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新世界》第6-7集,看似浪漫黄昏恋,实则是让人细思恐极的恐怖片。
陈同的存在,证明世间的险恶不会尊老爱幼。
在此之前,外婆是寥向梅、美红、田淑芳的盖世英雄。
她拯救了她们的人生。
陈同出现后,外婆从行侠仗义的英雄,变成了受害当事人。
万幸的是,外婆选择了逃离。
剧中有相当多的细节暗示,陈同很有问题。
1.一件衣服引起的浪漫陈同和外婆的黄昏恋,是一件衣服引起的浪漫。
中元节夜,外婆用自己的衣服帮陈同扑灭了火。
为表歉意,陈同给外婆买了件衣服。
耐人寻味的是,外婆选中的衣服,和陈同的马甲是一个色系的,区别是色度不同。
色系一样,暗示郎情妾意。
西方有谚语,“你的服装,能泄露你的思想”。
张爱玲说过,“对于不会说话的人,衣服是一种语言,随身带着的袖珍戏剧”。
我们也经常说人靠衣装,根本原因是衣服是自我表达的重要手段。
在影视剧中,好的服装设计,要契合人物身份和性格,具有叙事意义。
而后,陈同主动约外婆,外婆特意穿了陈同给她买的卫衣。
这,不是巧合。
陈同临时有事没能赴约,外婆还把卫衣装进了包里——这个动作证明她生气了。
而后,陈同用便条邀请外婆去家中做客,外婆再一次穿上了陈同买的卫衣。
这一次,陈同却没有像以前穿同色系的马甲。
这是因为躺在床上的海燕才是陈同的妻子。
陈同的服装表示,他和外婆的关系,和外婆想要的情侣关系不一样。
网友常夸赞一部剧制作用心,就会提到服化道在线。
我们能从服装的层面看出外婆和陈同的内心世界。
《外婆的新世界》的服装设计师,值得一个赞。
外婆误解了陈同,是陈同想要的结果。
在他的叙述中,海燕从妻子变成了妹妹。
不明真相的外婆,只感受到爱情的甜,却觉察不到人心的险。
她特别喜欢用衣服来彰显两人的亲密关系。
最明显的证据是她会亲手做情侣装。
嘿嘿。
年过花甲的外婆有颗少女心。
然而,情侣装再好,也不能换回两人的同心同德。
万丈深渊终有底,唯有人心不可量。
人心,是世界上最难懂的东西。
陈同主动向外婆求婚,不是对外婆动心,而是他看中了外婆的劳动能力。
这个家庭有外婆在,就有人和他共同承担照料海燕的义务。
真不是魔眼看人皆是魔,剧中确实用细节暗示陈同的险恶了。
2.陈同的险恶陈同口口声声说他爱外婆。
然而,正是他的爱,险些让外婆从一个四处旅游的逍遥客,变成了伺候海燕吃喝拉撒的管家婆。
外婆没有照顾好海燕,陈同训她。
外婆提议拿钱把海燕送到护理中心,陈同骂她。
外婆无法忍受陈同的喜怒无常,提出离开,陈同对她pua。
证据是,陈同问外婆:“你要是死在半路上呢?
