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藤:在人的大脑里植入一个想法,可能吗?
阿瑟:不可能!
齐藤:既然能从人的大脑里偷走一个想法,为什么不能植入呢?
阿瑟:人的大脑不会接受强加给它的东西!
比如我让你不去想大象,你会想什么?
齐藤(略加思索):大象!
阿瑟:没错!
我越不让你去想大象,你就越会去想大象!
……上边是《盗梦空间》前段的几句对白,作为《爱情维修站》的注脚相当合适。
千万别拿柯布团队的最后成功说事儿,《维修站》在梦境的第一层就止步了,顶天也就算做梦的初级阶段,无法用更深的理论来诠释。
《顽主》里有个“三T公司”,《甲方乙方》里变成了“好梦一日游”,《维修站》的创意与前两部片子大同小异,大概是对成功模式的借鉴吧,只是面儿更窄——只针对爱情。
其结构也与《顽主》和《甲方乙方》相同,糖葫芦一串,不能算一个故事,应该算是一串小故事的横向串连,故事间的小交叉只能算挂糖稀。
《顽主》和《甲方乙方》的成功,除了其中的喜剧元素的成功运用外,自有其感人至深之处,一句话:有真实感,有生活,有想法,有创意。
而《维修站》没有做到上边这些。
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还有人对婚姻和爱情下了N多种定义,听来似乎都很有些道理。
你去问问每个人,他们都会给你一个对于婚姻与爱情的不同理解。
我想这些足以证明婚姻与爱情的复杂性和难以定义。
唉,简直一人一个说法,而且还在不断的变!
不知是能力问题,还是创作者胆子太小,怕做梦太深醒不过来,创作者为片子里的所有小故事预设了一个前提——所有的婚姻和爱情都是美好的,两口子本就是相爱的,感情深厚,只是遇到点小麻烦,或者是因为不善于沟通。
这样预设,自然有创作者的道理,避开了婚姻爱情的复杂性,电影就简单好拍多了——别去想大象!
可是正如开头说的,越不让观众去想大象,观众们就越是会去想大象,谁也不会接受强加给自己的想法,即便它看起来很美好。
那幻象反而把我们引向了冷酷的现实。
只说一段吧,英达在片中演的是一位身价数亿的房地产老板,贼心贼胆贼力全有了,正准备用一朵不怎么样的交际花取代家中的黄脸婆。
家中的黄脸婆当然不干,于是把案子送到了“爱情维修站”,结果被“爱情维修站”这么一搅和,两口子的感情竟然又奇迹般的复合了。
那么他们复合的感情是爱情吗?
不是!
复合的是亲情,是骨肉之情,是夫妻之情!
片子里,地产商是个东北土豹子,带着一口纯正的东北郊区口音;地产商的老婆细一研究,还不止脸黄那么简单,那大嘴岔子,简直就是男人做不完的恶梦,根本毫无魅力可言,休掉也基本上没什么罪恶感;勾引地产商的那位,我靠,没说的,简直比黄脸婆还恶心,选这么一位,大概是想让大家觉得要不要无所谓吧(要是选站长的模特妹妹演这个角色,那这个角色就会成为大麻烦,根本就拆不掉!
有那样的靓女做伴,别说跟黄脸婆离婚了,把老婆干掉都没问题,私奔也成,漂亮的女人就是男人一但深陷其中便不愿醒来的梦)。
看来他们不蠢不傻不恶心,就不可能完成编剧在电影里给他们安排的任务。
地产商多得数不清,是我们最为熟习的类型人物,他们和他们的女人们处理感情的方式,基本上可以总结为:丈夫不离,妻子装傻,情人不闹!
大家相安无事,冷酷到底,天下太平。
也有个别不这样的,不过只能算例外。
而片中的地产商花了大把的钱却连口鲜都没尝着,反而为了那长相恶心的小情人要离婚,这真太不可思议了,恐怕也只有想象中的东北傻彪能干出来。
在足底**间一段,借谢园假扮的侦探之口,出现了一句极具杀生力的话:“她就是一个无数男人穿过的破鞋!
