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剧透,慎入!
包含剧透!!
慎入!!
———— 分隔线 ———因为电影这题材问题,一个人有好几个身份,我就用演员名字代替角色。
故事一开始,漥就给我感觉炮灰即视感。
果不其然,没想到连半小时没到就下线了…然后故事就很无趣感觉跟麻酱《爱上谎言的女人》一个套路。
那个电影呢是男主(高桥一生)出了意外昏迷,女主发现男主的一切都是假的,名字、工作等等。
然后女主就踏上了寻找真实未婚夫身份的旅程,最后he(再多我就不剧透了)那部电影是18年,而22年的电影还玩4年前都老的梗也未免太无趣了!
但随着故事开展剧情推进才发现并不是那样!
二刷还会发现很多被遗漏的细节。
ps:来跟我读—— 漥(洼) → 无啊 → wā(ㄨㄚ-)洼地的洼,是我国《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之次常用字!
不叫圭guī(ㄍㄨㄟ-)!!!
念字咱别念一半!!!
———首先先从漥跟安藤樱这边说。
漥因为父亲是罪犯,总是活在父亲的阴影里,爱与恨纠葛,他改名换姓还是逃不开。
有时候可能别人不提但他还是无意间觉得所有人看他就在说:他是他父亲的儿子。
这里漥仿佛听到有人提父亲。
但转头一看并没有人,随后有人走过也并没有人讨论他…所以个人理解这句话并不是真的有人说而是漥自己的幻想随后因为跟女性亲热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因为自己跟父亲长得一模一样(还好漥没大痣,太嗑掺了🥹)因为无法面对自己所以跟女性根本也做不了什么,看见镜中自己就不断害怕,呼吸困难、逃走。
个人看法 先拒绝了对方 但后来后悔了 伤心于父亲死了连遗体也没拿到(爱恨纠缠复杂心理)随后遇到了女主。
虽然没过多表示但在我看来他是喜欢上女主后开始对生有渴望(或者因为互换身份后想重新开始),画了生机盎然的画、去找了工作才向女主求交往的。
画画 开始看见人间的美好
生机盎然的树(表现了现阶段他的内心)
新工作 同事教漥辨别树倒下的方向(伏笔)
求交往(隐晦说法)女主同意后开心笑之后再见听女主说离婚原因
之前漥可以好好活着但他选择了自杀。
如果说漥再像之前那样求死、自残,那樱也会像对前夫一样两人彻底拜拜!
过去:
自残
自杀尽管如此,在最初,他在跟樱亲热时看到了自己的脸,害怕发抖、仿佛被人扼住脖颈无法呼吸,但这时他没有选择像之前一样推开身边人逃走而是被她安抚。
慢慢解开心结后来还有个女儿。
相识三年时间,樱前夫的儿子完全把他当父亲,一家人其乐融融。
漥还会跟他抢食物,吃饭时候还抱着女儿一起玩,完全想不到过去他是个阴沉、自残、求死的人。
三人一起玩石子 樱踢到别人车后逃走
抢食物
逗儿子
随后带儿子去森林
家族写真结果就是命运弄人。
痛苦想死的时候跳楼也死不了,而想好好活着后一不小心摔一下就被树砸死了。
————然后再来看安藤樱这边的视角一开始因为儿子死亡郁郁寡欢。
(当时律师见面说七年不见了,七年前办的离婚,和洼认识三年所以初登场失去儿子也有三四年了。
)处登场:泪眼婆娑可怜孤独无助,沉浸在儿子死去的阴影中不能释怀。
好美!!!!