”
这个问题很恶毒啊。
因为中国人对死亡的最高礼赞是叶落归根。
客死他乡,几乎是对中国人最大的诅咒了。
外婆的回答也很漂亮,相信看过的人都懂。
值得一提的是,营造恐惧,控制他人是坏人常用的手段。
《围城》中李梅亭想和小寡妇聊骚,于是他主动告诉对方,“小姐姐,外面坏人多,你要多小心啊”。
但凡这个小寡妇涉世未深,她很容易把色鬼李梅亭当好人,从而跌进他的陷阱。
陈同和李梅婷一样,都想用恐惧控制他人。
他的阴险的之处在于,他无法给外婆提供高质量的晚年生活,却希望用客死他乡的概率事件让她留在自己身边。
两人对话时的光线也不错。
陈同始终逆光,内心阴暗的象征,外婆沐浴在阳光中,光明磊落的证明。
陈同不是在关心外婆,他只是想以爱情的名义“绑架”外婆 ,让外婆和他一起书写照顾海燕的爱情传奇。
对陈同来说,这个陪他书写传奇的人,可以是外婆,也可以是其他人。
我之所以这样说,因为第7集给了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镜头。
外婆离开陈同后,陈同将外婆的画像放在缸中。
为此,导演特意给了画缸的特写镜头,里面有很多幅画。
这个特写的弦外之音是,这些年来,陈同和很多女性交往。
然而,没有人愿意为陈同的爱情故事买单。
外婆的肖像画,就像陈同的照妖镜。
旁人很容易相信,陈同是个为人厚道内心柔软的纯情少年,然而,他是个包藏祸心的腹黑男。
比如外婆的姐姐孙玉兰。
在故事的结尾,孙玉兰被她们的爱情感动了。
3.遵循原著,不是影视剧的最高美德我有个经得起检验的发现,只要一部影视剧有原著,就总会有些原著党因为剧情有改动就吐槽。
然而,这些原著党似乎不明白,影视剧和原著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媒介不同,改编是必然的。
我经常写剧评,会科普常识,遵循原著,不是影视剧的最高美德。
影视作品和小说的表达方式不一样。
改编,一定要是两个人多过一个人的智慧,你要把他好的东西拿出来,也要把你自己想表达的东西放进去。
上面引用的这段话来自导演辛爽。
刷剧的人都知道 ,他最近又出了部大热剧。
他做剧的思路就是,改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重新调整人物的动机、性格和背景故事。
原著作者大多会同意编剧改编,因为他们知道,影视剧和原著不是一回事儿。
我一口气刷完《外婆的新世界》前7集,它依旧能吸引我。
主要原因是,外婆逃离家庭后的遭遇,是精心设定的结果。
四个故事中的时间和空间的渐变富有层次。
先说时间这一块。
外婆拯救的第一位路人是三年前的寥向梅,第二位路人是两年前的美红,第三位是闺蜜田淑芳(没有明确时间,大概率是一年前),第四位是半年前的陈同。
时间线非常清晰,《外婆的新世界》做得有条不紊。
因为外婆逃离,就是感觉自己时日无多,她想要在为数不多的时间内,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
时间和金钱一样,是外婆必须要重视的财富。
再说空间这一块。
剧中出现的时间地点,要么虚构, 要么用古地名。
我做了简单统计,前七集寻找外婆的路线是从潭州出发,利安(虚构)-明溪(影射福建)-益州(四川、云、贵等地古称,倾向于影射贵州)-衡江(影射长沙)。
外婆的老家在潭州,影射湖南长沙。
四个故事的发生地,距离潭州越来越近。
这说明外婆逃离了五年,她和家越来越近,她直面险恶的痛苦越来越大。
关于这一点,其实在陈同故事线中的中元节,也已经有了暗示。
中元节那夜,外婆和陈同一样,在街道上烧纸钱,我们不知道陈同给谁烧纸 ,但知道外婆应该是给外公窦俊武烧纸钱。
这是看似平淡的细节,也在给后面的剧情埋伏笔。
窦俊武的死亡,真是一场意外事故吗?
真相很残酷,外婆能逃脱恋人陈同,却不能逃脱丈夫带来的伤害。
这些年,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国产剧强调女性的独立意识,然而,《外婆的新世界》是罕见的以老年人为主角的女性题材。
从这个意义上讲,它让国产剧在女性议题的表达方面有了先锋国剧的光环。
在这篇文章中,我一直用外婆来称呼女主,其实这是她外孙女视角中的外婆。
这个叙事视角,也是中国化的表达,我们的人生,靠亲人来讲述。