”这话当然是对那不要脸的第三者的评语,是说给地产商听的,但恐怕不少女观众听了,心里会觉得不自在,“格登”一下,潜意识里会觉得自己也被人污辱了。
现代社会这么开放,又有几个女人一辈子只跟过一个男人?
婚姻没那么神圣,爱情也没那么神圣,这就是现实,每个人都有选择做任何事做何种人的权力,这无可厚非。
这句可以杀人的话,如同兜头一盆冷水,在初冬的早晨向我们迎面泼来,我们赤裸裸的没穿衣服,从头寒到脚,梦再也做不下去了。
维修站因为爱心爆棚终于倒闭,站长夫妻俩的感情也几乎完蛋(男的那个不到一分钟,无性婚姻对一个正常的女人来说,极为残忍,真想让编剧放小玲一条生路),幸亏东北傻彪的彪婆资助他们搞慈善,小玲也为了六十万的房产接受了本不该接受的无性婚姻,爱来爱去,修来整去,归根结蒂还是要靠钱!
难以想象,这个烧钱儿的慈善团体最后竟能上市!!!
这可真是一下子达到了做梦的最高境界了——黄粱美梦!
唉,编剧,让我说什么好呢,伤心是种说不出的痛,我们的柔情,你永远不懂……
电影中第一个小细节,其中一段戏是一个男孩爱上邻居一个空姐,空姐让男孩代养一只三花的小野猫(注意:三花只能是母猫),后来男孩表达爱意时送给空姐一只小猫说“这只给你的小咪做女朋友”^^,母猫和母猫怎么谈恋爱啊希望中国滴电影应该再多注意细节!!!
《爱情维修站》,一部之前并不为我们所知的小成本电影,一位青年导演的处女作,一群并不大牌的演员们带来的精彩表演……就是这样一部并无太多卖点的作品,却在这个寒冷的十月给我们带来了太多暖意,成为年度最令人惊喜的国产电影之一。
不得不说,爱情就是世界上最奇妙的事。
这几天,娱乐圈里就上演了各种版本的爱情故事:不幸严重烧伤的Selina躺在台湾的医院,未婚夫张承中衣不解带地日夜照料,并承诺婚期不变,令人感动不已;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情路多舛的大S竟然跟内地富豪小开汪小菲闪电订婚,令人大跌眼镜;月末,以“将爱进行到底”著称的天后王菲正式登上北京个唱舞台,为爱甘心做回小女人的她,在时隔整整七年后才重返乐坛,令人不胜唏嘘……活在万众瞩目聚光灯下的明星们,尚能如此为爱痴狂,那么芸芸众生里的爱情故事难保不会出现更多千姿百态、千奇百怪的传奇,这才有了《爱情维修站》为我们讲述的故事:胡静和郭涛扮演一对夫妻,女的专管结婚,男的专管离婚,见惯了各种爱情的两人决定和朋友们开办一家“爱情维修站”,试图以自己的经验技巧来帮助人们解决在爱情中遇到的问题,由此产生一连串啼笑皆非的故事。
电影情节构架类似于爱情版《甲方乙方》,同样是为顾客追求“美梦成真”的结果,多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又有几分《疯狂的石头》的影子。
电影采用了极其夸张无厘头的搞笑包装,最妙的是做到了“土洋集合”,导演王宁很聪明地汲取了内地喜剧片两大导演——冯小刚和宁浩的优点,同时结合自己的技巧,尽可能为观众带来了一个精彩丰富的故事。
我们看到,电影里的某些搞笑桥段非常直接,一开始,由李菁和张海燕扮演的体积悬殊的小夫妻在一周内便经历了结婚和离婚,两人互殴的惨烈结局极具反差性,令人喷饭,而王新宇的“红衣美女”扮相就更是令人喷鼻血了!
