,按照电影中的意思,列宁也是牧羊人信徒,听完牧羊人的命令后,他还让牧羊人给自己找个势均力敌的右派。
好家伙,这是有多没下线,才能编出来的狗屎桥段啊?
而与此同时,在牛津公爵这边,解决了拉斯普京并没有打消康纳想要从军的念头。
相反,他更加坚决的态度,牛津公爵再也劝说不动。
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康纳成功入伍,并上了前线。
战火纷飞,但康纳异常勇猛,他得到了一个机密文件,冒着枪林弹雨扛着同伴,而敌方一整个队伍那都是人体描边大师,让他成功逃离危险,基本上毫发无损。
行吧,就主角光环+个人英雄主义呗!
我认了!
没承想,接下来剧情突然急转直下,有人怀疑康纳是间谍,直接一枪就把他给崩了!
导演,你这是在跟我玩反套路反类型呢吗?!
由于康纳所获得机密文件是可以说服美国参战的电报,尽管面对康纳的死,牛津公爵痛不欲生,但多少还算有些安慰。
毕竟,在他看来,只要美国介入,战争就能早点结束。
只可惜,他低估了牧羊人的能力。
为了阻止美国参战打乱自己的计划,牧羊人直接派了一个女信徒勾引美国总统,还拍了“不可描述.avi”作为威胁,直接吓得美国根本不敢有啥动作。
好在,最后的最后,牛津公爵他们找到牧羊人所在的悬崖干掉了牧羊人,并拿到了“不可描述.avi”的底片,才成功让美国放心参战。
而也就是在这之后,牛津公爵创立了“ Kingsman”这个王牌特工组织。
整部片子,可以说就是那种“戏说=胡说”的典型。
从剧作层面来看,它的风格割裂的,节奏是混乱的。
你以为它是一部纯粹鬼扯的胡闹片,却偏偏“故弄玄虚”地在那搞着史诗感的影像气质。
你以为它是一部战争片,但反战却只停留在牛津公爵“口嗨”式的人设,大家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让战争持续发生。
你以为它是一部爽片吧,但笑点都是尴尬而无效的,动作戏和大场面也几乎没有了前作畅快淋漓的创意和快感。
除了拉斯普京对战时的“芭蕾舞”以外,没有一场戏跟打斗让我感觉到眼前一亮。
战争场面效果是不错,但给人的感觉,那就是生硬地cos了下《1917》,除了炫耀剧组有钱,我属实不知道有啥意义。
当然了,比起对历史的过度戏谑,以上这些都算不得什么了。
一般认为,后现代主义最擅长对权威的颠覆和崇高的消解,这放在一般反权威、反传统、反主流的戏剧里通常会有一种别样的戏剧张力和精彩。
“王牌特工”第一部之所以如此成功,与其后现代主义的创作思路密不可分。
《王牌特工:特工学院》然而,这种思路一旦应用到严肃的历史层面,就很容易滑向“历史虚无主义”的浅薄上来。
一战,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惨痛的战争之一,在这部《王牌特工:源起》中,竟然可以被过家家一般的儿戏对待。
通过低级的阴谋论处理,影片把历史作为一个提供消遣和消费的文本,把“娱乐至死”贯穿其中,完全摒弃了对待历史的责任感。
如果你对“手撕鬼子”“裤裆藏雷”感到愤怒,却对这部片子感觉良好,那我实在是不能理解了。
在我看来,它已经不是对哪个国家的抹黑,对哪个人的污蔑,它所“乳”的是全世界,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人。
倘若你觉得我说的有道理,那就点个赞和关注支持一下吧。
今天就到这里!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沼泽
同样独特的动作风格,不一样的深度思考——《王牌特工:源起》《王牌特工》系列一直是我很喜欢的动作电影,最新的一部《王牌特工》似乎走出了一条和之前略有不同的风格,也带给了我不一样的考虑,这是今天要讨论的电影——《王牌特工:源起》(The King's Man)
01《王牌特工:源起》的故事延续了《王牌特工》系列的一贯风格,将政治惊悚片与特工类动作片元素进行结合,在英式背景下通过独特的动作体系讲述如何拯救人类的故事。
我认为该系列的故事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是对1970年代007系列电影的致敬。
