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并没有特意关注过越南电影,我的印象还停留在陈英雄,但是此刻,当看完这部新的越南电影,我意识到,我对此的认知也该翻新了。
虽然仍然是如何在强大的儒家文化威压下出柜的故事,虽然它发生在遥远的越南乡下,但是你却发现它根本离你不远,就像隔壁村刚发生的故事一般,自然流淌。
有好几次,诺妈妈的那些言语,那些表情,让我恍惚看到了自己的妈妈,那些强大隐忍的儒家文化下的女性。
电影展现了清新的越南乡村,从充满绿色的稻田,到法式风情的别墅,一大家族就生活在一起,我们能根据剧情的发展看到家族制度利与弊。
当然,在这些美好的画面下,是一个个情感的汹涌流露。
我们必须要讲,安排一个在美国长大的越南小孩伊恩,是有意为之,是美式文化如何开始动摇旧思想的故事。
当然,剧中的伊恩,礼貌,可爱,顺从,也诚实。
你几乎看不到伊恩不好的一面,甚至于是有点过于完美了。
诺与我们所有人一样,在一个压抑天性的环境下长大。
这也是伊恩向诺奶奶诉说他们的故事的第一印象,他说:诺总是不太讲话,从不让别人知道他是否OK(大意)。
在隐忍环境下成长的诺,很难有勇气真的表达自己,我们会在剧中反复看到,他对这个文化的妥协。
而他唯一一次发泄自己的情绪,是伊恩被自己的表弟科打了一顿后,意识到不表达自己,珍视的人就会被伤害。
伊恩的完美是这个家庭的调味剂,但这个家庭根深蒂固的矛盾,是无法以伊恩小天使的降临而终结的。
因为母亲也是诺珍视的人,但是他如果真实的表达自己,母亲就会受到伤害。
这种伤害不仅仅是母亲的心灵,也是婶婶的那句:“你儿子就是同性恋,你老了根本没人照顾你!
”儒家的恶毒诅咒,是老无所依,以及无子无孙。
然而,一个儒家的母亲,是如何隐忍而坚强呢?
在诺意外的倾诉被母亲从厕所听到后,诺的母亲,第一反应不是生气,而是自责。
她说:“都怪我,我应该让你一从美国毕业就回家的。
”再此之前,我们已经数次在剧中看到,母亲为了减轻诺的负担,主动的去承担起责任,不管是迁坟,生意,还是婶婶骗同乡的钱。
她都是淡淡的一句:没关系,妈妈会处理的。
这一切,熟悉吗?
然而,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并不是母亲的付出,而是她跟诺躺在床上说出的那番话。
“我作为妻子的时间很短,往后的漫长时光,我都在遵守寡道。
但是有一大家子的陪伴,倒也不觉得孤单。
你一个人孤单吗?
诺。
我只希望,你有个人陪。
”
母亲大部分的时间在守寡和操持这个家庭,琐事一大堆,但是她能感受到其中的好。
大家族让她不孤单,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大家族让她遍体鳞伤的另一面。
她需要管理账目,管理科的挪用资金,管理奶奶,管理嫁不出去的姑姑,以及坑蒙拐骗的婶婶。
她会被指责占用了所有人的钱,但是她同时也是幸运的,因为她还能掌握一点财政大权。
但是她终究是累了,在最后一次跟婶婶的争吵中,她喊着我会把所有的东西交出去,我会自己盖个房子,我们各过各的。
说完这一切,第二天,她依然要操持整个家。
奶奶,是在更为严酷环境下长大的女性。
而老年痴呆的设定,让长辈得以讲出这一番话:“你把自己喜欢的人带到家族,介绍给我们认识,有什么可丢脸的呢?
” 在什么都不记得的情况下,老人家记住了爱,记住了给予孙子无限的支持。
当然,这不可能发生在每一个同志身上,但是有时候,长辈往往更容易接受,真心的爱,远比家庭的结合更为重要。
我们在机场开始我们的故事,也在机场迎来故事的结尾。
诺是幸运的,他有一个叫美国的地方可以逃离,正如科拉着他唱K时所说:“你真是幸福啊,有钱可以去美国,我们这些穷人,是羡慕你的。
”即使是遭受了这一切家庭的冲击,诺也依然可以抛下所有这一切,去远方开始新的生活。
当然,是带着家人的祝福。
妈妈拥抱了伊恩,伊恩也抱住了妈妈。
诺说:“妈妈,差不多两年时间,手续就会弄好,你会来美国跟我一起生活的对吗?