这些元素很明显受到了周星驰的无厘头以及欧美浪漫喜剧片桥段的影响,夸张直白;某些情节又具备了明显的中国特色,比如各种方言的运用,对港式普通话的调侃,还有郭涛和英达“大师兄和二师兄”,“色空和色戒”的段子,以及“小三儿”马丽在娃娃音和东北娘们大嗓门之间来去自如的切换,各种搞笑场景层出不穷,令人忍俊不禁。
但《爱情维修站》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喜剧片,电影本身运用了夸张戏谑的方法来包装,但内在本质却是为了阐述导演对爱情的看法。
随着郭涛和胡静爱情维修站的开张,我们看到了爱情里人们遇到的各种状态,比如事业成功的中年男人英达遭遇小三儿马丽诱惑,最终却还是重回糟糠之妻苑琼丹的身边;性格合不来又分不开的青年夫妻蔡少芬、张晋该如何摸索出相处直到;在幻想和现实之间徘徊的年轻情侣张丹峰和宋轶如何收获真爱,还有最终自己陷入情感危机的郭涛和胡静如何面对婚姻中的问题……电影讲故事的节奏十分明快,我们在笑声中看到郭涛、胡静和他们的朋友苦心挽救着一对又一对遭遇了爱情麻烦的男男女女,最好自己的爱情却出现了问题,于是又反映了爱情里面“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真实状态。
联想到娱乐圈里那些红男绿女的悲欢离合,忽然发现太多我们眼中的“不靠谱”最后竟然都成了传奇,比如:王菲经历了与窦唯、谢霆锋的惊世之恋后,最终下嫁李亚鹏;看上去性格天差地别的刘嘉玲和梁朝伟,竟然彼此携手走过20年;习惯了和各种男演员谈恋爱、活在偶像剧里的大S,竟然走起“嫁入豪门”这条最传统的女明星老路……爱情,确实存在太多无法预计的不稳定性,如果爱情可以维修,想必会有太多明星第一时间抢着去求取治愈爱情的灵丹妙药。
在为别人解决麻烦的过程中,郭涛和胡静自己也陷入了麻烦,因为生活压力和思想分歧,两人辛苦经营的爱情维修站并没有得到物质回报,一心希望可以买房子的胡静难免对丈夫感到失望,两人的矛盾不断加剧,最后竟然到了要离婚的地步——这个情节全面升华了电影的主题,作为电影里的灵魂人物,男女主人公只有成功维修了自己的爱情,才能让整个故事令人信服,心生美好的期待。
导演果然没有令我们失望:郭涛再次把一个“蔫坏”的男人诠释得淋漓尽致,表面毫无办法的他,背地里其实耍尽爱情36计,最后以浪漫得要死的求爱方式把娇妻成功追回。
也许,电影中的某些情节是梦幻了些,某些表演是青涩了些,某些桥段是刻意了些,但这些“梦幻”、“青涩”、“刻意”,原本就是我们会在爱情里面遇到的最真实的存在,爱情,正是因为完美的幻想和不完美的现实在是时时刻刻发生碰撞,才有了那些与欢笑和眼泪有关的故事。
这部电影的导演兼编剧王宁,之前可谓名不见经传,但他的诚意却让所有人为之刮目。
我们在《爱情维修站》里看到了一种真诚的态度,不是挖空心思堆砌出大片概念,不是矫揉造作炮制出纯爱卖点,,而是在踏踏实实“对观众负责”的基础上,用电影语言来讲述导演对爱情的看法。
感谢这部《爱情维修站》,以乌托邦的故事让我们乐不可支地回味了一个现代版成人童话,却又在散场之后,令我们对现实与爱情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新浪专稿。
【围脖】→八卦娱乐,闲言碎语,欢迎关注。
新浪:http://t.sina.com.cn/liushuiji 【博客】→不一样的和一样的地方。
