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就是两个作比的爱情故事,神烦这两个人,看着只想快进。
我想象的剧情都比这个好,随便以妇幼和寺庙的点切入都比这个强,还不如看纪录片。
怀孕5个月才知道?
然后叫老婆,还不给见家长?
都地震在找寻亲人了,还在用假名,真是个傻屌。
我们观影人不是什么题材的电影都要加上爱情元素才看的好吗?
大家还是凑合着看吧,我是免费看的,如果是花钱看的话,不值得,不如等到网上有免费的再看。
我不知道导演明不明白自己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故事切入点有问题,明明应该讲的是大爱,非要把小爱做为重点。
另外吴京虽然是客串,但看起来也太尬了,很突兀,看起来是强加进去的,而且看起很二,不知道是导演怎么想的。
顶流故事,一流诚意,二流剧本,三流编导[咒骂]这导演对电影艺术怕是有什么误解,一个好好的题材被拍成这样,我要哭了[大哭]我以为倒叙,一开始女主角半死不活的脸就一顿回忆,我以为回忆地震失去了爱人!
哪小的,是因为他们分手了what⁉️ 我带了包面纸带着全家老小去接受教育,那几秒的亲密戏让电影院仅有我们一家老小的三代人尬到宇宙边[再见][再见][再见]好评给解放军,医护人员,僧人好评给解放军,医护人员,僧人
想起汶川,眼前会浮现一些画面,黑白的,是那三天里的。
畅畅在重庆读书时,班里有来自汶川的同学,她从来不提起那年那月那日,她的小学,她的同学,都绝口不提。
那段日子里所有的看见与情绪,都被掩埋得极好,至少让她看起来和大家一样。
我是在畅畅的描述里意识到原来不去碰触才是最大的善良。
《一百零八》回避了正面灾难,选取了什邡罗汉寺这个庇护所,讲述了一百零八个震后新生命在这里诞生的故事。
这个题材非常完美,展现了这片土地承受着无数的生命流逝之后,又迎来了新生命,让人们看到了生机。
更深层次来说,方外之地的方外之人在灾难面前放下了所有的清规戒律,全心救助生命,以佛家的大爱之心扶持弱小,满满的正能量。
寺庙的主持素全法师说“见死不救”才是忌讳,这一句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从地震的第二天到八月份,总共有108个孩子在罗汉寺里出生,他们被称为罗汉娃。
这样的真实事件,无疑是文学再创作中的亮点,势必给予观众心灵上巨大震撼。
2021年5月15日,汶川地震13周年际,该片公映。
我们总说文艺创作来源于生活,还原当时,让人共情。
用胶片讲述罗汉娃的故事,让世界看到中华民族的慈悲与坚韧,真心以为这片子能拍出灾难片的新高度,毕竟这次的切入点着实美好。
然而,我看到的是一个与108位罗汉娃关系不大的爱情故事!
罗汉娃这段汇集了人性之美的经历,在片中居然沦为了背景!
全片的主线就是往死里作的女主角寻找失散爱人的过程。
我不知道这样的剧本怎么就过了审?
还大摇大摆地在事件真实的发生地什邡拍摄。
如果说拍摄时动用的四千名当地居民,在拍摄的当下被扒拉开了伤口,那么,这部公映后的电影,直接是往人伤口里撒了盐。
我不知道导演兼编剧是本着怎样的出发点来创作的,是觉得真实的事件不足以煸情,还是觉得加点狗血才能吸引观众?
罗汉寺僧人的博爱天下,妇幼保健院医生护士的尽忠职守,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灾民的自我复健,新生命在绝境中带给人们的希望......这些难道都不足够成为影片的主题吗?
非要把焦点聚到所谓的爱情小我故事上,宁可舍弃了这些大我的素材,舍弃了可歌可泣的人性之美。
国产影视编剧上的短板,由来已久,是真的没有人肯静下心来,脚踏着地,呼吸着自然风,去观察世间百态,真正反映社会现状。
这是我有史以来看过的最无法忍受的影片。
因为它打着记录那个特殊时段真实故事的旗号,征用了四千名当地人作群演,扯进了当年奔赴灾区的自愿者,却硬生生地拍出了披着灾难片外衣的言情故事。
当导演企图用女主与爱人之间历经灾难依然心系彼此的深情来打动观众时,我心底一片冰凉。
全片的高光时刻是结局之后的彩蛋,记录了十岁的罗汉娃,他们每年都会回到罗汉寺来过生日,他们都知道罗汉寺是他们的出生地。
孩子们真诚的笑脸,活泼的自我介绍,让我看到那年罗汉寺的功德无量。
想到曾有四千多位什邡人民参与了本片的表演,不惜自曝伤口,奉上一星。
另外一星是送给片尾彩蛋的。
2021.7.5于福州
根据片名,电影所表现的应该是医务工作者的奉献与牺牲,众生面对灾难的悲苦以及这种环境下生孩子的艰苦,来展现母爱的伟大!
