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看过最好的丧失题材电影之一。
角度非常新颖,全局的气氛渲染很好,色调有奇异美感,音乐更是出彩。
虽然剧情有值得推敲的地方,但看科幻电影就应该试着最大化接受设定才看得下去。
主角人物的个性是被质疑最多的。
在现代人自私冷漠的价值观中,极富同情心的人会打上圣母婊的标签。
剧中人物每个在末日环境的心理状态都被忽略,观众都以及其冷静的心态在别人作出错误决定时都觉得自己不会犯同样错误,每个送命的人似乎都死在智商不够。
但看到剧中我反而觉得这不是一部灾难片,只是在以独特角度阐述世界万物进化的过程。
全片提到一个非常主要的观念,共生。
小主角是一个同病毒共生的尸二代,从母亲的体内感染病毒,没有被病毒侵蚀到失去理智和生命,反而进化成比人类更适应新环境的新物种。
每个新物种存活下来的本质都是消除异己。
人类自己本身进化的过程也是如此。
世界上能与人类共生并对人类的生存发展起到一定作用的物种才存活下来,否则几乎都面临灭绝。
电影开头,小主角只是人类研究疫苗的一个实验对象,她被控制,被驯化,对人类的生存取到关键性作用,她和人类是共生关系,甚至能提供人类赖以生存的抗体。
但在基地沦陷后她慢慢意识到自己是异于人类的另一个物种,并且人类为自己的生存会把她牺牲掉。
于是选择了反转局面。
在她燃烧高塔之前,她甚至告诉要自己死地的女博士,只要你留在车内,你就安全,也就是说人类可以选择跟她共生,而最后存活下来的只有女老师。
老师就如同和人体共生的益生菌,能提供知识,有助新物种的发展。
所以如果格局大一点,不要带着人类的愤恨去看这部电影,这只是一部符合物竞天择的新人类进化论。
没有那么多的情感牵绊,只有适者生存的简单理念而已。
女教师既不是白莲花也不是蠢,而是她爱女主啊,她把女主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这点都看不出来吗?
再加上女主本身就聪明也很喜欢女教师,女教师是发自内心喜欢女主。
她保护女主不是基于众生平等的圣母心,而是相比人类她更爱这个女孩子,她在全人类和这孩子之间选择了这个孩子。
如果是基于这个私人原因那就无从被称作圣母。
试想一下不愿意牺牲自己孩子来拯救人类有那么不能理解么?
比起其他人的性命更在乎喜欢的人的生死那么其心可诛吗?
为什么是人就得向着人类不可嘛?
因为这种原因被谴责而就更没有道理,充其量只是你们将自己的价值判断强加在别人身上,认为同族保护同族的利益天经地义,这是变相的道德谴责。
那么到底谁是圣母婊?
(=・ω・=) 这部片子讲的根本就不是人和丧尸的存亡战争,而是人对另一个人的爱能在怎样极端的条件下萌发与产生,即便来自敌对物种,即便是捕食与被食的关系,丧尸爆发只是为刻画这个主题提供了一个背景,连这个核心都理解不了,别看这部电影洗洗睡了吧。
其实是想给五分的,一半一半,一半给电影前100分钟,一半给电影后十分钟。
如果说电影结尾的安排是想表达原始人性的丑陋的一面,不好意思,这样的结尾不需要你去表现。
上帝跟撒旦都会给人间抛下潘多拉盒子,但两者最大的区别是,上帝会给人留下自我救赎的希望,而撒旦从一开始就准备让人落入无可救药的死亡中。
导演一反常态,我只能这样说,一反常态,或许导演从一开始就只是为了一反常态。
前100分钟完全按照正常套路走,最后来了个大反转。
导演做了一个潘多拉盒子,而且偷偷地把希望抽走了。
不仅是人类的希望,还有饥饿者们的希望。
这样的结尾,人类无疑会变成饥饿者,而饥饿者呢?
等到所有能吃的生物全部变异之后,饥饿者就会变成空心的丧尸,不管是第几代,就算Melanie,没了吃食一样会变成丧尸。
只能说导演这样安排,除了能收到一反常态的效果外,他把全世界的美好都做了陪葬。
附图就是导演想要的世界的模样。
这电影居然还没上七分,人还这么少。
没看到和我想法完全符合的影评,自己随便写点吧。
文字稀烂,想哪写哪。
—————————————————————剧透分割线———————————————————这部电影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其实就是借丧尸这个题材讲了一个生物进化的故事,这个大家都明白,但是很多人走入了一个误区,就是以为进化一定是越来越高级,然而并不是。
自然选择其实并不会使物种更强,只会使物种更加适应当下的环境。
(到达一定高度的医学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类的进化?
- 张浣熊的回答 - 知乎 )所以:先有环境突变——出现这种真菌——真菌也要繁衍啊↓不适应环境的生物灭绝——“旧人类”变成丧尸——丧尸和真菌荚子(真菌的繁衍方式)↓适应环境的生存下来——丧二代——新的生态平衡(和真菌共生)丧二代是新物种吗?