新浪:http://blog.sina.com.cn/liushuiji520 网易:http://liushuiji1987.blog.163.com/ 腾讯:http://liushuiji.qzone.qq.com/
电影《爱情维修站》区别于其他无厘头搞笑喜剧,而是回归比较传统的喜剧当中,主要以轻松幽默的对白以及诙谐搞笑的桥段博观众一笑,加之郭涛,英达,苑琼丹,牛犇,谢园等喜剧大拿的倾力加盟,更是对本片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电影《爱情维修站》紧贴生活,描绘出许多现实生活中的恋爱关系,电影里有破坏别人家庭的小三,有整日争吵却又真心相爱的夫妻,有单恋空姐的城市白领,几乎每个恋爱过的人都能在电影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能极大的引起观众共鸣。
另外“爱情维修站”的概念也比较新颖,使得本片又区别于其他单纯的爱情喜剧,显得卓尔不群。
虽然郭涛在电影中是个不折不扣的好男人,但是为了挽救别人的爱情,他又扮大款又装僧侣,还一度成为张丹峰的爱情军师,“千面郎君”这个名号当之无愧。
胡静不但摆脱以往美丽清新的形象,还一度带牙套扮“钢牙妹”,可谓牺牲不小。
张晋和蔡少芬夫妇首次在电影中合作,火花十足。
英达在演绎了《风声》﹑《东风雨》后强势回归喜剧,也值得期待。
风华绝代的 “石榴姐”苑琼丹一改往日老鸨等形象此次变身被小三破坏家庭的受害者,也令人耳目一新。
另外还有老戏骨谢园加盟,扮演一个名叫丁冠西的私家侦探,刚一出场就是偷拍出轨丈夫的场景,十分抢眼。
许久不见的戏精牛犇也倾力加盟,也有十分精彩的表现。
很抱歉。
必须坦白的说,虽然很幸运的被豆瓣的这个活动主办者抽中,免费看了它的首映,本该说些好话才是。
可是,我想,主办者也不希望一片虚假繁荣吧。
遵从内心真实的感觉,我只能给这部影片一颗星。
而且,同样抱歉的是,这一颗星,主要还是看在这是导演兼编剧于一身的王宁的第一部片子,以兹鼓励。
本该再多给一颗星的。
在观影之后的见面会上,导演抱怨,因为投资有限,且需在40天内、好几个地方间转场,确实辛苦。
——小成本却拍得令人影响深刻的影片,仍是很多,无需一一列举。
可惜的是,这一部,肯定不在它们之中。
为了能更准确的找到观后感,特地没在昨晚看完后就写影评,就是希望能有更好的沉淀。
可糟糕的是,睡了一觉之后发现,更没感觉了,几乎不剩什么印象。
——只记得其中有几段主角们帮助人们,走出情感危机,重获或爱情或婚姻的美好。
故事简单不是错,但完全可以拍得更有深度。
更何况,有英达、郭涛、谢园这样的实力派笑星助阵。
国产电影喜剧+爱情,是个越来越让人提不起精神来的组合,往上游看,冯小刚的招牌式贺岁片,虽然票房一路飘红,续集也已经整装待发,但是在口碑上却多受诟病,“段子式”的拼凑,从剧本开始就已经显现出了漫不经心。
而在下游,则是近年呈喷涌状出现的众多小成本电影,这些电影从编剧到导演再到演员都以新人为主,除了想要小小地分一杯羹,本身还兼具着锻炼新人等其他目的,稳妥起见,喜剧+爱情的模式无疑就成了这类电影的首选。
因为自身不具备出众的号召力,所以这类小电影也不敢轻易脱轨,效仿大牌导演靠语言、段子、二人转来搏票房,所以在情节的讲述上全都中规中矩,至少都在试图讲一个清晰完整的故事 ,但是在喜剧风格的处理上,就显得杂乱无章,有的模仿痕迹浓重,有的是“自得其乐”,更多的则是错把“雷人”当“幽默”,最终拍成了“鸡皮疙瘩喜剧”。