从《皇家赌场》开始的丹尼尔·克雷格系列的007电影由于演员外形和故事风格转变的必要,选择了偏硬汉形象的特工风格。
但绅士味更浓厚的外交官型特工依然受到市场欢迎。
观众仍然对谈笑间获取拯救人类关键情报的绅士怀有特殊的兴趣。
当然,绅士要是能打就更性感了。
(以下内容包含关键剧情透露,不想被剧透的朋友请快速跳至Part 2)英国贵族奥兰多·牛津(拉尔夫·费因斯Ralph Fiennes饰演 AKA伏地魔)在1902年第二次英尔战争期间与妻子艾蜜莉、儿子康拉德(哈里斯·迪金森饰演Harris Dickinson)和保镖肖拉(杰曼·翰苏饰演Djimon Hounsou,就是银河护卫队里的“克拉斯”,长安十二时辰里的“葛老”前往南非,为当地难民提供救援物资。
然而过程中艾蜜莉被敌军狙击手误杀,奥兰多因丧妻之痛而发誓要致力阻止世界再爆发战争。
12年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奥兰多与肖拉和管家宝莉(洁玛·阿特顿饰演Gemma Arterton)建立起一个由家仆组成的国际情报网络,以保护英国免受战火侵害。
与此同时,康拉德希望能参军为国家效力,却被父亲阻止。
奥兰多和康拉德应好友,英国陆军部部长基奇纳(查尔斯·丹斯饰演Charles Dance AKA泰温公爵)的邀到萨拉热窝陪同斐迪南大公及其妻子出巡,康拉德虽然挡下了由普林西普投掷的炸弹,但随后大公的车队因走错路而于街角再度遇上普林西普,普林西普遂近距离将斐迪南大公及其妻枪杀(与史实一致)。
虽然普林西普坚称自己只是单独行动,但奥兰多查出他背后实有一个庞大的犯罪网络,控制或影响了各国政要,成员包括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宠信的拉斯普京(瑞斯·伊凡斯饰演Rhys Ifans AKA惊奇蜘蛛侠里的蜥蜴人)。
拉斯普京奉“牧羊人”之命毒害沙皇的幼子,然后向沙皇和皇后表示唯有沙俄退出战争才能将他拯救。
费利克斯·尤苏波夫伯爵(历史上真正刺杀拉斯普京的沙俄贵族)暗地里将此告诉表弟奥兰多。
深知沙俄撤退会拉垮西方战线的奥兰多打算出手阻止,而康拉德将此消息通知基奇纳伯爵和他的副官莫顿(马修·古迪饰演Matthew Goode)少校,并要求同行,但被奥兰多发现而阻止而无法同行。
于是基奇纳和莫顿亲自带兵到俄罗斯企图刺杀拉斯普京,然而他们乘搭的舰只被潜艇用鱼雷攻击沉没。
无奈之下奥兰多决定亲自与肖拉、宝莉和康拉德进行暗杀任务。
在圣诞派对上,奥兰多本打算用混入氰化钾的杏仁派毒杀拉斯普京,但没想到拉斯普京毒抗点满,在经过一番苦战之后终于杀死拉斯普京。
同时,犯罪团伙组织成员之一、德皇威廉二世的顾问伊里克·扬·汉努森(丹尼尔·布鲁赫 饰演Daniel Brühl 也就是美国队长里的泽莫男爵)亦在“牧羊人”的指使下诱骗威廉二世发出齐默尔曼电报,指示墨西哥攻击美国令美国无瑕分身加入欧洲战事,奥兰多等人截得并破解电报,通知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但总统因实质证据不足而拒绝出兵。
此时,康拉德无视父亲劝告终于加入英国陆军,但奥兰多私下约见英皇乔治五世,动用国王权限亲自将康拉德调回英国。
愤怒的康拉德与一位名为普通士兵里德交换身份,他本人以里德身份留在前线,并自荐参与自杀式任务,到无人区拿回一个被误认为德军的英国间谍身上的重要资料。
然而,当康拉德完成任务返回阵地后,一名士兵因认为康拉德是德军间谍而将他就地处决。
得知康拉德死讯的奥兰多一度自暴自弃,最后在宝莉的鼓励下才重新振作。
而康拉德冒死领回来的资料其实是齐默尔曼电报的原手抄稿,这实锤政局足以让美国人民向政府施加压力,加入战争。
随后,奥兰多等人得知威尔逊之所以迟迟不肯出兵,是因为曾被交际花玛塔·哈里色诱并拍下影片勒索。
奥兰多在调查后发现底片应该在苏格兰的一座山脉里,他便随即与肖拉和宝莉一同前往当地,并找到了犯罪团伙的基地,终于遇到幕后主使者“牧羊人”,并发现他的真实身份是法老王奥兹曼迪亚斯(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我会在下面告诉你)。
他因痛恨英格兰人抢夺了苏格兰的一切而展开复仇。
一番恶战之后,自然是正义战胜邪恶,也毁灭了最后一份底片。
