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这部剧预告片的时候,特别期待播出,播出后一直追剧到现在,还有两集就大结局了。
说实话,这部剧太让我失望了,越看越没有看下去的心了。。
先介绍一下,我是一名90后,没经历过唐山地震,可对地震的概念不模糊,因为汶川地震的时候我18岁,那一年是我对地震的感觉……首先我来说一下剧,说的是唐山大地震后40年,可很多年份都是直接跳过,很像一些偶像剧你看着看着,忽然镜头一转10年后…当然一年一年的演不现实,可重要的年份总不能跨过去吧,比如2003年非典,还好剧里有两集,看着不错,可之后呢,演着演着就直接跳到2011年了,这是什么情况,看懵了,怎么2008年都直接跳过了,不说别的,就说08年的汶川地震,天哪,同样是经过地震的唐城这家人难道会没感觉,最起码演个两三集呀…再来看下,燕没死回来,大鸣和小艾离婚,什么狗血内容,整个一青春偶像剧的内容,地震之后是小艾一直陪着大鸣的,重建家园的,最后…哎,不说了,这太狗血了……所以我说内容华而不实,更像是在上演一部青春偶像剧…总之个人觉得内容太假,没什么看点声明只是个人观点,没有针对性
有的记忆是人永远都不可磨灭的,有的记忆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所不能磨灭的,就像唐山大地震,在一夜之间,唐城成了一片废墟,也在一夜之间,周遭的人民解放军都来到受灾现场救援,剧中在救灾的时候用到了当年唐山救灾时候的录像带,不妨碍我们猜疑剧组有凑时长的意思,但是从那些古老的影像中,都能够清晰的看到国家对于人民的重视,也可以从中看到在现代时候发生地震后国家对人民的珍视,虽说有的地方还是有点狗血,但是,太细微的地方不是不可以忽视。
终于还是看到了王大鸣和林智燕在一起,经历得多了,难免会有所怅然。
看着二人温馨的样子,好像回到从前。
即使这样,哪怕在他人看来这些许有些难堪。
回忆杀简直是泪目的片段,王大鸣和林智燕竟然玩起了儿时的游戏。
然而此时,从旁观者的角度看,内心只有羡慕!
但是,偏偏杨艾是这一切的见证者和承受者。
所谓的感情,其实在现实面前,略显不足。
有些人,只看远远看着,看着其他人已经走过的路,或许,杨艾并不是愿意这样,但却不得不如此。
到目前为止,除了开头,看这部剧一直波澜不惊,沉浸在温和之中,偶尔的起伏突然把你打醒,你才发觉,原来潜移默化中已经发生了这么多事。
其实看这部剧吧,我总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比如我不理解王大鸣是什么心态,心理既然爱着燕儿,却在一年之后就与别的女人组成了家庭,牵手,拥抱,亲吻,甚至更亲密的事,真是应了陈奕迅那句歌词吗——“从背后抱你的时候,浮现的却是她的面容”??
还有一个就是,杨艾终于和王大鸣离婚了,王大鸣和燕儿复婚了。
可是却还在一个屋檐下,可能是在贪恋家庭的温暖吧。
可我还是不能理解,杨艾在知道自己已经爱上王大鸣之后,理智离婚,但是就不能彻底一点吗?
出去单独过,让自己重新开始吧。
这只是我看剧之后的一点小想法吧,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可能我理解的有点偏颇了,但是,管他的,我开心就好
这部剧人物形象鲜明,剧情扣人心弦。
以年代发展为经线、以人物命运发展为纬线,剧情跌宕起伏,人物命运生死难料,演员表演细腻感人,表现出的浓浓亲情让观众感受到了强大的爱与力量。
很多场景并没有刻意煽情,也没有牵强附会,但朴实的情感、平实的画面和家常的语言,真实再现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更是把血浓于水的“亲情”感染力发挥到了极致。
那座城的剧情总能勾动人的心弦,总之是一部很不错的剧,适合全家老小一起观看,总之值得好评,希望以后的剧情能更好,国产剧加油啊。
很喜欢这样一个主题的电视剧,希望国产的电视剧能越来越好,这才是真正的国产片。
以真实案列为主题出发的想法是最棒的,没有那些浮躁的气息,看了就让人莫名的亲切感。
希望能多一点像那座城的类型的电视,我们一起追剧叭
现实中我周围平静的生活 让我对于这部剧没有太多同感 总觉得剧情有点满 不过在现有国产剧中 这部已经算很不错的 我也是一集不差的看到了现在我的泪点比较低 让我看哭的地方还挺多的 不过看到预告里 大鸣跟杨艾离婚了 真的是心疼疼的 现实中应该没有人能做到杨艾这样的吧 但像杨艾这样付出确得不到回报的却比比皆是 而且得不到回报你也没法怨任何人 感情这种东西 太扑朔迷离了
昨天晚上我看到了凌晨四点,情节是真的紧凑 让我不想停下来,我虽然是90后但不知道为什么这种情感能那么好的渲染给我。
我好像知道地震里的感觉 好像知道上一辈人的感情现在真的好喜欢上一辈的感情,我确定了就是这一生都在努力的为之奋斗。
而我们这一代人 慢慢的 觉得这个东西换一个就好了 身边的人换一个就好了 丝毫没有温馨感。
希望余生的我 也能遇到一个喜欢同一样东西的人
我一点点来说,此剧真的是编出来的,很多剧情一点不写实,虽说戏剧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可是这剧不是高于生活,是脱离了生活了。
先说前面的不合理之处,谁家大姑娘,见一个男人一面就主动要嫁给这个男人,怎么得相处一下,看看合不合适啊,更何况是70年代,民风尚且不开放的年代,小艾的做法也太主动了,缺家庭温暖就非得把自己随便嫁了吗?