如果将即将公映的《爱情维修站》放到这样一个大的环境里来作对比,其实它算得上是一部不错的喜剧片,尽管“爱情维修站”替别人维修爱情的原始创意,和《顽主》的“三T”《甲方乙方》的“好梦一日游”一脉相承,难脱窠臼,但是整个故事上,编剧兼导演王宁还是在努力追求一种原创的东西,希望靠贴近现实的生活细节和扎实的喜剧桥段来令观众“自然发笑”,而不是刻意的“要你笑”。
王宁的这点坚持在影片的前半段体现的相当明显,影片一开始的小桥段设计的就比较好玩,李菁张海燕客串演出的一对恋人,在一周之内从热恋结婚到离婚,充满喜剧元素,更加难等可贵的是,这个好玩的情节并不是作为一个“段子”而被生硬地加在上面,在叙事上它完成了介绍人物身份的功能,同时又反映了当代婚姻的从结婚到离婚的“速度感”,为爱情维修站的应运而生做了铺垫。
在民政局负责办结婚手续的陈小玲(胡静)和负责办离婚手续的葛大伟(郭涛)是一对结婚十年的夫妻,他们的生活原本平平淡淡,但是一次意外的彩票中奖激发了他们对金钱(房子)的渴望,于是二人听从了妹妹陈小芳的建议,辞职下海开起了“爱情维修站”,并找来爱好摄影的丁冠西(谢园)入伙,希望能在挽救别人的婚姻同时淘金。
《爱情维修站》的编剧兼导演王宁是一个新人,他将自己定位为喜剧导演,来表明他的术业有专攻,影片前半部以搞笑为主的两个故事,发挥的相当精彩,在笑料和人物关系的购置上都很用心,观影时也都达到了预定的效果,但是电影进入第三个故事之后,这部“温情喜剧”(导演自定义)开始了它温情的一部分,在这点上明显开始吃力,对于浪漫手段的运用缺乏新意,都是些习以为常的陈词滥调,并且高额的“浪漫费用”有点和人物身份不符,加上两个年轻演员的表演过于生涩,使第三个爱情故事成为本片的短板。
挽救别人爱情的人,最终因为收支脱节而出现了自己的危机,这点是预料之中的情节转合,郭涛一味好男人的设置也流于俗套,一眼看去电影正朝着平庸冲刺,但是葛大伟的“阴谋”令整个故事急转直下,这个包袱的抖露,让电影重新焕发了生机,既完成了情节的突变,又最大可能地利用了“维修”的元素。
除此之外影片在一些小道具使用上也很精彩(“沙漏床戏”的桥段是本片爆笑场景之一),而几组人物的相互穿插也并不生硬突兀,这些安排显示了某种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而不是自以为是的“逗你玩”,无论具体到一部戏有怎样的瑕疵,但是这种态度决定了它“步步高”的走势,在大牌导演纷纷落马的时候,电影本身的质量就是这混乱杀阵之中的一线生机。
喜欢啊喜欢,生活压力大啊,喜欢这种轻松幽默的感觉,而且挺真实啊,我估计能对不少人起到教育作用,最喜欢郭涛他们那对啊,生活本来就如此啊,平平淡淡才是真。
电影看完了,觉得整体来说还好吧!
以搞笑的方式讲述了各式各样人的婚姻爱情生活。
我觉得与当年经典喜剧《甲方乙方》有相似之处吧。
电影虽然没有大片那样的气势磅礴,震撼效果,但是源于生活的故事情节,还是比较吸引人的。
我觉得葛大伟真的是个好男人,陈小玲很幸福啊,羡慕!
虽然葛大伟没有钱,但是他是个乐于助人,心疼老婆,懂得妥协谦让的人,尤其在电影的最后部分,陈小玲因为爱情维修站入不敷出的问题一气之下离开他的时候,他的行为真的很令我感动。
再说那个为了爱情寻死的青年,为了打动心上人的芳心,想尽一切办法来达成她的心愿,这种为爱痴狂的人,也很感人啊!
还有那对总是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就打打闹闹不可开交的小夫妻,他们虽然天天吵架,但是彼此还是深爱着对方。
感觉那样也是一种爱的证明,很有意思啊!