然后遇到了漥,因为停电他主动帮自己恢复电闸。
不断见面虽然没什么言语但对他有好感。
在听到别人说漥有反应(截图没截出来
看到漥开心笑(因为要告白漥在门口踌躇提到死去的孩子,痛苦。
被漥治癒。
死去的儿子之前也有出现过(外婆拜外公时
一开始什么都没说 只是握住手给她力量 一种无声安慰
随后不久问孩子叫什么(这里中文是小辽看上去很随意叫孩子的一种称呼,而日文台词是辽君,大部分是年纪小对年纪大使用显得更尊敬对方,年纪大的人一般用桑(当然也没有固定不能用),而这里漥对孩子叫君,面色沉重,给我一种非常郑重地「打招呼」「送别再见」的感觉大概因为「君」这个尊重的称呼,所以最初漥说的时候樱有看他一眼,发觉他很认真叫自己的孩子,很认真对待自己的孩子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安慰哭得更厉害。
但当哭过之后就不再像过去一样七年了还放不下他一直困在过去,反而从这段悲伤中走了出来迎接新生活。
所以这段也是漥救赎了樱。
所以在此之后两人从洼不断恐惧到有孩子也是樱不断治癒漥的过程。
所以两人这段仅仅认识相爱三年的感情其实是两人最重要的三年,被对方治癒。
所以当漥死后她也没有像过去儿子死的时候一样陷入悲伤,反而跟孩子一起面对他已经死了的真相走向未来。
所以她才说“无论是谁都不重要,他就是他,发生的这一切都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其实遍观所有人对漥的看法,其实大多人根本不知道、就算知道也不介意他父亲是罪犯的事实。
对应我上文说的,困扰他的一直都是他的幻想。
可能有人不喜欢他,但更多人是喜欢他的。
因为他沉浸在父亲阴影中表现出的阴郁,会让人觉得不适,但慢慢随着时间流逝大家多相处了解他都不会说他坏话,反而爱、不舍更多。
老东家
妻子———————分隔线———————话说回律师。
因为漥案子的事开始见到换户籍的罪犯。
比起活了300年的人类,我更注意外国人这里。
(日本排外严重的这个国家外国人很难生存)所以这时候我想所以就是这个原因他隐瞒了自己国籍。
但慢慢发现并不是那样…
排外到游街抵制他说
他对漥有一种共情感。
但他们不是兄弟。
一开始我以为是他们都是被排挤不得不隐瞒自己一部分的人,但又不完全是那样……在一切揭开之后,两人交互的镜头…
结尾律师用漥换的“谷口”身份继续生活。
律师还是律师的时候只有电影中出现的一个儿子,所以当他说两个儿子的时候就说明大儿子是他电影中出现的小孩,这段对话的时间线在几年以后。
看一下律师的一生…一开始还算是幸福的一个家庭。
但自己太过认真于找人忽视了家庭又凶孩子。
让妻子感到陌生,所以当他觉得一切结束回归家庭又撞见妻子“出轨”消息,选择了换身份。
一切结束后重回家庭
看到妻子“出轨”消息几年后,换个新身份跟别人聊天。
开头第一个镜头
要结束时 在酒吧镜头这个镜头暗示了妻夫木聪至少有3个身份。
1、原本真真正正自己的外国籍的外国人身份。
2、律师。
3、温泉旅馆二儿子。
对应着之前老人家说的三百岁,所以也就说明是他这种换了好几个身份的人。
现实中的人类至少到现在也只有100多岁,可当许多角色的寿命累积的一起便有了300岁。
这个300岁我是这样理解的。
酒吧对话
可实际上,他到现在还没有正视自己。
他放弃了外国身份是因为他不能承认自己是外国人。
他放弃了律师身份是因为妻子出轨。
他一直以来都没有直视自己、解决问题,只是用一个又一个的身份逃避在眼前的难关。
就像看到妻子收到的消息后就逃走了,别说没石锤,就算真的出轨了他也没必要换一个身份继续生活。
而他选择了更换身份。
他选择了逃避。
而以这样的心态生活他又怎么可能「到此为止」。
(我觉得这也是电影的一个主旨,大家应该积极、正面地面对自己,有时候不是外界问题而是你自身想的太多。
这样痛苦的人生就会变得丰富多彩,像漥一样…所以他跟漥是一样的。
不同的是漥已经摆脱过去走向阳光。
而他就像刚出场一样一直生活在黑暗中。
初登场镜头 飞机上被阳光照得很亮 感觉不适把遮光板放下 就像他本人一样不适于在阳光下生活一直活在黑暗中所以,结局两人互道姓名。
在妻夫木聪名字这里留了白……(在我看来也是暗示他未来还有很多身份)
综上,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值得一看的电影。
btw,日本人但凡你们有个身份证……
原诚本是一个出色拳击运动员,但因为媒体曝光他的父亲是一个杀人犯,最终在舆论压力下草草结束职业生涯。
即使自己遵纪守法,也要活在被标签的阴影下,原诚决心要花钱换掉自己的身份信息。
经过中介介绍,先后和曾根崎义彦、谷口大祐两次互换身份,以谷口大祐的名义来到宫崎市做起了伐木工人。