亲人成为她存在的证据,她不是自己存在的证据。
外婆在突发心梗后,开始质疑传统家庭给她的剧本,她抛弃现有的生活,一个属于外婆的老世界。
她逃离家庭给她的角色,这才有了她的新世界。
外婆的名字叫孙玉萍。
这个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个外婆,但能成为孙玉萍的,却寥寥无几。
总听人说,鬼门关走过一遭,很多事就会想明白。
孙玉萍,一个年纪轻轻就丧夫的寡妇,一个人靠摆摊卖臭豆腐拉扯大独生女儿窦晓静的单亲妈妈,一个女儿离异后继续帮着抚养外孙女窦绮的贤惠外婆,一个女儿开起米粉店、外孙女也大学毕业搬进新家的功成身退者,一个突发心梗昏倒在地板上被及时抢救回来的独居老太……当她从鬼门关绕了一圈,清醒之后,听到的第一句话却是:遗嘱该立一下了,房子留给外孙女吧。
”
而这句话出自这个世界上她最爱的人——自己的亲生女儿窦晓静。
面对亲生女儿自然而然地“逼宫”,任劳任怨一辈子的孙玉萍当然说好,逆来顺受的孙玉萍当然也二话不说把房产过户给了外孙女,只是,这一次她不再是那个以前的她了。
她选择在一个普通的一天出发,或许就套上那件她惯常穿的碎花衬衣和起球的毛线马甲,随便拖个行李箱,没留下一句话,就这样走出家门离开。
只是这一次她没再去女儿的米粉店帮工,她的下一站是,未知的远方。
从离开家门的一刻,她不再是窦晓静的妈妈,也不再是窦绮的外婆,她变回了孙玉萍,变回了那个被所有人、包括自己所遗忘的、一个久违的“我”。
她就这样头也不回地离开,一走就是五年。
还得是李樯,他笔下的女性人物从不令人失望:他写爱情是《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里》里,赌上棺材本也要赌一把浪子真心的上海退休女教师叶如棠;他写梦想是《立春》里,平平无奇却志向高远的小县城音乐老师王彩玲;他写生活是《好想好想谈恋爱》里,19年前就穿着吊带、谈着“集抛男友”的都市丽人;这一次,他选择写私奔的女人。
然而这女人并非时下流行的追梦少女,去最美的远方,谈最养眼的爱情,抛下一成不变的日常,换一个地方生活,爱情和梦想就像天边的云彩一样唾手可得。
他写的主角甚至没有狗血故事,没有夫妻不合,也不是多激烈的家庭矛盾,虽然女儿窦晓静脾气有点大,态度有点差,但买了新房子不是也第一时间邀请母亲搬去同住,是她自己非要不去的嘛。
哪怕心梗以后,女儿提出立遗嘱过户房产的要求看似不近人情,也同样情有可原。
倘若没有遗嘱,下次万一再心梗,那就平添很多麻烦事。
人不能光靠感情活着,成年人的世界,肯定是理智第一的。
由此可见,孙玉萍的离开就是这样无厘头,早就不是冒冒失失的无知少女了,也没有了不得的家庭矛盾。
女儿虽然脾气大些,日子虽然紧巴些,也不是过不下去,老母亲怎么能说走就走呢?
这就是《外婆的新世界》的厉害之处,也是李樯的傲骨。
他不需要讨好观众,用最美丽的少女,讲最绮丽的故事,而是选择一个不起眼的老太婆,一个影视剧中永远的配角,一个妈妈,一个外婆,一个老年妇女所拥有的一切身份符号,然后再将这些符号一一打碎,让她义无反顾地出发,回归最初的那个自己,一个被所有人遗忘的“我”,一个叫孙玉萍的老年妇女,由此开启她的冒险之旅。
如果这样的角色你还觉得乏味、不够先锋、不够女性主义,那就来看看本剧的叙事方式,新颖中又不失故事的观赏性与丰富性。
非线性叙事串联起外婆的“晚年冒险之旅”,他人口中的描述勾勒出外婆“鲜为人知”的形象。
还是那个好心办坏事的老人,还是那个为他人做嫁衣裳的老者,可这回,她的形象却丰富多样起来,不再是那个满身油烟,还吃力不讨好的老婆婆。
旅途中,她不再是那个串起无数他人生活的、可有可无的路人甲,而是为他人生活带出希望与改变的“全民外婆”。
接下来再来看下,孙玉萍在旅途中都遇上了怎样的人,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第一段旅程是遇见“危险少女”廖向梅:表面看,孙玉萍与在逃杀人犯廖向梅是“girl help girl”的情节,但抛开孙玉萍单独看廖向梅的故事,是廖与闺蜜何欢的生死陪伴。
何欢当年为了护住廖向梅的背包,意外被害,而廖向梅则放弃了享受生活、温暖的爱情,一心为死去的好友讨一个公道,甚至因此搭上自己的后半生。
饰演廖的黄尧,反而演出了一种侠女的执嗔痴,女性如男子侠客般为知己肝胆相照、两肋插刀,这样的生死至交怎能不为之动容?