推荐情侣,夫妻可以一起去看看,可以给你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
感觉一部电影好与不好,除了看它是不是你喜欢的类型之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要看你所处的人生阶段,有些电影很好,但你没到看得懂、能理解的年纪,就无法产生共鸣,就像我当年头一次看《大话西游》,只觉得怪,没觉得好,可两年后再看,觉得自己当初很怪,为什么这么好的片子都看不出,而且好的如此一塌糊涂。
《爱情维修站》也算这类,好在我是在适合的年纪看的,避免了被自己贴上非好片的标签,而它也不会有《大话西游》的幸运。
说《爱情维修站》这个片子好,首先却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人,郭涛演的大伟。
这样的男人有点小聪明,没有大出息;有些小情调,没有大魅力;能做点小买卖,干不成大生意,他在芸芸众生中比比皆是,他们身上的关键词不是成功,而是普通,另外还有一个——厚道,真正的厚道不是窝囊,是善良,所以大伟这样的男人概括来说,他不是一个牛人、不是一个猛人、甚至不是一个能人,但他是一个好人。
好人的价值就在于,他经营的不是生意而是人生,而且是一种长线投资,这种经营理念能让他自己和周围的人获得最大的人生收益——幸福,当然,短期来看,这种男人会损失很多的钱。
在一个彻底向GDP投降并毫无底线献媚的国家,钱几近成为衡量一切、拥有一切、保障一切的唯一标准,所以混在这里,我们的人生目标没钱不行,但我们更应该知道,全是钱也不行,毕竟,不正常的状态总有恢复的时候。
世界上很多国家也都犯过这样的病,当然人家好的比较快。
其实我们都清楚,一个人的境界与钱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也是钱买不到的,像大伟那样赔本帮人的做法,或许我们不可能做到,但在生活中,我们不论是做事情还是做生意,为了友情、感情、人情而牺牲一些既得利益损失一些钱的事情,也是经常会做的,所以,电影拿大伟这样的人说事儿,有一定的意义,也很有意思。
再说主题——爱情。
其实《爱情维修站》里的“三个生意”设计的很巧妙,看似随意,但你仔细一想,这不正是倒叙的婚姻么,英达的是中年危机、蔡少芬的新婚暴力、而最后那一对儿的是相恋的悲喜。
人作为一种高等动物,毕竟还是动物,爱情,在人类的情感里是很美好很珍贵的,但从生理角度分析,爱情终究是一种冲动,在如今“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家庭体系中,要保证爱情的长久与新鲜,我们没必要唱高调、吹牛逼,说好听了叫保持,说难听点就是维持,也就是都需要维修。
其实这并不是悲观与消极,从某种角度看,爱情就像汽车,定期维护维修的使用寿命长,而且使用舒适,从电影里我们看到,关于爱情,任何时候都都充满危机,恋爱时、新婚时、婚后随时,有的是因为浪漫与否、有的是性格合不合、有的是审美疲劳不疲劳,当然更有因为钱,如此种种,让爱情的路上充满艰难险阻,就像一部车,性能再好,一路颠簸下去,谁能保证它能到终点,或许,下一米就是终点。
如今离婚率真的是高得惊人,谁身边都见过几个刚结婚没几天就离的小两口,让人觉得如今的婚姻真的像电影里的沙漏,可以随时翻过来覆过去。
电影中大伟为那一对恋人制造的浪漫让人记忆深刻,我觉得就好像是如今的婚礼,浪漫异常、唯美至极、仿佛一部大片,但是,生活毕竟是生活,婚礼就像那绚烂的烟花,极美却易冷,从那美轮美奂的境况中出来,就是真实的生活,是过日子,高质量的婚礼能否打造高质量的婚姻,鬼才相信,所以,就像4S店不仅卖车还管修车一样,我们从婚礼现场出来之后,必须冷静意识到的就是,以后爱情保修的活儿,就靠自己了,必须的。
首先感谢豆瓣组织这次观影活动 并希望以后还可以有机会参加接下来就说说这部电影其实我想大可把这部电影看作是一个创意项目的设计解读如果有人真的想在现实中开这样一个公司的话 那么 观看这部电影之后 公司未来将如何开始运营和操作便大体可以做个该项目的策划出来不过 总觉得针对的目标人群有局限就是看电影时 我在感叹 哇 维修个爱情其实还需要付出很多的MONEY哎哈 有句话不是说嘛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 爱情诚可贵 维修爱情“价”更高其次还有个问题就是 如果客户的对象发现客户是找维修爱情的人策划了一系列的事情 怎么办因为在我看来这一系列的事情都有点像欺骗了 尽管都是善意的我在想真正的爱情应该是在不经意间的你发现了一个人 他同时也发现了你 于是互相走进彼此的世界 然后一切都发生的很自然 没有任何刻意确实每个人对爱情的理解不相同 所以坦白说这部电影的爱情观我十分不喜欢从看过疯狂的石头之后 一直认为郭涛是个好演员 不过在这之后他接的电影都烂的可以 希望他以后能赶上个好剧本吧这是我第一次参加首映式哈 再次感谢豆瓣
Venezia 20250829# 精彩!(兰斯莫斯终于邪到了我的点上
中规中矩 没有惊喜, lanthimos I expect MORE from you!!!!!!!!!