他在这里遇到了真爱谷口里枝,并且生儿育女,后来,在伐木时意外被大树砸死。
谷口大祐的亲哥哥恭一赶到丧礼现场,才发现这个隐藏了多年的秘密。
经过律师城户章良的一番调查,事情终于水落石出。
整体故事主线清晰,一切都以谷口大祐的身份之谜展开,看似平铺直叙,却隐含了谷口里枝一家人的情绪起伏,先是担心又放下心头大石,如果不是因为个人喜好,对于内核要表达的思想略有不同见解,还是不错的电影。
全片深刻探讨了身份标签的问题,或者说身份认同问题。
原诚身上是杀人犯儿子的标签。
为此他几乎无法正常生活工作,杀人犯的儿子+暴戾的拳击手,得是多么夺人眼球的新闻,正是因为媒体舆论的一再打击,导致原诚丢掉了本来光明的前途,到后来甚至发展到不敢照镜子,只因自己和父亲的脸太过相似。
城户章良身上是朝鲜移民的标签。
尽管他合法合规入籍日本,尽管他已经做到律师这样受人尊敬的职业,尽管他已经是生活在日本的第三代移民,但在黑中介小见浦宪男眼里不过是和自己一样的骗子,岳父也好、一般民众也好,国家经济下滑了就会有意无意抨击国家移民政策,而这些话都会刺痛他的心。
大家身上都有着自己的标签,而当这些标签影响到自己的日常生活时,编剧笔下的角色们选择了逃跑,选择了隐藏。
这不是个例,海贼王里艾斯隐瞒自己是罗杰的儿子藏了一辈子,入殓师里小林大悟也羞于提起自己的职业,日本影视作品中这样的角色比比皆是,甚至泛化到东亚地区也有不少例子。
在欧美的影视作品里,遇到身份标签的处理方式是截然相反的,他们大多选择反抗,选择不妥协。
卡特教练、面对巨人里,垫底球队也能逆袭夺冠,触不可及里,即使残疾人要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叫我第一名里,身患无法治愈的怪病也依然可以拿到第一名,闻香识女人、心灵捕手,太多优秀作品里的角色不安于身份标签去反抗。
面对身份标签,逃跑是永远解决不了问题的,逃一辈子那个标签都会贴在你的身上。
上策,是依靠努力,差生逆袭,撕掉标签,中策,是不循规蹈矩,不按照社会舆论对标签刻板印象去生活,慢慢打破人们对标签的固有刻板印象,改变人们对你的看法,下策,才是逃跑。
影片里,明明原诚已经靠努力获得了拳馆所有人的认可,成为新人王走上人生巅峰已经近在咫尺,却因为媒体曝光,选择逃跑,实在令人惋惜。
如何对待身份标签,取决于人面对生活的态度,我的态度是绝对不会逃,我也更愿意选择那种,永远偏爱去看那种能直面困难的电影。
很小说的感觉,很跌宕也很会在结尾来一个回旋镖。
身份这个东西分很多,出身身份性别身份这种类似自然身份的东西,还有家庭身份祖籍身份乃至职业身份等的社会身份,然而身份这个东西终究是一个人可见、可记载、可总结可传播的历史书写的,并且包含诸如常识又或者偏见这样的固化观念,相较于流动的人生而言,身份则是一块已存不改的铭牌,无论是想改变还是不想改变,如若身份不足够让自己一直满意,也出于某种贪婪与叛逆,人是不愿意一直被囚禁在某种身份中的。
然而与身份相对的,是一个人的内里,独属于这个人的人性,更像是故事一样的东西,它无法轻易被囊括,大多数它都处于不被叙述的状态而隐于冰川之下,唯独亲近的人,出于某种爱的理解,才能触碰,也才会将这一内里抬到身份之上。
而打破身份禁锢的正是这样的爱与理解。
我很喜欢里枝在得知真相后所说,好像知不知道他到底是谁已经不那么重要了,确凿的是他们确实在这个城镇相遇相爱;也特别喜欢她回应儿子说“我知道爸爸为什么那么温柔了,因为他没有从他父亲那里得到该有的父爱。
”里枝说“不止于此吧,爸爸大概是真的很喜欢悠人”不是出于自己已有历史中的缺陷而在现在时作出对过去的填补,而是因为现在时本身。
爱很厉害一点大概就在于对历史的蔑视吧。
大帅哥、律师、不油腻、有正义感有同理心,妻子漂亮、儿子可爱、丈人有钱,怎么看都是无死角的男人perfect天花板啊……只是,总感觉少了些什么…忽然觉得,这人形式上的、外在的、物质上都是满分,就似乎少了点人情味啊…(原谅我),除了陪伴儿子那一段,似乎感受不到丈夫、父亲的爱(是个好的调查人和律师),总是礼貌而缺乏真情的微笑。
他和X对家人的感觉就不太一样,是因为各自追求的东西不同吧。
又或者是他太优秀了,认为这些都是顺其自然、理所应得的吧……但除了下级要拿工资对上头点头哈腰是情理之中外,还有啥是理所应得的咧……和曾经的我很多雷同啊,经历过那些难堪、痛苦和欺骗,才一夜长大,才明白以前认为永恒的,其实只存在于童话里,但生活的框架哪有那么容易打散重组,所以我更倾向于律师只是给自己一个空间去逃避,毕竟在那些过往里,受伤害的并不是自己。
ps那幅画很有意思,人们总是注释(窥探)他人,又不得全貌,往往凭借自己的经验逻辑去揣测,认为才是最痛苦的人,只是谁又会轻易地向别人坦露伤口呢?