第二段旅程是遇见残疾女店主祝美红。
看似是孙玉萍在流浪的路上,随便打个零工的日常。
但再仔细看看祝美红的故事线,一个学业顺利、体格好到能练拳击的幸运女孩,却因一次路见不平,终身瘫痪。
面对男友的求婚,美红最终拒绝了。
祝的性格与外婆形成鲜明反差:作为老一辈人的外婆,总爱用宽容的心去对待别人,女儿不易,前女婿不易,外孙女更是不易……至于祝,则以冰冷的、怀疑的、人性本恶的眼光揣度他人:前男友肯定不想守着一个残废;店铺老板是个虚荣的小人。
她自认为掌控人性,不料栽在一段尘缘中。
当独立撑起来一个咖啡店,遇见同样单身的书店男老板,本该发展一段志同道合的爱恋。
但故事走向变成了揭发黑心虐猫双面人的悬疑剧。
这里面表面看是祝美红命太差,遇人不淑,但仔细一想,还是自己审人不明。
最终,她同平日里瞧不上的隔壁商铺老板们一起揭露了虐猫者的伪善面孔。
第三段旅程是拜访童年好友田淑芳。
当白发苍苍的“草原小姐妹”在街边的林荫小道上,再一次默契起舞,那一刻,我的屏幕花了。
相信有闺蜜的人都做过这样的美梦:等我们都老了,变成老太婆,还要跟我的老姐妹一起闹腾,即使偶尔吵架,也会和好。
说好了的,要做一辈子的好朋友!
而田淑芳的故事,抛开热闹的网红直播,其探讨内核还是:家庭或者儿女,对于一个女人到底意味着什么?
是源源不断的付出、娇惯,直到毫无底线、没了自尊?
还是保持母亲身份的同时,兼顾那个早已丢失的自我呢?
预告里的第四段旅程,应该是孙玉萍的爱情。
看皮相一点不好看的老头老太太,谈着或许没那么浪漫的爱情也挺有趣的。
现实生活里,我们的妈妈、奶奶、外婆们,除却这些家庭身份之外,那个真实的女人,她多久没有爱过了?
或者她究竟此生有没有爱过?
无人关心,我们只希望她像个妈妈或者祖母的样子,仅此而已。
如果你理解这种被忽视的女性情感需求,你就会懂为什么是以外孙女窦绮的角度来“复盘”孙玉萍的冒险之旅。
因为老年女性从来都是不配拥有名字的故事背景板,哪怕是血脉至亲的儿女,我们从未认真倾听或者注意过厨房里的妈妈、客厅里的祖母。
她们也从结婚或者生娃开始,就没了自己的生活,她们的世界只有我们,那些翅膀硬了就会迫不及待离巢、疏远的人类幼崽。
真好,这一次留在原地等待或者懵逼的是我们,看着那个一去不复返的衰老又自由的背影。
一直觉得看闫妮演戏是件幸福的事,这个西北大妞,身上有一股难得的松弛。
她给我的感觉就是特别亲切,特别是不好意思地笑的时候就很像妈妈一样,就很亲切温暖,很想亲近的那种气质。
外婆这个角色的前半生,好像在无形之中追求同质化,从里到外,和别人相同就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一样,结婚、生子、再到养老的后事,但自从外婆出走后,感觉她新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从预告来看,女犯人、养猫、当网红、恋爱······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综合起来看却说明了一个道理:外婆只是坚定地成为了一个她想成为的人。
她看起来好拿捏,其实是一个很有想法的,而且很会把握机会的人。
闫妮本人也是,她知道自己要什么,对自己的定位也很清晰。
讲真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作为演员能一直保持初心,好好拍戏,认真钻研剧本,已经很难得了······
不得不佩服编剧李樯,在《外婆的新世界》中每段故事都嵌入了尖锐的社会问题,这次更是大胆提及“性骚扰”的问题。
剧中杨柳本是个勇敢开朗的女生,最初在遭遇上司的不轨行为时也是大胆拒绝,并且寻求外婆的帮助。
但无奈上司的恶意刁难与生活压的喘不过来气,面对上司的威逼利诱,思及自己被冠上“性骚扰”三个字面对的现实,她心中的天平逐渐倾斜…外婆在收获“适可而止”的答复后还得知公司内有不少其他女生也遇到相同的事情。
于是一个问题浮上外婆心头:“为什么不能团结起来勇敢向性骚扰说不呢”?