”妈妈什么也没说。
她只是静静地望着两个男孩远去的背影。
诺在机场哭了,伊恩抱着他的头。
而妈妈对小叔子说:“小叔子,我想,我要学习自己开车了。
” 我们大概已经知道了,妈妈的决定。
辞旧迎新,不单单是迎接新的生活,也是让自己的内心焕然一新,也是老的终究老去,新的接管世界。
再见旧世界,摆脱沉沉的枷锁,你好,新的我。
“你把你的爱人介绍给你的家人,这怎么都不是错。
”好喜欢奶奶说的这一句话。
非常喜欢这部片子,很温馨,很生活化,尤其是生活在中国普通家庭的男孩子们,如果想要出柜,可能这是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和最现实的处境。
看下来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情/真实,没有那么多的隐喻玄机伏笔之类的。
看完了,只想祝福他们,祝福这一对情侣能够长长久久;希望妈妈能够身体健康,到美国一起合家团圆;希望奶奶能够快快乐乐,长命百岁。
当然,这一对情侣最需要的可能也是祝福。
不知为何,让人心底最心疼的永远是妈妈的角色。
然后想到了爱在暹罗里面独自承担一切伟大的Tong母亲;还有那个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里面,那个质朴无华,用最单纯的方式爱着自己孩子的母亲;还有这部片子里面的母亲,对孩子包容,理解,宽容,独自承担整个大家族的重任,却没有怨言,面对孩子身上发生的事情,只是说:不管发生什么,我希望你们能够幸福,我都会陪在你们的身边。
我爱我爱的人,以及他所爱的一切。
喜欢夏天,永远充满着热情。
尽管有种种的不足,可还是愿意私心奉上五星。
很显然的,只有在亚洲国家才能拍得出这样的题材,整体的故事确实如其他人所说,有《喜宴》中向家中人隐瞒同性恋身份最后向家人出柜的走向,也有如《别告诉她》中在外国回到家乡并最后不舍地分离的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胜在是真正的以越南这个国家的风俗文化出发,展现越南对于同性恋的态度的现状。
观感十分的好,非常地舒适。
尤其在前半段,没有任何矛盾冲突,而是单纯地带领我们在越南乡村度假。
后半段所制造的矛盾就太过于刻意、突兀了,导演似乎想不到用其他方法来推动故事的走向了。
但结尾又处理得十分细腻,在机场与母亲分离,分离时大家都忍住内心的不舍,等到分开后才爆发,非常的东方化。
最后的最后又以妈妈学习开车寓意着妈妈走向新生,走向脱离大家庭的独立。
另,男主真的某些时刻长得好像陈晓,奶奶非常可爱,妈妈很东方美。
好爱男二啊,如此的细腻、贴心,上天啊,赐我一个像他这样的男生吧!
流量党慎入,有大量截图,看电影的时候觉得很有趣就随手截下来了,以作纪念。
目录:一、三次开车🚔和洗澡🚿「伊恩x咕诺」二、关于可爱奶奶👵🏻「奶奶x伊恩」一、三次开车🚔和洗澡🚿1.关于床板“软硬”🛏️
2.关于“棕色”
3.关于床垫“软硬”2.0
4.关于“滚床单”
5.关于“洗澡🚿”
6.关于“跳舞”💃🏻
7.关于“插花”🌸
8.关于“摸摸”
二、关于可爱奶奶1.关于拍照📸
2.关于“对错”✅❎
3.关于“选择”
“你把你的爱人介绍给你的家人,这怎么都不是错。
”好喜欢奶奶说的这一句话。
非常喜欢这部片子,很温馨,很生活化,尤其是生活在中国普通家庭的男孩子们,如果想要出柜,可能这是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和最现实的处境。
看下来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情/真实,没有那么多的隐喻玄机伏笔之类的。
看完了,只想祝福他们,祝福这一对情侣能够长长久久;希望妈妈能够身体健康,到美国一起合家团圆;希望奶奶能够快快乐乐,长命百岁。
当然,这一对情侣最需要的可能也是祝福。
不知为何,让人心底最心疼的永远是妈妈的角色。
然后想到了爱在暹罗里面独自承担一切伟大的Tong母亲;还有那个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里面,那个质朴无华,用最单纯的方式爱着自己孩子的母亲;还有这部片子里面的母亲,对孩子包容,理解,宽容,独自承担整个大家族的重任,却没有怨言,面对孩子身上发生的事情,只是说:不管发生什么,我希望你们能够幸福,我会永远陪着你们。
我爱我爱的人,以及他所爱的一切。
喜欢夏天,永远充满着热情。
原来向家人出柜可以处理的这么清新,这么自然。
我太喜欢那个护工小男孩了,温暖可爱亮晶晶的眼睛,趴在石桌上向爱人的奶奶介绍着与爱人的第一次初遇,带着点委屈,还有数不清的雀跃。
和恋人争吵,说我不该陪你过来,说是我自己愿意来的我没有被强迫,我陪你过来,是不想你一个人面对。
怎么会有那么温暖可爱的人啊,请问存在这样的直男吗?