随后,第一次世界大战亦随着德国投降结束。
一年后,奥兰多与肖拉、宝莉、乔治五世、里德和金一同成立了不隶属于任何国家与政府的独立谍报组织,并买下了“金士曼”西服裁缝店作为组织基地,几位创始成员亦用上了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的名字作为代号,以纪念康拉德。
02虽然我还挺喜欢这部电影,但是评论界似乎对他不太友好,烂番茄评分43%,系列最低,甚至低于《黄金圈》的51%,IMDB评分6.7,与《黄金圈》一样,低于《特工学院》的7.7,Metascore评分44,也与《黄金圈》一致。
但是《起源》的观众缘似乎不错,在烂番茄观众评分也高达80%,目前票房也已经超过1.2亿美元,刚刚超过1亿美元的成本。
不知道这部电影的评分偏低是不是与其多次跳票有关。
这部电影首次预计上映时间为2019年11月,那都是疫情之前的事了,后来经过两三次跳票,直到2021年11月才正式上映。
虽然作为一部充满简单娱乐和对历史的轻佻戏谑的作品,《起源》并不让评论家们满意,但是《王牌特工》系列的政治惊悚元素一直以来的作用就是推动故事发展,马修·沃恩希望向观众展示的一直就是现实而充满漫画式表达方式的动作风格,让《王牌特工》系列闻名的包括在《特工学院》中出现的五分钟教堂群战镜头和爆头烟花才是影迷们真正欣赏的焦点。
在《起源》里,也出现了这样有趣的动作场景,特工父子大战拉斯普京的镜头并没有显示出王牌特工强悍的专业素质,但是让观众对拉斯普京这个妖僧的物理攻击能力拍案叫绝,拉斯普京在电影中的动作与其说是一名武艺高强的邪教头目,更像是一名副业修习武术的专业传统斯拉夫民族舞蹈艺术家,极具舞蹈美感的动作也让本作一定程度上承袭了《王牌特工》的动作戏优点,但是也确实没有达到首作的高度。
同时《王牌特工》作为系列动作喜剧的另一个独特特点在于,这是一个不怕死人的系列,从首部开始就有大量主要角色因为各种原因退场,包括科林·费斯饰演的加拉哈德(第二部证实未死亡并复出)等,而在第二部的《黄金圈》更是丧心病狂的全灭Kingsman总部,并在片尾让马克·斯壮(Mark Strong)扮演的梅林直接炸死,让人怀疑导演马修·沃恩是不是有什么啥角色的怪癖(甚至连剧里狗的角色都杀……)当然这从另一角度也有助于调动观众情绪,奠定谍战系列作品的残酷基调。
毕竟哪有阶级斗争是不死人的。
03《起源》给我的另一个体验是历史与虚拟作品交叠所展现的独特趣味。
在观影过程中,我有好几个瞬间感觉电影并不像《王牌特工》而更像《刺客信条》,这种通过将真实历史的重要事件和虚拟作品的细节演绎,共同打造出一个不完全属于历史和虚拟世界的第三时间线的艺术形式这些年在游戏世界里并不少见,包括《刺客信条》《使命召唤》(黑色行动系列)等等。
这也是《起源》在《王牌特工》宇宙里的独家尝试,因为此前的两部作品主要聚焦于现代社会,并不能让人有很强的历史代入感,这次从一战前夕的视角讲述Kingsman的起源故事,是系列的新尝试,也确实给系列开拓了新的尝试路径。
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电影里的部分角色和细节也确实引起了我的兴趣并在观影后补足了相关历史背景,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1.剧中色诱美国总统的犯罪团伙成员玛塔·哈丽(Mata Hari)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是20世纪初知名交际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与欧洲多国军政要人、社会名流都有关联,最终在巴黎以德国间谍罪名被法军枪毙。
2.剧中由泽莫男爵(他还演过《无耻混蛋》里的狙击手Zoller,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是演一些蔫儿坏的角色)饰演的埃里克·扬·哈努森(Erik Jan Hanussen),曾是一个奥地利人犹太宣传家(非常扭曲)。
哈努森在他的一生中被认为是催眠师、神秘主义者和占星家(大忽悠),他活跃于魏玛共和国和纳粹德国早期,甚至传说他曾对希特勒进行表演方面的指导(电影彩蛋中有所影射)。