但整部剧一大半的剧情,在讲陆地和肖兰两个人的爱情故事。
都TM什么时候了,导演在你眼里,爱情比灾难和生命更重要吗?
好,你非要说爱情比生命更重要也行,你可以把片名改成《地震中的爱情》不是更合适吗?
你这部电影叫《一百零八》,你真的在乎这108个生命吗?
看完整部电影,我只看到两个孩子出生,而且我完全不知道孩子妈是谁?
这108在你眼里就是一个数字吗?
敬重逝者,缅怀过去,尊敬为了灾区付出的人们,这是一部题材很好的电影,可是拍成了烂片,这个故事应该是比较好的但是却由于拍摄和特效以及一些方法的刻画确实太差强人意,里面有几个情节会吸引到我,但是仅仅靠着几个情节吸引人,是远远不够的整个故事的展现太拖垮,电影整体表现了1.产妇拦住班车去县城生孩子,2.女主找男主,开始回忆讲述男女主故事的前后3.女主去打胎,被留在保健院4.地震开始,女主带了个孩子逃生了,害怕把孩子闷死,断开的房子钢筋害死了一个妇女,后面就没了,5.男主找女主,遇到一个被掩埋的孕妇,自己被埋了,没有讲过程,这里恰是描述地震残酷以及故事延续的地方,6.所有人逃到了寺庙,寺庙开始抵制,后来大和尚一句话就放行了,哈哈哈,太做作了,7.医院发现少药了,带人会医院取药,前面还有一个长发男的特写镜头,长发男特勇猛出现了,长发男就是他妈的一闪而过,后面还剃度了,真不知道讲的啥,8.大家到了医院开始取药,此时有余震,猜测是此时男主被埋的,但是大家都没有发现男主,长发男却是回头深深的望了一眼,也没有呼应镜头,看的啥呀,还留悬疑了,9.然后取药运输队,回到寺庙,其中一个男的左顾右看,三秒后发现自己老婆还活着,不知道为啥还要这样,另外一个好像是当时没有去的然后老婆死了,这是报应吗10.然后女主上马,再一次开始找男主,不知道那根线,是应为灾难面前开始找依靠了吗,然后生着病三番五次的找,这不是给大家添乱吗,然后院长不知怎么就回到家里,开始我还想这人是谁呢,然后开始回忆女儿,中间还有一段是讲一个振兴小学义诊,大家都死在里面了,孩子呢,不也是吗,11.然后解放军就来了,把孕妇与男主捞了出来,孕妇送到了寺庙,恰好说什么歌曲我永远记得,讲真的我又要开始吐槽,开始哪一个桥段了,一个歌手唱着一首歌,然后潇洒的放下头发离开,然后就没了,我还以为这是一个男主死了的悲伤故事12.然后还有中间反复回忆的一个小小片段,这是真的没有什么可以演的了吗,反复的来,13.然后里面还有一个孕妇在反复说保孩子,这是院线电影啊,怎么可以渲染这种东西呢,14.有人小孩拖着一个孕妇到了寺庙门口,恰好遇到那个坏人,然后感化了他,抱起了孕妇救人,什么观点呢,给孩子起名,哈哈15.然后男主反复要求爸妈帮他找女主,做儿子的,这样累老母亲,真的可以啊,身体好了,中国之大怎么就找不到呢,还冒雨去找,16.女主流血找男主,怎的这狗血的情节,儿童节大肆渲染要女主表演,结果就是唱了两句,就没了,真的,不知道想表达什么,17.女主找到男主爸妈贴的告示也是狗血的一批,满墙的都是找女主的,真的就他家找人啊,还是三四张不够啊18.吴京出来我怎么进来啥的,后面就没了,咋地啊,你后面有个衔接啊,就这么进来了,19.再吐槽一下那个地震的大景吧,在院长转移病人时,路过街道,结果遇到地震,那是地震啊,还是闯关活动啊,还那样运动呢,也太规则了吧20.还要吐槽开头的关于那些鸟类迁移,毒蛇跟在汽车的后面异象,这是一部恐怖片吗
晚饭的时候我弟随便找的下饭电影,冲着5.12的背景和宣传海报上的吴京去的。
影片从512地震发生开始,我的眼泪就没办法止住了。
也许对于每个亲自经历、亲眼看到过的中国人来说,十多年前的那场灾难就是心里的一道伤疤,在后来的时间里,无论被何种方式唤起关于那些日子的回忆,都依然会很痛很痛……我个人一直是对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有着更大的期待和更深的感触,然而这部影片着实差强人意。
5.12什邡108罗汉娃的故事背景,个人觉得原本可以从医生或寺庙僧人的视角切入,去记录天灾面前伟大的人性光辉,而导演偏偏却以陆地和肖兰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让我不得不感叹,中国电影电视剧难道离开了爱情,就没有剧情可写了吗?