哪里可以领?
每天定了闹钟从恋人怀里重新睡回自己的床,怕被人发现;只敢在独立的浴室里接吻;被无数次的当面询问,什么时候结婚;在衣橱里发现妈妈重病的诊断单……有人说这是抓马,我却觉得挺正常的,躲避害怕担忧,生活突然降下的极其操蛋的折磨,成年人每天不都在对着这些顽强抵抗吗?
生活有的时候更加抓马,但是依然有些什么可以抵御这种无穷无尽的消耗吧——分离了很久激动地冲出来抱住你的母亲,把你青年时期的照片随身携带的奶奶,拿小鹿般澄澈的眼睛深情地凝望你的爱人,大雨时被冲刷的植物与从窗户里透进来的泥土的气息,厨房里炒饭“滋啦”的油声,书包里放着的一本小说……这些镜头存在在这个电影中,除了服务于剧情,形成风格,可能本身就是种宽慰。
这部电影我私人非常非常喜欢,它有很多缺点,可能别人看来平平无奇,但我真的非常非常喜欢。
太细腻太自然了,也太贴近我的生活了——从机场到家那段很漫长的车程,看着风景从巨大的广告牌,面包车,混乱的十字路口变成了绿色的田野,陈旧的三轮车,车子开进大院子里,一大家子的亲戚热情欢迎,表妹长大了不少。
我一直觉得自己相比于城里人有一种乡土的愚钝,虽然出生地算是城市,但我身边的大人都是一些“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很多时候老师在课堂上谈起什么过去的农家器物或者习惯,我的同学们大多一脸迷惑,只有我轻轻点头说知道。
我曾经长时间的为这种愚钝自卑,不懂怎么吃西餐,分不清各类甜点,没去过迪士尼……但是慢慢的我能够感受到这种乡土气赋予我的另一些东西,我对于平常人的生活有着更深刻的感知。
就好像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亲戚的纷争,明白了表弟的嫉妒,明白小姑子对嫂子掌家的不满。
这些家长里短的纷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的苦闷,我仿佛一开始就置身于其中。
暑假去到贵阳旅游,随意走在街边,潮湿的空气,穿着汗衫的小商贩,摆在街头巷尾售卖我不常见到的热带,亚热带水果的水果摊,本地人讲着难懂的方言,我交谈了好久买了根冰棍。
这些我以为忘记的东西在看着这个电影的时候纷纷回到了我的眼前。
没错,这部电影的风景与人物都与我经历的太过相似,就好像我生命体验的某部分被变成了电影语言,写上了荧幕。
我太喜欢这种体验了,新奇而美好。
感谢这部电影。
何谓爱?
爱不是一见面的天雷勾地火的水乳交融。
爱是在别人夸你比我更棒的时候偷偷笑,在你面前变成小孩,和你较劲谁骑车更快谁做饭更好,在你说起结婚的时候黯然神伤,在你说话的时候专注地盯着你,妈妈问你喜不喜欢那个女孩的时候和你在后视镜对视又低下头。
指尖划过你小腿的肌理,你的脚趾微微收紧。
把闹铃换成轻轻的滴滴声,一醒就摸索着关掉,生怕吵醒旁边的你。
我恨我们在舞台下如痴如醉时不能相拥,只能用眼神传递爱意。
我替你挡堂弟递来的酒,你在门廊任蚊子叮出一身包等我。
爱是奶奶忘记了所有伦理纲常却还记得爱情最本真朴实的样子:“你把你的爱人介绍给你的家人,这怎么都不是错。
”“跟那个男的不成又怎样,大不了找其他男人,大海里全是鱼!
”爱是妈妈在婶婶骂我死基佬的时候毫不犹豫的耳光,是她为了我分家,离开那个曾经给了她温暖和陪伴的羁绊,是她在机场给我和我爱人的拥抱,是她希望无论发生什么我和我的爱人都能幸福,是她挣脱了过去的生活和观念,开始学车。
身为中国人和越南同在东亚文化圈真的狠狠地共情了,劝婚什么的以为自己关心后辈实则真的很烦人,特别是迁坟后宴席那段拿着大话筒在台上让人家说什么时候结婚太ex了,看着就窒息。
还有分家产那段也很真实……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觉得老套,难道是我看的太少了吗,反正我没见过这样把细水流长的生活这样唯美而真实地做成艺术的电影。
Ps.奶奶好可爱!
两个男主也都很帅!!