3.剧中主角团队拉斯普京的刺杀失败有一个原因是他经常服用各类毒药提升自己的毒抗(电影中体现的拉斯普京非常擅长使用各类药物,其中有一幕对沙皇一家使用类似鸦片的药物动作充满了性暗示,也显示除拉斯普京对沙皇一家的近乎绝对的控制)。
起初我认为拉斯普京并不会做出米特里达梯六世的中二行为(古本都王国国王,据说他用每天服食少量毒药的方法来获得对毒物的免疫力),但后来发现拉斯普京确实偶尔会使用少量毒药来提高自己的耐药性。
还有包括刺杀斐迪南大公引发一战,英皇为了迎合国内反德情绪而改掉自己的德国姓氏和基希纳的意外去世等等元素都在历史上真正发生过,这种泛元宇宙的表现形式在未来的影视和戏剧中可能会更加频繁的出现。
毕竟在历史的夹缝里做文章是艺术家难以抵挡的一种诱惑。
04评价系列电影中的某作是否能很好的完成自己在系列中的角色,有重要的一点在于是否“填坑”以及“吃书”,如果能很好地补足原作提出的相关设定,并且在对系列作品有致敬情节,那就是一部可以让系列粉丝兴奋的作品。
事实上,由于漫威从2008年开始打造的电影宇宙概念已经很好地对影迷群体进行了教育,现在的观众与其说是等待“彩蛋”的出现,更像是期待“彩蛋”的表演,甚至可能对彩蛋的关注超过了电影本身。
在《起源》中对《王牌特工》系列电影的“填坑”或“致敬”的内容,我梳理之后有以下几处:1.影片中康拉德的去世时必然的结果,因为在《王牌特工·特工学院》里科林·费斯在和塔伦·埃哲顿介绍组织时便说明了“王牌特工是由一个在一战中失去后裔的贵族组织建立的。
”2.电影里的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每次在情绪激动时都要求来一杯 Statesman 的Whisky,这也正是第二部《黄金圈》里美国的独立情报机构的掩护单位,“Statesman 酒厂”3.《王牌特工》系列从第一部开始就贯穿着爆头场景,从《特工学院》的科林·费斯被爆头,到第二部的曼达洛人(佩德罗·帕斯卡尔 Pedro Pascal),每部都有主要角色被爆头,《起源》也不例外。
4.电影中奥兰多的跳伞镜头场景似乎也是未来王牌特工们入职培训重要项目之一。
在第一部的特工培训的过程中不仅有跳伞的环节,还设计了相关的突发情况,这也与《起源》里的跳伞情节相关。
5.还是在跳伞环节中,奥兰多在攀登冰峰的过程中通过把小刀塞在鞋里作为攀登工具辅助攀爬,也解释了第一部里王牌特工通过脚后跟碰撞来从鞋尖处伸出毒刃进行刺杀的桥段。
05说完了电影本身,在最后的一点篇幅里讨论一下电影之外的背景。
这部电影选取了一战作为故事背景,(当然也不是选取,之前的作品中已经交代了王牌特工就是一战后因为贵族绝嗣的原因建立的)我认为是一个非常讨巧的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我看来是一个交点,魔幻与现实,古典与现代,骑士精神在遇到钢筋水泥的堑壕后,雄壮的进行曲戛然而止,剩下的是满站战壕的断肢残垣,留下的是下对徒然牺牲的回望与凝视。
作为一部爆米花电影,能够在娱乐大众的同时给予观众一定程度的深度思考,是难能可贵的。
《起源》虽然是一部最终解决了表面的幕后主使的英雄主义电影,但是所谓特工对战争、无意义杀戮和人与人之间不信任以及对宗教和瘾品的盲从与屈服,也值得我们透过电影本身思考,我们应该追寻什么样的道路,以及严肃思考是不是能让我们真正的远离悲剧。
欢迎关注公众号:视角与机位
老子昂撒天下无敌,南非殖民是我给他们送去文明,我养的带路党都是良民,反抗者杀我老婆我作为高贵人种当然要原来他们(当然实际情况断手断脚灭全家也没少发生)老子昂撒在任何历史节点都有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老子就是觉得那个刺杀斐迪南的就是个猥琐的小瘪三,而且我还帮他挡住了一次炸弹袭击,当然后来为什么斐迪南夫妇死了也不管我的事,历史就这么发生的我也没办法~老子就觉得除了我们高贵的昂撒人以外都有什么大病,苏格兰人多疑就杀自己人,甚至最终boss也是苏格兰人,德皇和沙皇都有啥大病要和我打仗,我大英国王永远是最伟大也是最有理智的沙皇还会被拉斯普丁的巫术蛊惑,要不是我出手把他弄死沙皇早就遭殃了还有列宁又是从哪来的?
