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百度百科——全斗焕(韩语:전두환,英语:Chun Doo-hwan,1931年3月6日—2021年11月23日),号日海,韩国军人、政治人物,大韩民国第5任(第11、12届)总统。
全斗焕出生于日治朝鲜庆尚南道陕川郡的一个农民家庭。
1952年入读韩国陆军士官学校,1955年毕业后成为一名军人。
1961年因组织支持5·16军事政变的陆军士官学校学生游行而得到朴正熙的青睐,从此平步青云,至1979年已官至韩国国军保安司令部司令官,军衔陆军少将。
1979年10月26日,时任韩国总统朴正熙遇刺。
全斗焕利用心腹军官组成的“一心会”于同年12月12日发动双十二政变,攫取军权。
1980年通过5·17紧急戒严事件控制政权,并镇压了光州市民反对戒严的运动(光州事件)。
同年8月以陆军大将退役,并当选韩国第11届总统。
此后修改宪法,并依新宪法于1981年2月当选韩国第12届总统,开创第五共和国。
1987年迫于六月民主抗争的压力,接受卢泰愚提出的6·29宣言,承诺实行总统直选制。
1988年2月卸任,实现了大韩民国首次和平的政权交接。
1996年因“内乱及叛乱首魁”和秘密资金等罪行而被判处死刑,二审改判无期徒刑,追缴罚款2205亿韩元。
1997年12月被时任韩国总统金泳三特赦。
2020年11月因涉嫌损害死者名誉而被光州地方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缓刑2年。
[1]2021年11月23日,全斗焕去世,终年90岁。
一个国家机器细化成了一个具体的个体形象,公仇变成了私仇,那么大一个题材,这么大一张网撒出去,捕上来的鱼却小得可怜。
电影对于总统这个形象的塑造太失败了,把一个国恨家仇归结到个人的贪婪和决策的结果,然后指望用一颗子弹让所有人得到救赎,导演的想法太天真了。
这部戏用了那么多群众演员,搞那么大声势,就为了突出女主角的枪法?
那应该叫《神枪手》才合适。
如果把总统塑造成一个没有什么悲欢的角色,甚至可能是个好人,但因为身在这个位置需要做一些事,酿成悲剧;主角们不愿意向作为个人的总统复仇,但又找不到其他复仇的方式,陷入无物之阵——然后,在不甘心中杀掉总统,最后发现没有什么价值:杀了他一个,还有后来人。
这就是真正的悲剧,就有张力了。
偶然性的东西,算不上悲剧的。
拍电影很辛苦,不忍心给差,就给个还行吧。
看了简介,我有点担心,这片子到底是披着政治讽刺色彩外衣的枪战或者动作片,还是为了更多人进入电影院而故弄玄虚把激烈场面做噱头,看完我发现多虑了。
政讽意味十足,但是人物的设定,太过于矫情,为了26年前的屠杀,居然要考虑用同样残酷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当年的暴力归咎于决策层的利益罔顾法律,但是而今的复仇何尝不是游离于道德和法律之间?
26年的固执需要又一次用血肉的代价来唤醒大众的意识吗?
值得吗?
不自由,毋宁死这样的悲壮用到现在似乎更多的是迎合经济不景气下的民粹主义。
我相信原作者肯定是将争取和反省注入到原漫画中去,但是现在貌似缺少在大众根植的土壤,难免有宣扬min粹,矫枉过正的嫌疑。
当然如果导演想法和我一样,也就没有这部片子了 如果我是编剧,我会拍成喜剧。
我会用另一种简单诙谐的方式,介绍各位主人公的身世,让长大后的各个主人公各司其职,从社会的顶层到底层分布。
把an杀彻底变成一部闹剧,那位当年的幕后主使早已死亡,但是有小道消息其实他并没有死。
而几位主人公正好在生活上不如意遇到瓶颈,都希望找到发泄的手段,这条消息正好是个突破口。
或枪击,比如那位小美女,或制造交通事故,比如那位交警,或走投无路顺手牵羊公私俱抱,比如那位小混混,或利用安保手段制造混乱趁机下手,比如会长一行 走多线剧情,最后功亏一篑,阴差阳错,大家原本平行线被打破,交织到一起,可以通过各自吐槽生活遭遇,jie层的差距,min主权li之不存等等,来揭示主题,反思当年min主yun动的成效及影响。
喜剧以极其夸张的手法完全可以避免这种大无畏牺牲式的带来的过强的历史印记代入感,又可以在领略大笑背后的辛酸苦楚。
大家看如何?