找来看了下。
可能是应为看得不够专注?
感觉悬疑揭开的时候,没有那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震撼感。
我也没有对这个换身份的主题,有什么直击心灵的震撼。
看到女主是《重启人生》的女主,我还小开心了一下。
到底为什么会有人不喜欢自己的过去?
我渐渐地觉得,我们的一生,都是由记忆构成的。
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无法从过去带来什么,是过去的记忆塑造了现在的自己。
过去是丢不掉的,丢掉了的话,你还是你吗?
总体来讲,还行。
老头其实一眼就认出了妻夫木聪(以下简称男猪),“城户”这个姓看不出任何韩裔的信息,但老头上来就说出了他的身份背景,老头记得他。
而且,老头从不叫他的名字,只称其为“靓仔律师”,说明老头知道他名字换来换去,根本不认可他所谓的“名字”。
大概是沉迷现在的身份太久以至于暂时忘了过往,但在追查男二身份的过程中,男猪也逐渐恢复了自我身份的意识。
对于现在的生活,虽偶有烦恼,但他大致还是满意的(受人尊敬的工作,可爱的儿子,温顺的妻子,殷实的老丈人家庭),不过,当发现妻子出轨后,他彻底厌倦了这个身份,启用了“温泉旅馆次子”的名字,去开启下一段人生。
根据片尾他在酒吧的自白,可以得出,“律师”之前的一段人生至少经历了10年,因为“两个孩子,一个4岁(律师之子),一个14岁(上一段人生)”。
不禁感叹,日本人对名字真是有种执念,《你的名字》,《千与千寻》。。
咱中国人就比较少这方面的困扰,什么字啦号啦笔名艺名网名一堆 233。。
你是谁?
他是谁?
我是谁?
在多元社会,人们往往因为找不到与自己理想价值相一致的身份而陷入危机。
这种身份的不认同一方面是个人能力低于身份阶级。
这种危机会带给人们自我内心的消耗,但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内耗会起到激励的作用,人们会因此努力学习工作为了得到自己和外界的认可,使得自己的能力配得上身份。
这种身份的不认同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做出改变的。
但身份危机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与个人在社会的生存能力无关,而是有关出身、家庭、血缘、民族、过往、阶层等等,这种身份的不认同是天注定、难以改变的。
电影《某个男人》就聚焦了日本社会独特且敏感的身份政治问题,借此提出如同悖论的追问: 虚假的身份与真实的人生,对一个人到底有着怎样的影响。
影片中,城户章良与谜之男子都选择隐瞒、变换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但是他们没有想要借此成为多么有出息的大人物,他们只是过着再普通不过的生活。
与生俱来的身份意识成为困扰他们的因素,在抗争无力的社会氛围下,他们只能逃离或改变身份。
父亲杀人留下的童年阴影,换个身份就能消除掉?
老丈人排外、妻子出轨,离婚就完事了,一刀两断以后老死不相往来,干嘛非要换个身份。
还有温泉店的次子,只是因为与家人不和的话,远走高飞与家人断绝联系就已经解决问题了,为啥要换身份。
记忆是自己的,无法抹除,换个身份真的就能让人相信自己变成另一个人了?
身份无非是给别人看的,一个人的过去,只要自己不提或随便搪塞几句,旁人也无从知晓,难道会有人无聊到特意找私家侦探去挖身边人的黑历史?