剧中杨柳遭受的威逼利诱,承受的心理压力大家有目共睹,有时可能作祟的并不只是女生自己的羞耻感,更多的是客观上外界施加的压力,可能是同事异样的眼光,可能是领导时不时的找茬儿指责,这些都能轻松击垮一个一心向上的女孩。
那些骚扰者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不断为受害者施加压力。
其实外婆的想法与做法并没有错,在个人力量无法改变现状时,一加一大于二的办法必须使用起来,一个人无法揭穿事实,女性力量不该被遮掩。
现在早已不是“羞耻”的年代,举起牌子的也不是外婆一个人,面对性骚扰的解决方法并不是单选题,受害者需要的不是为自己正名,而是让加害者付出代价!
每集主角几乎都是老幼病残妇,社会相对弱势群体的处境展示得很清楚。
如通过祝美红能看到残障人士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不便利以及他们自己本身的纠结;通过杨柳能回答男性们关于女性在职场中为什么不反抗性骚扰的问题;通过袁辉能看到孩子对成长方向有迷茫时候家长的下意识反应;通过焦亚楠能看到女性遭遇家暴时对社会求援而因社会整体价值观念被忽视的无助。
还有更多不明显的相对弱势,学员和教练,员工对老板,老人与成年子女,剧里面表现得都很细腻,放大了很多生活中注意不到的地方。
但是搞什么开放式结局啊?
我就想看这卖米粉的跪倒在外婆面前痛哭流涕说对不起然后以死谢罪。
本片原名《出走的阿婆》,一辈子为别人考虑的活在各种框框里的外婆终于用出走给人生打了漂亮的蝴蝶结,我觉得用气吞山河来形容似乎也不太合适,应该是终于想到了闻花香,向世界招手。
“好像每个人都觉得时光是单独为自己流逝的,”外婆遇到的每个人都是那么命途坎坷,但外婆没有干预,只是陪着他们去面对心魔。
看本片之前万万没想到,张子贤还能演刘琳老师儿子,而且外婆的到来,还让刘琳老师的角色内心像熬了一锅中药一样煎熬,戏剧性十足。
而最让我感动的是外婆陪伴黄尧饰演的女孩去看曾经的小姐妹的器官的捐赠对象,她逃并不是因为想免脱责罚,而是想再去听一听姐妹的心跳,看一看她的眼睛,去告诉姐妹,大仇得报,虽然代价很大。
我很欣赏外婆的性格,发现丈夫不忠后直接烧毁结婚证,把先进工作者证明归还给单位:“他不配!
”生活也许真的像外婆的双胞胎姐妹姨婆所说,“就像茶里续开水越来越没有味道,”但总会有涟漪,就好像姨婆遇到了把病痛当作痴缠一生的情人的灵魂伴侣。
山水有相逢,下一世也许还会遇到~
如题,她演的什么破东西………………………………………………………………………………………………………………………………………………………………………………………………………………………………………………………………………………………………………………………………………………………………………………
2020年,苏敏阿姨开着她打工买来的大众白色POLO,从河南郑州出发,独自一人踏上了旅途。
自此,她因“50岁阿姨自驾游”引发热议。
因为独特,所以一石激起千层浪。
女性太不容易了!