影片:《再见,妈妈》(越南)导演:鄭霆黎明1.东方文化中特有的内敛、沉静、温和的情感表达与传递,所有的情绪都被一收再收,伴随着诗意乡村图景中的风吹树叶与舞曳的田野化为一种独特的意境与留白传递出来。
2.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碰撞,其实早在李安的电影《喜宴》中早被呈现出来,但与喜宴的动态对比,《再见,妈妈》则是异常静态,但是本质内核不变。
《再见,妈妈》中Van与lan的同性情感最后虽被母亲认可,但是伴随而来的却是两人的逃离,可见在越南本土文化整体还是对同性恋的否定,这场旅途放在整个文化语境中来看还是悲剧性的。
3.男性长辈的缺席与失语,整个家族由女权所统治,父权的没落同时导致家族的分裂,因此传承与延续在一定意义上被搁置,母系家族意味着感性,爱为大,Van与lan的情感得以被默认。
4.故事发生场域为越南乡村,传统的本土文化与佛教文化的影响更加凸显对同性文化的排斥与疏离,但是恬静、悠然的乡村图景又给予两个少年纯真情感展现的纯美空间,印证的这段情感的生机与美好,乡村场域的排斥与情景绝佳的交融产生一种悖论。
两人暧昧空间的游移,从厕所→卧室→候机大厅,隐喻感情的黑暗肮脏→明亮、隐蔽→公开。
5.蛮喜欢最后一场母亲学车戏的设置,东方国家的传统文化中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需要后辈孝顺、照顾长者,而影片中母亲对儿子的放手与学车是展现自己自立自强,由此母亲成为一个独立个体,也与东方文化中长辈对后辈的束缚背道而驰,影片因此没有走向因为发现母亲生病后滥情的基调,而是展现彼此味独立个体的正向积极结局。
6.科这个人物的设置很诡异,行为动机让人摸不着头脑,引导剧情走向有点刻意。
7.自认我对越南的固有印象太刻板了,可能因为不怎么看越南电影的原因,看见现代化的越南一时有点懵逼,原来越南电影也可以展现接吻的镜头,况且越南都可以上映同性题材影片了,为什么中国大陆还不行!
感动的眼泪哗哗掉下来!
好爱剧里的妈妈和奶奶啊,他们都超级温柔、可爱!
再见,妈妈 (2019)8.12019 / 越南 / 剧情 爱情 同性 / 郑霆黎明 / 岭清 武田家辉这种好电影真的让我无从说起,因为太好了,从无下笔。
我超级爱这种平静又温暖的影片,很贴近现实生活!
首先,两个男主之间的爱情传递,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能感受到彼此之间的感情。
伊恩不经意给阿棕夹菜的动作;出去玩,阿棕半路被堂弟拦下喝酒唱K,伊恩一直坐在院子里直到阿棕回来;两个人每晚一起睡在地铺上,为了不被家人发现,阿棕定了闹钟,提醒自己天亮前爬上床;阿棕带伊恩骑自行车看自己小时候走过的地方;一起去体验晚上夜市;一起做饭给家人吃;一起在洗漱间里洗澡宣泄;一起帮助家里工作;伊恩被打,阿棕温柔的帮他上药,又去打堂弟,帮伊恩出气等等之类的小故事。
再者就是奶奶。
她有老年痴呆,错把伊恩认作自己的亲孙子。
奶奶对伊恩好温柔,好爱护,最感动的一幕就是海报上的画面,奶奶睡在两个孙子中间,阿棕亲了一下伊恩的额头,然后互相看着对方,好温暖,我又要哭了😭伊恩把他和阿棕的事情都倾诉给了奶奶,奶奶说的一句话,我瞬间就要哭了,她说:你把你的爱人介绍给你的家人,这怎么都不是错。
最后是妈妈。
阿棕在洗漱间门外对话伊恩,结果是妈妈在里头,自己出了柜,妈妈也好温柔,不在乎别人的看法,默默支持他们两个。
因为家里的财产分,阿棕的姑姑、叔叔与妈妈闹翻了,还嘲笑自己的儿子是同性恋,妈妈也毫不在乎。
结尾的时候,妈妈把两个儿子送到机场,回来的路上哭了,又说自己想学开车,但最后学会了,妈妈也开心的笑了。
我个人理解是,等两个儿子再回来时,再也不用麻烦别人,可以亲自开着车去接儿子们了!
我好羡慕能有一个互相深爱的男朋友,可以带着我去他的家乡,体验他小时候的生活,多么美好!
❤️
一对彼此相爱的母女,却因为思想上的隔阂,在生活中不断地发生争执,彼此折磨。
在痛苦和绝望中,女儿以死作为刺向母亲的一把匕首,企图以此给母亲留下永远的遗憾,最终酿成一出悲剧。
这样的故事古往今来一直不断地上演着,这样的人间悲剧循环往复着,这仿佛是人类难以解脱的宿命,感伤、无奈而又悲凉……[1
印度史诗级大片,导演看起来挺有野心的。但拍得感觉还有点缺经费的样子。
挺好的,比第一部的节奏好很多,故事虽然比较意料之中,但反派女主的塑造算是比较独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