他哪来的资格发动革命阻止战争?
一定有更大的邪恶组织在合谋什么!
他一定和希特勒有什么联系!
什么凡尔登战役各种各样一战知名战役里法国连个露脸的资格都没有,老子昂撒人就要告诉这帮高卢废物在一战相关的影视作品里你连出镜的机会都没有啊tmd美国佬一天到晚就惦记着性丑闻会不会影响你的政治生涯,老子英国正米字旗的高贵昂撒帮你抢回来,你还得谢谢咱总之,历史虚无的集大成者,洗白殖民的无下限的傲慢,种族歧视的骑脸式输出,彻底没救的烂片
《王牌特工:源起》,有了前两部《王牌特工》的成功, 这次终于拍了前传,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牛津公爵如何创立了Kingsman这个特工组织。
影片整体算是一部天马行空对历史再创作的,阴谋论式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Ralph Fiennes,这个扮演了伏地魔的英国演员,虽然年纪大了,但帅还是帅的。
但是他的儿子,一个非常矫情的年轻人,几次三番不顾父亲的好意,一定要上前线,结果死得莫名其妙。
在他三番两次要上前线的事上叽叽歪歪,我就知道他要领便当了。
影片最让人不可接受的时,重构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侮辱了列宁这位伟大的导师,把俄国沙皇、德国皇帝以及美国总统都调侃了一遍,只有英国绅士是永远的伟光正,充满了大英帝国的傲慢。
不被英国以外的观众喜欢也就可以理解了。
以“黑色幽默”、“解构历史”作幌子,以“娱乐精神”和“消费主义”为糖衣,以大投资和精良工业化制作为手段,毒食烹饪得美味,则甘之如饴者众。
一旦上瘾,无法戒断。
你苦口婆心,他六亲不认。
在食客们永无休止的争吵声中,真相,慢慢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而店家们和大厨们,正借助食客们的追捧和怒骂,更细心地调整着食材的搭配,奋力把菜越做越香。
1.布尔战争中的英国军营改为布尔人集中营:牛津公爵的红十字代表团不是为了慰问英军士兵,而是为了改变布尔人集中营的非人道待遇而来的,击毙公爵夫人的狙击手原本是为了营救自己被关进集中营的妻儿。
2.狙击手战女仆加拉哈德的身份改为尼妹:加拉哈德给了酗酒颓废的牛津公爵一个嘴巴,然后和他拥吻在一起:“你在喀土穆的奴隶市场上把我拯救了出来,现在轮到我来拯救你了。
”3.狂战士男仆梅林的身份改为信基督讲忠义会KONGFU恨大清的太平天国战士:悬崖决战后牛津公爵把给自己挡子弹的梅林抱在怀里,此时给个回忆杀镜头:苏州城在熊熊燃烧,牛津公爵一把将正在杀俘的湘军士兵推倒在地,怒斥道:“战争已经结束了,停止这该死的屠杀……把这些银子拿走,现在这个俘虏是我的战利品了!
”4.费迪南在塞拉热窝改变行车路线时候增加一段对话:康奈:“殿下,我实在钦佩您,你为了追求爱情不惜冒着与整个帝国贵族社会决裂的风险!
我们英国人就是缺乏像您这样改变的勇气!
”说完后狠狠瞪了自己父亲一眼。
费迪南:“哦,年轻的朋友,对他们要有耐心和信心,在这变革时代没人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或许就在未来,也会出现为了爱情甘愿放弃王位的国王,或许还会有人为了黑人姑娘而放弃自己的顶级贵族身份呢!
”5.希特勒彩蛋后再增加一个彩蛋:乔治五世:“这些该死的恶棍,他们杀害了我的表弟尼古拉与他全家!