影片中换身份的设定更像是一种隐喻,实指有些人想埋葬自己的过去。
除了删除记忆,还有什么方法能埋葬过去吗?
可能只剩下自欺欺人了吧。
后面展开的关于自我身份的认同其实对中国来说还是有点难以理解,日本民族内心对过往有一种难以表述的执着和怨念,所以一直想要以“更换身份”的方式自我解脱,这就始终无法区隔开自我与本我,难怪日本禅宗好像不讲因果。
而且日本人可能对“名字”这个东西过于执着了,千与千寻也是在寻找名字。
当然,电影还是很好的,拍摄的画面特别舒服恬静,而且第一次在很有历史感的戏院看,有意思
男主通过两次交换身份来逃离“杀人犯之子”这个标签,在冒用的虚假身份下,做真实的自己。
在隔着两层纱的回忆中,那些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痛、不认可自我、自我怀疑等都变得遥远了起来,即使时不时还会不断地浮出水面,也薄弱了很多,不再像是巨浪一样汹涌滔天,更像是从平静湖面深处传来,只在表面形成了轻柔的涟漪。
可是,身份可以替换,经历却不会,那些经历铸就的性格和暗暗下定的人生信条,并不会改变,会以更深刻的印迹烙在个人的行为里。
因为痛恨父亲的残暴,无法认可自己跟父亲复刻般的长相,而选择打拳击,想要挨打而无惧地去搏杀,得到的是比赛冠军,是旁人口中的“果然继承了杀人犯的血统”,普通人的儿子获得了比赛,得到的血统评价也许是坚韧,杀人犯的儿子得到的所谓血统评价,必然有残暴一说。
那些吃人的嘴是逃无可逃的,一旦开启往事的缺口,让他们知道你的过去,就会有各种联想产生,无论你做这件事情有没有原因,原因是否如他们所说,他们认定了的才是真理,直到说到你也开始动摇。
男主再一次逃离,认识了女主,结婚生子。
知道真相后的女主说,其实不用知道真相,因为结婚并生了一个女儿才是真实的。
毕竟生活才是真实的。
可我更喜欢继子说的:“我知道爸爸为什么这么温柔了”“他想让他父亲为他做的,他都为我做了”。
男主真的做到了接纳自己,他是杀人犯的儿子,正因为如此,他才额外温柔,特别疼爱继子,那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自我投射,更是对自我怀疑最好的无声抵御。
过去的人生铸就了我,但不代表我,真正沁入我的那些又成为了我。
看且写于2023年8月14日。
的确没到前几部类型片的程度,但也够刺激,结尾可预测却依然让我笑出声,石头姐真的拼
兰西莫斯又随手甩出了一部世界观层面大爆炸的前卫概念电影。《拯救地球》讲的是劝说的艺术:信念、说服,以及那古怪拉扯的逻辑内核。他标志性的冷调子混上那种他独有的扭曲幽默,让整个过程既冰冷变态又好玩。我没看过原版的韩国电影,所以对我来说这一切都很新鲜惊喜。我听说剧情几乎和韩国版一模一样,而且韩版更变态更折磨,但这个概念和兰西莫斯的导演风格契合得太完美了,所以情节虽缺少新意,还是一部各方面成熟的好电影。
蘭斯莫斯的視聽選擇依然怪異且無趣,相比片中艾瑪斯通到底是不是外星人,他為何能被捧到今天這個高度才算是一個謎團。
石头姐继Poor Thing后,又到了next level!演技大爆发不说,为电影直接剃光头也牺牲太大。电影荒诞之余不会让人觉得无聊,最后的大反转直接让一步绑匪类型片上升为科幻伦理片!