呵呵 最后,还得说一点,我们自己的电影。
韩国人在类型片种类上,比我们丰富的多,这类片子我们除了对wenge,对知青,对san年自然calamity蜻蜓点水之外,再无其他,而且都是小成本,国内院线根本看不到,票房极低,这是谁的问题?
这篇影评可谓命运多舛,说了些让某网难为的话,要么被禁,要么不许出现在公共评论,让大家品析。
我只能尽量去改变某些内容,希望大家能看到,也希望豆瓣能手下留情
这是2012年的片子,似乎是文化阵地的宣传品,13年全斗焕被抄家。
“韩国前总统全斗焕曾劝告朴槿惠放弃竞选总统。
韩联社30日引用《全斗焕回忆录》报道称,2002年2月,当时身为国会议员的前总统朴槿惠试图挑战竞选总统,派人带话给全斗焕,望能得起相助。
但全斗焕委婉劝告朴槿惠放弃这个想法。
全斗焕在回忆录中写道:“以朴(槿惠)议员的条件和能力来看,(竞选总统)是超出她能力的野心。
虽然不知道朴议员以后是不是能当上总统,但我认为她很难成功履行总统的职责,如果失败,只会让她的父亲(朴正熙)被骂。
””全斗焕似乎不支持朴槿惠竞选总统,说她能力配不上野心,后来朴槿惠2013年上任总统,公私兼顾抄了全斗焕的家产,但果然虎头蛇尾,在总统任期内爆出亲信门丑闻,锒铛入狱。
近期形势一片大好,在全面放开的浪潮之下全国各地逐步恢复了当年的生活秩序,虽然我很不想用“当年”这个词,毕竟从疫情开始到现在满打满算也就不到三年,在时间的维度里这当然不算什么,它也许有资格在人类的历史书上占领角标旁边的一行小字,但人类的脑子毕竟有限,大部分的空间都被更“重要”的事情占据了。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印象很深,叫《26年》。
讲的是韩国光州事件发生26年之后,几位人物决定联合起来向前总统全斗焕讨要公道的故事。
具体情节不再赘述,倒不是我不想贴在这,是如果贴了的话这篇推文大概率会面临404的结局。
不过本着对美帝走狗大韩民国无能政府的控诉,我建议大家可以找来看看,看完不妨和观众们一起破口大骂。
在这里我们只聊聊片子里的几位主要人物。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部分搜索结果未予显示”的破烂幌子还在掩盖着某些罪行,仍然无法正视历史 ,各种限制、审查、删除应运而生。
棒子的电影《26年》,讲述韩国人民反对独裁的,要求民主的一次血泪事件,有反思 。
所以看过后不能说政治课本都是放屁,只好但愿同心同德把建设和改革继续推向前进。
《26年》韩2012--看着片子,我一本正经的哭了好几回,是掉眼泪的那种哭。
在无力改变现状时,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忘记,不信你就问问老北京。
但情况稍有好转,记忆就会瞬间恢复,清算、结帐以及各种方式的宣泄,如同洪水。
这就是那一小撮所谓“人物”的终极梦魇。
SO各种限制、审查、删除就应运而生。
就好似豆瓣的过滤,不动些脑筋你还真发不了这评论!!!
故事底子不错,前期铺垫、煽情也不错,动画处理方式的光州惨案、家属的伤痛、全斗焕的无耻,都用力很猛,情绪铺垫的很充分,但是,问题也就出来了。
一是导演情绪化和批评立场严重,反而弱化了故事基础。
光州事件经过、全斗焕后来的起起伏伏,韩国经济增长、汉城奥运会、都是真实历史,也广为世人熟知。
媒体有个原则:真实就是力量,这些真实历史,不用黑化,不用立场,就客观梳理,甚至用一些真实影像资料、全斗焕为自己辩护的口述,就能够展示光州的惨烈和全斗焕的无耻,而且更有力量。
受害家属的伤痛和愤怒情绪展示没问题,但是动机还应当表述的更合理,为何几千人的家属中,就这几位行动了?