你能相信吗?
光荣的罗曼诺夫家族竟然就这么血统断绝了!
”牛津公爵:“不,陛下,我通过女仆网络在黑海的皇家别墅里找到了罗曼诺夫家幸存的血脉,他是皇族与女仆的秘密私生子,不久前刚刚加入了我们的组织。
我们还有希望拯救俄罗斯,让您表弟血债血偿,让正教的基督荣光在俄罗斯重新伟大,阻止那些恶棍在德国策划的新阴谋。
”说话间一个精神小伙儿推门而入:“你们好,我就是你们的新成员,你们可以叫我斯大林。
”
这部前传电影甚至还不如第二部,远远不如第一部,大概就是五分水平。
不过马修沃恩搞历史虚无主义阴谋论的大集合,将英国人拯救世界的精英思维拔高到这份上,我也不知道怎么评价了,那就三分吧。
这部电影其实还是延续了王牌特工第一集的讨论,背后有一个邪恶大boss准备搞乱世界,然后有一个年轻人初出茅庐,而又有一个年长的英国绅士作为领路人去拯救世界。
然而这次导演玩了一个变奏,既然之前大家那么喜欢科林费斯,这盘就直接让拉尔夫费因斯当男主角,你们喜欢熟男大叔那就直接上C位,再加上一段超级恶趣味的和俄罗斯妖僧的对手戏,实在理解无能。
虽然双方打斗戏拍出了一些趣味性,拉斯普丁也是确有其人,甚至暗杀方式也大同小异,但前面那一段舔腿特别莫名其妙。
更大变奏是,你以为还是一场年轻人的成长戏,结果转头一个1917的场面直接反转,这段我个人还挺意外,也能看出来导演确实挺生猛,完全为了摆正费因斯的C位。
虽然在情节上有佳句,但是是整个故事却非常无趣,前半段的各种铺垫极其平淡,甚至说可以猜到的路线,一直要到后面2/3处才能理解到铺垫那么长的意义。
对于商业电影来说,节奏太慢,转变又太快,就很无厘头。
更无厘头的当然是导演强行把一战前后的历史关键人物都套在一起,组成邪恶阴谋组织。
虽然点子听上去很有看点,可是看上去,还是很不舒服,主要英国人把自己讲太厉害了,难以服众。
假如真换成几个国家的有识之士一起来解决,可能都会让人好受一些,而不是瞎编乱造国际史,把历史上的关键人物当成好笑的背景。
还有就是,那个最终大Boss完全就撑不起来,没有任何地位,也没有任何资本,然而就可以指挥大局,太扯了。
这部戏真的就是娱乐资本帝国的洗脑剧,也难怪得分不太高了。
感觉一直在看“英国军情六处”的前身,虽说和情报局扯不上关系,但是能左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感觉,什么三个表兄弟,就德国国王最调皮,却是个脑残,唯独最终BOSS也是那么的不起眼,最起眼的就是BOSS旁边的“九头蛇”最新领导泽莫男爵俄罗斯沙皇居然被一个GAY控制,不喜欢嫩的喜欢老的,而且一挑三还可以边跳俄罗斯哥萨克踢腿舞边打架,天哪,我看的啥,有枪不用,非得玩冷兵器,这边确定是特工前身?
007都感觉脸上无光,羞耻啊最佩服的是家仆遍居各国核心处,能通过各种方式搜集情报,情报网很大。
改变不了的就只有下午茶,和士兵上战场都要穿苏格兰格子裙。
牛津公爵儿子是个不听话的英雄,居然被自己队友爆头???
还有为啥反派没人了还得找列宁来继续延续“香火”,非得要求必须的找年轻的希特勒和他自己相抗衡。
美国总统因为被设计勾引就得被牵着鼻子走不敢参战?
反正历史政治是被整的一塌糊涂,完全不懂这个“源起”演绎个啥东西,真是越拍越烂,毫无下限,剧情节奏更是烂作一团,也就结尾相对走上了“正道”,稍好一点,反正全程看睡着要不是伏地魔笑声能在脑海响起,怕是真睡着。
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我以为你看上的是我儿子,结果你看上的是我,笑死我了。
还有治腿伤那段你俩sex张力怎么就这么强呢哈哈哈哈哈,还有打斗放圆舞曲,这波我直接给满分好吧,毛子旋转还有弯腰是如此粗犷又唯美!我愿意重复看一百遍!感觉比我平常在艺术学校看得舞蹈好棒了哈哈哈哈哈,大概是有特写的缘故。
儿子的炊事员小裙子真的好美。
不过最后忽然领盒饭我是真的惊了,倒下去的时候我见犹怜真的太美了,已经自行脑补了华沙曲……还有战争那场戏,好有敦刻尔克的感觉啊!!!