画蛇添足
两星全给石头演技,但是下一次能不能换个地方发挥?不要再跟兰胖合作了。看到好多夸马特达蒙贱替演技的,但是不觉得这个红脖loser有任何难演的地方。这个影片基本就是兰胖写给阴谋论者的一封情书了,感觉这些人看完真的会觉得他们的wildest dream come true了。
看完整个人都环环保保的了
BIFF30 无英字有点影响理解,尤其是最后石头姐叽里咕噜说了一堆外星语我是真的没办法了…等片源出来再看一遍吧。多种意义上看得有些折磨,兰斯莫斯这部配乐用的交响乐在cgv imax看真的是震耳欲聋(但后半段确实很有效),章节过渡地球倒计时也一惊一乍;观感和可怜的东西类似,总有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其实内核是个简单的故事,看完反而好奇韩国原版是什么样的。结局和前面发生的一切相比,也显得有些普通无趣。(饿着肚子看的,看完身体心理都在颤抖..但还是很高兴可以在影院看这部)
蜜蜂衰亡预示灾祸临头,化学阉割将极端展露无疑,我们的世界沦为千疮百孔的蜂巢,蜂群崩溃,异端入侵。缺席的父亲导致遭遇性侵,瘾君子的母亲灌输仇恨的思想,扭曲的自我,无力的当下,于是抗拒一切声音思想,咒骂一切制度流派,拥抱虚无。抓捕外星人以期世界得以拯救,自己是救世主,实则是敲钟人,一个因为崩溃,幻想中的未来岌岌可危,遂吞枪自尽,一个因为愚蠢,亲手毒死自己母亲,本有机会面见造物主,却因为自己的炸药人头落地,地球最终得以拯救,因为人类实在无药可救,泡沫破碎,一键清除,蜜蜂再次振翅……癫狂但易懂,可惜前半部分谈话略显冗长,结尾的死亡蒙太奇很凄美:有的人心脏停跳,但流水线还在滚动,有的人死在墓前,与地下亡灵相逢,有的人死时高潮,有的人死在尘埃,恐龙骨架下,议事大厅里,欢愉时,祷告时,一切停摆,地球寂静
#威尼斯2025 press和industry提前点映 结局荒诞又喜剧的升华了整个电影 当人类生命停止 动物们仍然鲜活的活着 对我们现在来说重要的一切还重要吗?到底是这个世界荒谬还是相信外星人更荒谬?讽刺满级。地缘政治,阶级对立,资本剥削和被剥削。和这个世界比起来 似乎外星人也没那么荒诞 对于被剥削且无力的人来说 唯一的解法是离开地球去外星 悲剧的内核 政治社会隐喻 刺耳的音乐 令人不适的画面兰斯莫斯一贯的风格 画面音乐 政治语言 刺痛了观众。一定要在影院里看!艾玛斯通和杰西飙戏。艾玛再提奥斯卡?
第二遍看一定比第一遍看有意思
#Venezia82-主竞赛底层蠢,上层坏,相信这套的又蠢又坏。花点功夫都放在这些东西上了,最后再来个自以为戳同温层情绪的结局,无聊又算计,这倒是一如既往啊。
2025 82 Venezia competition PalabiennaleLanthimos最漫不經心之作👽ACID aesthetics、10000%政治笑話、資本市場剝削底層、肥仔服從戇鳩仔、衣櫃升(?)回母艦、人類毁滅主義、光頭統治地球、克蘇魯地平說、地球不會滅亡只有人類這個種族會自取毁滅,當蜜蜂抵達花蕊就等同各大繁星抵達正確位置上次用super wild-angle & fisheye玩花樣,本回用各種演奏曲進行曲玩花樣笑死了,& Lanthimos怎麼學起各大香港男導演虐待女演員的手法啊??ES越漸癲狂十足入戲,她似乎還在採訪時表達光頭造型不夠驚世駭俗哈哈哈哈哈(觀點我也同意,對外星人外貌的想像還是保守了)Plemons的casted可說神來之筆,演得憨態十足
非常戏谑地解构拥有绝对权力的上层对底层的压迫剥削和强行灌注的各种逻辑,配乐吓了我一跳又一跳,看完有种mental health被污染的感觉。。
開始以為是心理變態人…後來,除了變態還有別的。從一個箱子裡拿出計算器的時候,確定會反轉…
Venezia 20250829# 精彩!(兰斯莫斯终于邪到了我的点上
平淡的故事,因为影像的表达变得超有冲击力。像李佳琦卖货的时候不断按铃铛。对的,就是这种感觉。一个彩色的油画铃铛。
Sacred Deer以来的生涯最佳,但又完全不像他。近两年关于当下的电影里最切中要害的一部。DiCaprio靠边站了Jesse Plemons需要拿奖
七分,观感介于善良的种类和可怜的东西之间。最后的revelation和展开不太喜欢,如果是人斗人或许讽刺意味和现实性都会更强一些。有点类似Conclave,结局荒诞到底反而让观众出戏。
@LV 4星半好喜欢,在影院看cult 片确实很爽;很欣赏这个结尾和配乐,在“一惊一乍”和“颇有新意”中找到一个不错的平衡。石头姐太强了不愧是外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