其它人在干什么?
他们如何面对现实的?
如果几位勇士的动机弄扎实了,史实少点煽情,可能就成经典了。
二是导演的剧情戏能力很强,动作戏能力不足。
与本片成鲜明对比的就是94年吕克贝松的《这个杀手不太冷》,又叫《杀手里昂》,两片节奏类似,前半段煽情,结尾进入动作戏高潮,突围失败,主角光荣牺牲,影片戛然而止。
《杀手里昂》的细腻情感戏饱满,动作戏干脆利落,节奏张弛有度,人性的美好和现实的残酷展示的淋漓尽致,让人震撼和动容,尽显大师风范。
比较之下,本片就差远了,本片的动作戏拖沓冗长,煽情过度,废话连篇,昏招尽出,反而弱化了几位勇士的英雄形象。
做为写实风格的影片,观众都知道全斗焕还活得好好的,都知道几个平民的行动是飞蛾扑火,正如《杀手里昂》中,观众也都知道主角逃离特警的大举围攻基本没有可能,但是一个注定失败的行为,吕克贝松愣是把里昂的铁汉柔情和机智勇敢展示的让观众心痛不已,而本片的刺杀行动过度煽情,却让观众开始怀疑几位勇士的智商了。
7分,还可以。
尤其是前几分钟的动画太震撼了。
现在知乎上还有人洗全都焕说他在位的时候促进了奥运会,让经济也上去了,说他就是对金大中金泳三这些民主党派太心软了,应该把他们斩草除根的。
我始终觉得说这话的人就是没长脑子,对韩国来说,他是让国民经济上涨一些,但对死去的那5000人,5000个家庭呢?
当年参与镇压的士兵,又是否会因为自己双手沾满了鲜血而余生都心愧不安呢?
这不过是幸存者偏差罢了。
如果你是那5000位的一员,你还会说出这句话吗?
退一步,如果你是光州市民,你会说出这句话吗?
评判一个人不能光看他的政绩,还要看他对百姓如何。
不然,国家经济上去了,于光州百姓有何关系?
光州百姓不就是那个不惜一切代价中的代价吗?
我始终觉得读历史应该把自己的位置摆正不要把自己带入为帝王将相,毕竟穿越回古代咱们估计也是平民。
我到现在也想不明白金大中为什么要特赫全斗焕,可能真的有什么把柄被抓住了吧…至于全斗焕此时此刻都不觉得自己错了,觉得就应该震压…而他被特赫后竟然还是前总统待遇…扯远了,接着聊电影,影片开头的动画和前1/3很精彩,铺垫的很棒,可惜高开低走了,后面节奏慢而且计划的不周全,也不够燃,略显无趣。
这么好的题材…可惜了
超级烂破片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烂破片
杀之猪哪来这么多P话。这样的猪CN有多少……靠
越往后处理越糟……
现实题材总是比较动人心魄。
政治的惨烈,现实的惨烈。任何重要的时刻交给女人最后都会失败
豆瓣之后的道路会像百度、优酷一样壮大并且学会选择性发言,我完全相信这是豆瓣的无奈,也是整个民族的无奈;是民主的无奈,也是改革进程中的无奈。但这一切都不会被历史的洪流所湮灭,亡他人思想者,亡民族,亦亡国!
复仇效果并不如意
杀个人而已嘛 麻烦专业一点行不行!!!
题材真的绝好,不过导演水准一般,有点流于民粹,煽动煽动观众流流泪水,把历史问题简单化了
这个报复从策划到行动有点乱
@Netflix
中国人应该看看
二星,为片头的《华丽的假期》卡通版以及片尾最后无奈的一枪乃至十五分钟的出资人名单致敬
激进
结尾有bug,得支棱起来啊,还整个开放结局,也是醉了。
混乱不堪,权为题材给
6.7分的豆瓣分高了。屁话多,暗杀安排不合理……最后拍一下结局会死么
总有人用自己的方式记住历史。哪怕是一颗打偏的子弹。
好题材 拍复杂了 看过自知应该反省什么
看看人家棒子国 就敢用电影形式来批评国家历史的黑暗 这要是在中国 绝对别想 挺不错的电影
疲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