兰大师终于在继龙虾和宠儿过后,又拍了一部普通人也能看懂的电影,这对我来说很重要。石头在这一部里面终于不用过度装疯卖傻了,演技反而更有说服力。但我私心觉得这戏里面最好的演员是演Don的Aidan Delbis。另外很多人在评价一战再战的时候,说保大师在戏里面无差别地平等攻击了左派和右派,但那部戏里面政治隐喻更像是风格精美的背景板。兰大师这部作品才是精准地同时攻击了左派跟右派。
从开始相信男主逐渐变成质疑男主再到结尾的反转,这种走向挺有意思的。男主的表演真的很好,反而艾玛发挥的空间不是很大。
走出影院看到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 竟然有种不真实的感觉,好像进入了兰斯莫斯的电影...
Everywhere Goodluck babe
虽然还是很有观赏性,但和之前的poor things 宠儿 龙虾等相比实在是太平庸化了
BIFF30 无英字有点影响理解,尤其是最后石头姐叽里咕噜说了一堆外星语我是真的没办法了…等片源出来再看一遍吧。多种意义上看得有些折磨,兰斯莫斯这部配乐用的交响乐在cgv imax看真的是震耳欲聋(但后半段确实很有效),章节过渡地球倒计时也一惊一乍;观感和可怜的东西类似,总有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其实内核是个简单的故事,看完反而好奇韩国原版是什么样的。结局和前面发生的一切相比,也显得有些普通无趣。(饿着肚子看的,看完身体心理都在颤抖..但还是很高兴可以在影院看这部)
对话太多了。如果不是在电影院,我真的一刻也看不下去。到最后,她竟然真的是外星人。👽
看多了高概念感觉没什么惊喜了
看完整个人都环环保保的了
欢迎来到怀疑论/认识论/科学哲学/传播学101......导演非常用力的一篇。
#lff25 如果说兰斯莫斯早年还算是在搞艺术 他现在只能说是在搞抽象搞地狱 一边迎合媚俗观众的刻奇品味名利双收 一边折磨演员折磨正常观众满足自己作为导演的权利欲 不是gala真的血亏 以后不会再给这个老登的电影花一分钱
讨巧又有点冒犯,不同议题不同的人 不同的紧急情况 最后来到一样的观点和结局,一种当下的幽默
充斥着神经喜剧似的对白与情节,“Bugonia”,诞生于死亡的生命,似乎是从伊始就锚定了悲剧,随后用严肃却戏谑的语调表现,我们只是外星文明的所有物,被谎言欺骗,被剥削终生。兰斯莫斯可能并不崇信这些,但他也借阴谋论者之口审视了现实的阶级对立与人类的存在危机,很喜欢最后展现的动与静,对生态系统的重置,比前两部影片好点。
能猜到反转结局的 mindfuck 片,石头和普莱蒙在囚禁空间中演话剧,后者把阴谋论入脑入心入魂的状态演得很到位。只是过程着实是有些烦躁了,结尾又透着自作聪明,难以喜欢起来。
这反转真好玩,emma stone这次演活了巧舌如簧的女企业家,可真能说啊
最疯癫的剧本,最悲伤的内核。当“拯救地球”成为一个疯子的呓语,其所照见的现实反而无比真切。一场笑到流泪的悲剧,震撼人心。
拿手的荒诞、奇观、反转加上节奏紧凑,观影体验很好。但后劲仍然乏力,回想起来总觉得差点什么,或许是留白。
lanthimos真的漫威化了…just amusement p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