苏敏阿姨前半生为弟弟忙,为老公忙,为孩子忙……因为忙,所以根本没时间旅行,根本不可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
但也因为忙,其实更需要旅行,更需要关照自己。
五十多岁后,她终于决定出门,决定为自己活一次,决定走进新世界。
成为不同于其他 “50岁阿姨”的苏敏阿姨。
之所以想到她,因为我这几天在追《外婆的新世界》。
“外婆”“新世界”,二者听上去不搭,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女性可能在十几二十岁的时候就沉沦,沉沦于亲情、爱情,沉沦于职场、家庭……到了五十多岁,有些人或许才幡然醒悟:原来这一生都在为他人忙碌,未能为自己考量。
剧中的外婆孙玉萍就是这样。
前半生一直在为别人忙,为了丈夫,为了女儿,为了外孙女……辛苦劳碌但未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比如在女儿校门口做生意女儿抱怨她,女儿嫁得不好也要抱怨她,外孙女不小心被高压锅伤了脖子,女儿还是抱怨她……也不见得抱怨得全无道理。
只是,女性确实容易在亲情中陷入一种二律悖反:越是付出,越是遭受更多的抱怨,即好心办坏事,做多错多。
终于,在某个成为了外婆的平常日子里,孙玉萍决定不告而别“离家出走”,独自上路,外出旅行。
外婆终于走向了“新世界”,迎接崭新的人生。
《外婆的新世界》的编剧是我喜欢的李樯,而李樯又特别擅长刻画女性角色。
现在大家都喜欢说“大女主”,但在我看来很多都只能称为“扁平”的女主。
只因这些角色仅突出一个“爽”字,少了多元、丰富的生活质感。
而李樯作品中多是些性格多面、拥有更丰满生命的女主。
她们可能不完美,但更加立体,更加生动,也更加真实。
比如电影《孔雀》中的姐姐,《立春》中的王彩玲,还有《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的姨妈,每一个都令人难忘。
我还难以忘记他在尚未成名之前担任编剧的剧集《好想好想谈恋爱》。
这部剧真的太好看了!
李樯塑造了一个女性群像,并且意识超前。
早在2004年,剧中的女性角色就说出了:“其实恨单身女人的人就是记恨,记恨自己陷入了婚姻的圈套,因为他的自由已经被判了无期徒刑。
”这样的话在二十年后,才因上野千鹤子老师的言论而再度被众人大范围地讨论,并被引为女性主义金句。
所以,《外婆的新世界》剥开喜剧的外壳,内里其实就是扎实的女性主义叙事。
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女性的觉醒。
这个不用说了,外婆在操劳一辈子之后突然决定抛下一切离家,做自己。
再晚的觉醒也是觉醒,值得被展现。
二、 女性的独立。
剧中设立了一个与外婆对照的双胞胎姨婆角色,她与外婆长得一样,但除此之外全不一样。
姨婆一辈子没有结婚,没有家庭,但有自己优秀的事业。
于是她可以从不必照顾别人,甚至不必照顾别人的感受,言语刻薄,同时潇洒而清醒。
姨婆就像是外婆的一面镜子,或者说,姨婆是外婆想要活成的另一个样子。
三、 女性的互助。
外婆外出旅行之后,精彩人生才真正开始。
一路上,她遇上形形色色的女人,有女逃犯,有女残疾人,有同样是母亲的女退休工人……在与她们的交往中,彼此都产生了互助的关系。
我目前最感动的是第一个故事:女逃犯知道自己迟早会被抓的,但她就想在被抓之前完成心愿——看一下曾经因帮自己而丧命的姐妹的身体器官到底捐给了谁?
最后,外婆帮她完成了她终未能完成的心愿:拍下受捐助眼角膜的那个人,并将照片寄给监狱里的她。
曾经的姐妹帮助了她,然后她为了姐妹杀了害死姐妹的男人,再然后遇上外婆,外婆又帮助了她完成对姐妹的心愿。
这个圆环扣上了。
这才是真的girls help girls。
四、 女性的成长。
《外婆的新世界》所讲述的就是外孙女窦绮通过寻找外婆,通过与外婆一路结识的陌生人交流,一步一步重新认识了外婆,重新认识了这个不同于之前她所熟知的、被日常给淹没了的那个外婆。
然后,自己也同样得到了成长。
都说这些年流行“大女主”影视剧,但其实很多时候,大家只是想吃女性主义红利,并没有真正关照到女性,体察到女性,共情到女性。
很多女性角色只是戏份多了,但仍然是被拯救的设定,关键时刻要靠男人来帮助扭转乾坤,淹没了自身独特的本质……于是在这种情形下,《外婆的新世界》显得尤其可贵。
我再用女囚的故事举例。
成为逃犯之前,她也曾去看过害死闺密的男生的父母,想要找到一个答案。