我感觉我再次听到了施帕音!战争的画面风格还有对称构图倒是很有1917那味儿。
再是我看到中途真的一直都在寻找马修古迪,我心想他演员表排这么前不可能就开头那点镜头还没特写吧……所以认定boss是古迪子,这倒没有什么悬念。
倒是光头是真的惊了我了!也罢也罢挑战新高度。
倒是在那击剑的时候(真击剑不是xxoo),用电影机播放及时伴奏不那么有韵味但是画面也是充满古典气息极了,还插上了剪影画面好美!当然最美的还是古迪子前面说了一大通英国不好,英国贵族咋样咋样,结果自己穿着最英国的绿格子裤子把我给笑死了,整部电影最精分就是你吧马修古迪哈哈哈哈哈哈。
然后最后不得不提飞机降落那段,很有勇敢的心的feel……只能说拍的确实好。
还有啊,好多眼熟的人啊,那位活着的战友是安娜卡列尼娜男主吧,虽然眼睛没那么蓝但是依旧美丽啊~这部电影除却历史真的很合我口味,对于我来说是近期最好了,太多点戳中我。
作为motogp拍的很好,作为motoGP的纪录片我觉得有点重复,纪录片里讲的只要经常看比赛的都能知道,各种爱恨情仇心机报复比这还明白。我觉得拍一些普通观众不知道的事情更好一点。
万年受evan的旁白好听极了!重点全偏……
完全就是46万人迷个人纪录片嘛。我还挺喜欢99的。认真,努力。Rossi即将离开的时候也为老东家赢了最后一场比赛,离别信自述好感人“当时我跟我的M1车首次在威肯的草地上接吻,它直直地看着我,对我说'我爱你。'”。"How many races?how many championships can he win...but every year you push ur bike and ur body to the limit,U push ur luck to the limit as well,U cant be the fastest forever.and when the red lights go out,nobody's looking back,the past is behind you. and there's only one question'WHO‘S FASTEST NOW'”再看一遍开头继续看前篇去了。
我真的respect
我觉得摩托车跟汽车的参与感,速度感,操控感是完全不一样的。猴王罗西是motogp里的传奇。
不懂GP的人貌似只能张着嘴看完本片
罗西,我为你陷入疯狂!我要和你舌吻!
纯粹因为1W的风骚小嗓子找来看的,结果一路看得小心肝疼,各种摔出赛道简直太折磨观众的承受力了。但能理解这种追求速度的游戏,大伙都知道飙车危险,但催油门的时候还是兴奋爆表不是?片子整体有些繁琐,前半部分一直认不清楚人,后面却开始谈Rossi如何循环悲催。意大利人的英语实在有点搞
当红灯熄灭,没有人会回首,过去已成往事,眼前只剩一个问题,谁的速度最快?
这其实也算粉丝片吧?
时速一两百码摔下来,看着都可怕,真是玩命地开啊
像是Rossi和Lorenzo两人的交锋史传记。
还是比较喜欢Casey Stoner.
雖然身為Rossi粉,但是Lorenzo還是惹我喜愛的,相對於浮誇的Glamourous Stars話不多的人總有那Hammer的堅毅,就像Kimi的冷。祝小飛俠在山葉好運吧!P.S:Evan做旁白還真是加分!
虽然有鬼一样的字幕时间轴 我还是看完了 Rossi!!!!
8.0 2011MOTOGP赛季结束后的纪录片,盘点了罗西进入GP组之后近10年的经典赛事,特别是开场09年加泰罗尼亚那场最后一弯,那时我正观看直播!当吉比尔努、比亚吉退役之后,着重介绍了斯通纳和洛伦佐对罗西王位的冲击,也呈现了摩托运动的危险残酷,因为下一年赛道就发生了西蒙切里的事故
一群不要命的人向你讲诉自己的人生哲学
罗西
看的热泪盈眶啊~为了梦想的执着~
罗西好帅!这部拍得比上一部好看,中间的摔车集锦看得让人揪心,Ewan的旁白也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