不是,丧二代依然是人类(也许是新物种,但是应该没人测试过生殖隔离)片中的人类和一些受丧尸题材影响的观众进入了一个误区,认为丧尸和人类势不两立,丧二代是属于新的物种,甚至是更高级的物种(捕食“旧人类”,处于食物链的上层)。
甚至电影的结尾也通过女孩自我意识的觉醒表达了这么一个意思。
但是从进化的角度,丧二代依然是人类,被筛选出来的、和真菌共生的人类——只是很不凑巧以“旧人类”为食。
他们唯一比“旧人类” “高级”的地方就是不会受真菌影响变成丧尸,哦,另外鼻子比较灵敏?
还是上面那句话: 自然选择其实并不会使物种更强,只会使物种更加适应当下的环境。
至于吃人(吃肉),拜托,要恰饭嘛历史上,你们这些“旧人类”连 「易子而食」、「人相食」 这种事都干得出来,片里可没见食物短缺的丧二代们互啃,这也是一种“进化”吧?
丧二代就是人类自己,青出于蓝,未必胜于蓝。
片中的小女孩饿了就会发狂,吃饱睡足之后就与常人无异,而那个中了陷阱的士兵在酒足饭饱之后就看起了小黄书——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
反过来,影片也是想说,如果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变成由兽性支配的行尸走肉。
所以,我不认同影片中“旧人类”称呼“新人类”为二代,他们错误的把丧尸当成了一代。
然而,丧尸只是死去的“旧人类”和真菌的结合体,并不是新物种,类比的话,虫草?
女教师圣母吗?
你之所以觉得她圣母,是因为你和片中那些人类一样,先入为主地把丧二代当成了异类,假如丧二代和普通人无异,再回头看看女教师的行为,圣母吗?
影片的主题是什么?
(怎么感觉在写阅读理解....)两个字:生存物种进化是为了生存,“旧人类”想要生存,丧二代想要生存,真菌想要生存......为什么只有丧尸生出来的丧二代才能和真菌完美共生?
为什么只有哺乳期的母丧尸残存了一些人类本能?
因为未出生的胎儿没有自我意识,只有最纯粹的生存本能,而哺乳期的母亲有着最强烈的繁衍本能。
个体的生存,物种的繁衍,这是生物最原始的本能。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为了活下去,“旧人类”拿丧二代研究疫苗没什么不对,丧二代淘汰“旧人类”更是合情合理。
只是偏偏人类拥有了这么高级的自我意识,换做是我,也宁愿相信这些丧二代都是被真菌控制的行尸走肉,而不愿意承认自己已经被这个世界淘汰掉了吧。
最后,现在的新型冠状病毒,不过也是短暂又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一个普通的自然选择罢。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细思极恐,那个小女孩,可能就是新王了。
这部电影大概讲的就是末世后丧尸的发展之路了。
新“丧尸”就是一种共生的,大脑被那个什么袍子?
环绕,而身体是算类人了,他们算是可以有意识的,敏感的嗅觉(气息寻人),感官(气息识人)。
似人也不是人,他们依旧吃血肉。
感觉就像丧尸版的吸血鬼一样。
那个小女孩/主角了,一方面她通过学习模仿,觉得认识他们是新的物种,是活着的,最后向那个医生/研究员证实,另一方面,结局的的时候让那个女老师,教其他的“共生人”(丧尸共生)孩子。
他们的身份本来就算非人类,算智慧生物了吧。
当人类的文明教授于他们时,他们在成长,相当于一个新兴的文明了。
而人类在荒芜绝望的世界里。
在这个剧情世界里,可能的情况就是,一、人类教会他们后,人类在他们的发展下被灭绝或者沦为食物(因为相当于他们还是吃血肉的,不能控制他们的本能)。
二、人类与他们分立对抗,或者共同存在/什么互不干扰条约之类的,但我觉得两者对立的可能性会大一些,毕竟,两者的的关系有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关系,1是非我族类,2是这个物种还会吃人,就算他们有智慧今后可以吃牲口了,但保不定那天想吃人换个口味云云的,就有问题了。
这些都是可以那个世界可能发生的。
这部影片算是有新意在讲的是未来“新丧尸人”的崛起之路的前期了,没有讲什么末日初临,世界混乱,人类勾心斗角,末世人类的黑暗。
而是从另一个可以说是“丧尸崛起之路前传”来引人思考,因为开放式的结局,“人类未来的可能发展”就考观者自己想了。
这个必须把编剧的名字带上,想法太棒了。
我一直担心中途会发生什么,不过故事很节制。
(不过就商业化而言,可能缺乏高潮。
)这部电影真的戳中了我的点,异类、异化以及更替一直是我想说的主题,想不到编剧把它放在丧尸题材里了。
不过想想也没那么奇怪,只是终于有人找到了丧尸题材的正确打开方式……我一直觉得丧尸题材被处理得太简单了。