结果发现对方并非凶神恶煞,也只是平凡的父母而已。
女性总是会想帮差劲的男性找借口……结果并没能找到。
于是最终,她还是在这个男人再欺负另一个女性时忍不住出手,杀了他。
这让我想到契诃夫在俄国的囚犯流放地做调查时写出的《萨哈林旅行记》里说,那些女犯人“终究都是因为男人而犯罪判刑的。
”“甚至那些因纵火罪和伪造货币罪来此的人,实际上也是在受着爱情的惩罚,因为她们是受了情夫的唆使才犯罪的。
”女人的罪,多数是因为差劲的男人。
而男犯人呢,在前往萨哈林的路上,一上船就开始给家里写信,编造萨哈林天气暖和,土地很多……“事实证明,妻子的无知和轻信,常常会使他们如愿以偿。
”女性真的半生(或者一生)都在为男性服务,轻信他们,忍受他们,可能还要受辱于他们。
终于有一天,她们觉醒了,她们决定离开家,离开那个受缚于两性思维的社会关系中,她们要去往美丽的新世界。
影视剧(或者说现实生活)中,看过太多因为牺牲了自己而变得面目模糊的女性了,她们或者就成了某个主角的妈妈,或者恶婆婆……没有自己的姓名。
《外婆的新世界》终于把镜头对准了她们,让她们发声,告诉大家,她们也能有自己的精彩新世界。
就像姨婆说的:“活泼得掉价,文静得像块砖头,都是你外婆。
”女性是丰富的,是多面的,只是,很多时候我们选择了视而不见。
或者说,我们看见了,还是选择了没有看见……但,这,其实不是外婆的悲剧,是我们的悲剧啊。
一口气追到了大结局,这部剧绝对是入股不亏。
从外婆的出走引入,跟随外婆的脚步,听着大家口中的外婆,仿佛也给我们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我从开始就在想,最后的大结局会是怎样呢?
外婆会回家吗?
还是会继续旅行呢?
说实话,看到生日的时候姨婆的出现,我真的恍惚了,但是一下子又清醒过来,经历过大千世界的外婆又怎么会轻易的回到那个困住自己的家庭呢?
最后也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留给观众无尽的猜想。
所以说,导演一直在下一盘大棋,让你跟随外婆了解到不同的人生,看过不同鲜活的人物,治愈更多需要被治愈的人。
最后,是否选择回到家,给到观众自己的选择。
在和外婆一同经历过这些之后,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选择继续旅行,是对自己负责,人生本身就是一场旅途,更在意的应该是沿途的风景。
一路上外婆遇到了身残但志坚的美红,一直支持儿子事业的闺蜜,独自抚养儿子的卡车妈妈,还有许许多多的过路人。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生活,却都因外婆的出现而发生了生活轨迹的变化,量子纠缠的定律哪里都适用。
外婆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救赎更多的人,没有目的地便到处都可能成为目的地。
选择回到家,是对家人的责任,也是希望找到最初的自己。
外婆离开的这段时间,仿佛家人都长大了,外孙女一路听着外婆的故事一路被感染被激励,也从躺平变得积极向上,连带着男朋友一起开始搞事业;妈妈无论是在感情上、事业上、家庭上,都渐渐松弛了好多,不再拘泥于过去,不再斤斤计较;姨婆当然还是一如既往地活到老学到老。
这里有一个崭新的家庭在迎接着外婆,也希望外婆能够因为她们的变化而感到欣慰。
人生就是充满着选择和不确定性,无论她作何选择,外婆的新世界都将继续,我们的新世界也每天都在更新。
看到了11集,拍的很新奇,短剧集小故事,都是很不错,不过我非常怀疑这部剧的编剧导演是不是内心深处太过阴暗了,到了11集只要是男性居然一个好人或者说正常人都没有,从心理到行为以至于态度让人瞠目结舌,里面无限放大男人的心理阴暗面,看得人心惊胆战,如果需要体现恶,也不应该是没有缘由的恶,这样的暗示和导向让人担心……
2015年拍摄的,那时候真的好多这种类型的剧,剧情确实无脑🫣😅🫣
剧情好弱智,渣男与恋爱脑的故事,男女主跟活死人一样半死不活,矛盾与误会也太多了点,最后那几集,几个家庭中还能爆发几个新矛盾,好剧是剧情紧凑,你这个烂剧就是矛盾紧凑
点进去看了一会 服化造真的很过时 拜托不要上这种烂片了好吧
播出几集了。居然没有人评论?难道是集体抵制女主?我不管了,先无脑支持一下。最看不得墙倒众人推了
哈哈哈哈哈哈,不适合现在的我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