纵观全片,比起影片主线男女主强行煽情的爱情故事,更让我感动的是灾难发生后医护人员的恪尽职守、是陌生人间的互帮互助、是寺庙僧人不顾佛门规矩全心全力的救人、是解放军涌进灾区带来希望、是一方有难八方援的伟大的中国人民……而全片真正能触碰到我的点、能让我忍不住眼泪的也就只有这些情节。
如果说男女主不痛不痒的爱情故事还让我能够勉强接受,那最后女主大出血生孩子的情节真的是我觉得最拉胯最不能忍的了——弥留之际还在要求医生保孩子、且在抢救的危急时刻,医生第一时间想的还是保住女子的子宫而不是不顾一切先挽救女主的生命……虽然结局皆大欢喜,但我真的很反感这种强行煽情,且这种强行煽情,建立在宣扬女性要牺牲自我成全家庭、要一命换一命的基础上……难道女人最大的价值,是拥有子宫,是能生孩子?
这真是我的观念体系里最不能接受的了。
影片最后播放了妇幼保健院院长、吴京、韩红等人当年在灾区协助救灾的纪实画面,这也是让我泪崩的点,并且让我更加认为,这种题材的片子,如果没有好的编剧好的导演将其制作成好的电影,那看纪录片,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当年汶川大地震的许多震撼画面至今都还记得,这是继抗洪救灾之后,又一次体现国人强大凝聚力和无私奉献的重大事件,涌现出许多光辉形象和动人故事。
在那段时期,大家纷纷捐款献血,各自做着力所能及的小事,并不求出名也不求回报。
吴京在战狼大火之前,可能也没有多少人留意过他在公益方面的善举,谁能想到如今却成了越黑越扒反而越白的典型。
先是捐款100万元,而后赶赴现场与官兵同吃同住,身体力行的支援灾区,又默默地领养了两个在寺庙出生的孩子。
幸好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在这部电影放映之前,短视频平台总能刷到108个罗汉娃的故事,吴京的好人好事也终于被更多人所熟知。
2021年第一季度,南都娱乐发布了一个“社会能量”指数的排行,第一韩红老师,第二位就是吴京,也是对他坚持做公益的肯定。
电影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绝对是一个值得力挺的故事,也是一个不应该被人忘却的故事。
地点就是什邡市,情侣闹矛盾后女主要去打掉孩子,恰逢大地震,医院连忙保护转移孕妇,大家就这样进入了寺庙。
在寺院里生孩子,小说都不会这么写,却实实在在的发生了,主持的当机立断真的是大善精神。
医院塌了、房子塌了、学校塌了,时时刻刻面对着生离死别,在这关键的时刻军人出动了。
当年的空降兵绝对是勇士,没有人知道那一跳是生是死,这么重要的事情没有被复刻,多少有些遗憾。
而吴京有限的客串镜头,倒是处理得像极了路人,这点挺好,没有过分突出,免得又招黑。
整个剧情的发展除了男女主的故事相对一般,其他都很有感染力。
一百零八个小宝宝一晃就十岁了,他们坐在学校前就是希望,在最后的采访和纪录片里,那个院长原型也很伟大。
同样还看到了李连杰、韩红、周迅、谭咏麟等明星的出现,不过还想提一位偶像刘德华,号召百位明星募捐筹款最后跪谢众人的一幕,也值得铭记
完美的题材被俗套的剧情给毁了,这个故事既然是讲的是一百零八个孩子的故事却吧镜头给到了女主身上,女主却有是来找男主的一个俗套不能在俗套的爱情故事,这个爱情故事看了后并不能让人感到幸福也不能感到感到讲他干啥?
既然是要讲这个一百零八个孩子的故事这个视角不如给护士长或者和尚来推动剧情,给到女主,下雨就这跑出去转一圈有一圈?
蛇精病,
真的为了这个题材可惜。
明明从院长、护士到主持都是一个很好切入点,哪怕你讲讲配角孕妇贷款种地的故事,都好过讲男女主的狗屁爱情。
配角都讲四川话,就你男女主普通话,你男女主高贵咋的?
这女的是带资进组吗,台词西撇,哭也是面无表情。
到女的画面就全是文艺风,再配点儿文艺台词,我真的一点儿也不想看她。
男主我都不想说了,就被埋那段有点儿看头。
哦,我只是想看和她一起被埋的孕妇救出来没有。
其他镜头统统跳过。
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这个导演和演员我真的永久拉黑。
吃汶川的人血馒头开心吗?
你对得起那些牺牲的人吗?
那么多人死了,你不写,你要写狗屁爱情故事。
印度史诗级大片,导演看起来挺有野心的。但拍得感觉还有点缺经费的样子。
挺好的,比第一部的节奏好很多,故事虽然比较意料之中,但反派女主的塑造算是比较独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