明明是末世设定,但90%的故事都围绕着“逃生——追杀——令人惊惧的怪物”模式,和《异形》《侏罗纪公园》是一个套路。
如果挖得深一点,他们好像总绕不开“人性”这个主题,而且一般说得很乏味,看着辣眼睛。
我宁愿他们老老实实玩“鬼怪物”套路。
明明也是末世题材,丧尸子类就像被歧视了一样,来来去去只能说那些东西。
不过末世题材一般也没几个说得好的……毕竟命题太宏大了。
这部片子是一个很好的话题雏形,介于片子长度,更多内容是无法展开的。
1个半小时的容纳度,难为编剧能把想法装下去,还显得节制。
(因为一般的说书人,一旦遇到了一个他觉得特别的想法,就容易沾沾自喜、滔滔不绝地绕过故事本身,陷入说设定的误区。
)
前面都还好,觉得应该是不错的片子,听到又开始讲潘多拉的故事,薛定谔的猫,隐隐有一丝不安,等到老师开始展现自己作死一面就开始崩,为何莫名奇妙中士就开车过来女主面前救了他们,为何某不重要的小哥开了大门就被咬死,两分钟前才说装消音器,两分钟后立马就忘的在丛林被咬的小哥,说坏就坏的车,编剧是脑袋开了直升机啊,这简直已经影响到了我要不要关这个片子(好吧,诚实如我,我看到这就没看了)。
我想引用一句《故事》里的一句话,观众不仅令人惊叹地敏感,而且一旦他们在黑暗的影院坐定,其集体智商则能飞跃二十五点。
在电影结局,可以看作是新人类代替旧人类,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但是旧人类的灭亡方式我是不认可的,因为旧人类都在努力存活下去,结果因为猪队友对试验品的小女孩产生同情,然后带领大家一起走向狗带。
明明有胜的希望,但却白白送走了。
要说狠心,白莲花老师完全输给丧尸小女孩,白莲花老师拼死拼活,冒着全人类狗带的危险解救小女孩,她想的是小女孩是丧失但是她也有人性。
可是人家小女孩立场可分明了,你们人类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接下来是我们的时代了,你们全快乐地去死吧。
留下一个白莲花老师,她不过是一个工具,因为丧尸想要壮大长久,需要白莲花老师传授知识。
人类理所应当被丧尸屠杀替代吗?
丧尸在学习杀人方面的确很厉害,适者生存这一道理我们也懂。
但是别忘了他们一旦饿肚子就会失去理智,他们就像是一群随时可能发病的精神病人,随时有屠杀的危险,他们可能也会学人类饲养肉食然后开启自己的社会,但这是一群不定性的社会人,这注定了丧尸的社会会充满不安定元素。
未来世界,人类大脑忽被某真菌感染,变成行尸走肉,某些孕妇感染后,通过胎盘传染给腹内具有一定免疫能力的婴儿,但婴儿变异成半僵尸人,吃光母体内脏吃出通道出来,这些新生儿与正常人一样能思维、能交流,女孩梅勒妮(Melanie)就是其中一位。
因为这些变异人,具有对这种真菌的免疫能力,因此成为科学家研制疫苗的试验品。
女教师贾斯丁认为这些孩子是活人,不应残忍将其活体解剖,与医学女博士发生争执。
正当解剖梅勒妮时,僵尸群攻破基地,女教师贾斯丁、梅勒妮随医学女博士、中士踏上逃亡之路。
逃亡途中,僵尸众多,多次陷于困境,多亏梅勒妮解困(梅勒妮是半僵尸人,僵尸不会攻击她)。
但,固执的博士,坚持要活体解剖梅勒妮来制疫苗,梅勒妮说:“我们也是活人,为什么要用我们的命来救你们的命!
”于是,梅勒妮放火烧了僵尸身上寄生的真菌子实体,使孢子囊破裂,孢子随风到处扩散,感染僵尸病菌途径从体液传播恶化成空气传播,人类末日来临……人类唯一幸免的就是女教师贾斯丁,梅勒妮将其保护在密闭的军用试验车中,每日像先前在基地一样教变异孩子知识。
讽刺的是,这次被圈禁的不是变异人,而是人类……假使当初女博士善待梅勒妮,寻求另种方式制疫苗,或者捉住其他野生变异人制疫苗,梅勒妮也不会放火烧真菌子实体,也许人类不至于沦落于末日境地;但博士的残忍自私无情,终导致悲剧发生……
分低了 应该上7.3了 电影共用了顽皮狗神作游戏《最后的生还者》的世界观 而且立意延展的都很不错 就是几个路人小演员有点儿出戏 情感线建立的略为仓促且单一 (也许很多人觉得不够爆米花 不够燃 喜欢那种style 世俗的生化篇可以满足你)bgm很棒 氛围渲染 让人印象深刻最后的结局也挺新颖 但整体世界观似乎有点儿经不起推敲 因为fungus最终的受益者如果只是newborn 那它的策略应该尽可能多的感染孕妇 那么相对于学《僵尸世界大战》十几秒让你尸变 性冲动才是最高优先级吧 燃起大楼 孢子绽放 让全世界来一场 海天盛宴 哈哈哈
印度史诗级大片,导演看起来挺有野心的。但拍得感觉还有点缺经费的样子。
挺好的,比第一部的节奏好很多,故事虽然比较意料之中,但反派女主的塑造算是比较独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