燕的母亲救了燕为什么不告诉燕的丈夫?
这也是令人费解的地方,不管燕植物人还是死了,你总得告诉人家丈夫啊,私自藏起来算怎么回事。
你想弥补母爱,你怕大鸣照顾不好,那你总得告诉一声,至于怎么照顾,照不照顾可以商量着来啊。
这是第二个不合理之处。
小艾和大鸣结婚这么多年了,就流产一次就再没怀孕了?
剧情也没表示一下,是不能生了?
还是为了小霜所以不要孩子了?
还是计划生育政策了不让要了?
还是大鸣知道孩子的事以后就不碰小艾了??
剧情没有明说,但是表示了三个孩子还有家里都是小艾一个人忙活,大鸣交了工资就甩手掌柜了,这说明小艾并不幸福,那为什么要跟一个不爱自己的人过这么多年?
就为了大家庭的温暖吗?
所以看到这小艾这个角色本身就不合理。
后面离婚了还过在一起就更不合理了。
一个不合理的角色有一个悲剧的结局。
由此可见编剧的三观就有问题,为什么写一个无私奉献的女性最后悲惨收场,编剧想表达什么,提倡什么,还是仅仅想赚观众的眼泪?
编剧煽情功力不错,但是脱离了实际,一味的为虐而虐,这个剧的格局就小了,本来是表现唐山震后四十年这一家人的故事,以小见大,但是这些不合理的剧情让此剧降低到一个狗血泡沫剧的感觉了。
王大鸣是个细心而又大胆的人,但他并不盲目的去尝试,就像小诚子叫他去报书法班练习书法一样,希望他在一两周内速成书法,让他能快速写字,而他在细细思量后还是拒绝了,通过各方面的考虑觉得速成的书法不太好,还是慢慢来。
他就像生活里的一杆秤,仔细的衡量着利与弊,他将自己融入生活,感受生活里的点点滴滴。
表现的十分到位,仿佛他就是王大鸣,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体现了王大鸣这个人所能做的,简直超赞。
这辈子最喜欢的电影
除了歌不错唱的也挺好,由赞下tony小姐姐这嗓子绝了,从故事到表演一无是处
舞台剧和电影的表现手段并不一样,即使是同样的故事走向,不同的演绎给人不同的感受。Personally,我更喜欢这部音乐剧,节奏感更加的紧凑,表现也更加的火热,但有时候故事的逻辑性也有点小Bug,如果对照电影的话。比方说,那咖啡是vivian,而不是warner.,这个细节也体现出对女性的轻视。
好粉啊~~~~~~~~~
如果没有最后的30分钟那就只是纯粹的脸谱化套路化无聊故事。话虽如此,只能靠最后的30分钟去拯救前面无聊的一个半小时的剧本也没好到哪里去。
比芭比真人电影更像芭比的一部电影,全套粉红小礼裙,芭比娃娃一样的狗,粉色跑车,金发碧眼的傻白甜,一开始穿行的电影运镜和走位简直就是芭比真人版!
第二部为了一狗狗〒_〒真心无厘头。打发时间还行
對我來說是腦殘片~
一部赛一部的烂…
现代音乐剧果然有好多现代元素。。但是歌并不动听。。差今年的tony 魔门经 远了
麻麻喜欢
好可爱啊,认真讲好了不复杂的剧情,这故事好美国梦233。终于get到CB的甜!
童话结尾,好人有好报~当喜剧看,还是不错的~~~
This musical really sprinted, jumped hoops, and back flipped, so other musical adaptions of movies can wALK. Love this and love the og movie all the same 💗
虽然女主角不怎么漂亮,还是当时尚片看一看。
傻!白!甜!但我好喜欢!being true to yourself never goes out of style!
希望现实中多一些活出真实自我的女孩,勇敢去尝试想做的事。
Brava!
很励志!
女主全靠开挂嘴炮和暗恋者,努力过程一笔带过,这也能算独立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