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郭玉龙
主演:应昊茗,侍宣如,岳冬峰,郑星星,汤维文,杨涵斌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5
简介:阴阳裁缝传人马三,施用神技穿针引线,保状师宋元缝头 续命逃过劫难,与状师宋元携手侦破各种离奇案还世问百姓公道,最终将贪官父子绳之以法。详细 >
#2021 BIFF 第七部# 看过《走出非洲》的书和电影,再看《信誓》,拍的真好啊,光线、角度,家具的布置,都很舒服。“爱,是满足自己,还是成全他人?”,人的欲望啊真是一团火。生活了4年的国家,看到丹麦的海,草地,森林,庄园,自行车,打扮精致的老太太,浅黄色墙壁,病房门口的矮凳,听到God Morgen,Tak,要哭了。
月下两人达成信誓时的光影也太美了叭
7分,演员表现没得说,拍得也很有质感,看了才知道是传记片,除非是拍疯子的人生,不然故事也不可能很飞或者很奇情,就平平整整一故事,亮点不多,但性别置换的角度看,真的挺有意思的,男主人公在莫可名状的诱惑面前亦步亦趋,半个多世纪的时代差距不容小觑,搁现在,就凭阅历差距权势差距和手段差距,男主人公怕是早就被压制得尸骨无存。映后有观众问男主的扮演者如果他是年轻的诗人他会怎么选,他说我没那么纠结,直接搬去和女作家住。ps,女主l的扮演者的受访镜头状态真的好优雅20210921保利影城天安门店
一般吧
平庸,比平庸还平庸。不知是导演的功力撑不起野心,还是在故作深沉自我感动,总之,除了摄影之外都一塌糊涂。
#11th BJIFF# 主竞赛。国际首映(放映事故:画幅错误,上下应该都被裁了,可能是16:9硬放成2.35:1了,字幕不完整)。可能题材和方法老旧一点,但比利·奥古斯特水准还是在线的(水平大致是个柏林的展映片)。这个三重PUA故事讲得准确,细腻,生动,而且讲究。视听语言虽然没啥特别值得一说的设计,但还是胜在准确。的确非常值得一看。应该不至于再给大奖了,目测至少编剧男女主都很有竞争力吧。
老b有毒吧
看得出来奥老,👴🏻是个老手
艺术家的确是一种不能进入婚姻的生物,让大家彼此都很痛苦。但这部电影好美,丹麦的风景太美了,配乐也很不错,服装也非常漂亮,大家是每天被美到没事干然后开始搞东搞西吗……
因为是周六周日要上班结尾处的字幕打了“祝大家明天上班快乐”,这场的字幕员真是可爱啊。影片本身其实有点可惜,探索的仅仅是艺术与家庭的关系,却没有深入艺术的本质和试图去找一个结果,只是停留在家庭伦理的变化上,这就有点可惜了在摄影、音乐、镜头上这么优秀的一部影片,同时2个小时看起来不长,甚至有些想法很飞。
7。#11BJIFF
仍然是关乎个体的实现和挣脱,奥古斯特熨帖依旧
视听语言很享受。据说导演连线时讲到,其实它完全是个爱情故事。如果是这样,我并没有很深入到它的肌理。但是奥古斯特还是蛮厉害的,最后把男主又放回到了原本的生活轨迹里。这个PUA的故事,性别置换后也依然成立。最后那一吻,也了然了破碎了的“信誓”(pact)【BJIFF2021】(不知道为何我这场居然没有排片)
#BIFF2021# 一定要痛苦才能写作吗?肯定不是这样的。
空镜构图和配乐一流 北影节外挂翻译令人窒息
Beautiful movie, pacing is a bit slow
20210925北影节。这部片子的人物关系真的很难以理解,尤其在对人物的文学成就和背景关系本身不熟悉的情况下,影片中又没有做足够的背景铺垫,导致看完整个故事觉得充斥着那种对艺术家刻板印象般的荒唐,又觉得哪里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作为人来说行事不该如此,且某些复杂晦涩的感情明明可以刻画得更好。但总之成片这个样子,我也只能说对得起初衷买票是为了欣赏丹麦风光吧。(北影这破翻译让观众听了好久天书。能不能有点长进。
虽然女主是一名大家,虽然她很善于启发艺术家的灵魂,善于激发艺术家内心对新奇和刺激的向往,但这不能否认她煽动男主婚外情且强占男主不让人回家的事实🤷🏻♀️感觉男主对女主是精神出轨,对已婚妇女是肉体出轨,感觉男女主还挺配的,可能艺术家的世界我不懂吧!
传记电影,也就仅仅流于表面故事。
丹麦电影的观念真的很超前,映后相差25岁的男女主演都表达出既然男比女大很多世俗早已接受,那么女比男大本就不是事儿的观点。爱情本身就有很多种形式,影片中的提问很好的诠释了导演的态度:到底爱情是相互拥有彼此的自私,还是为了对方可以牺牲自己的无私?爱情是信守誓言,还是为了对方可以打破誓言?到底是在爱情中成为更好的自己,还是为了成就对方可以放弃自己?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2021 BIFF 第七部# 看过《走出非洲》的书和电影,再看《信誓》,拍的真好啊,光线、角度,家具的布置,都很舒服。“爱,是满足自己,还是成全他人?”,人的欲望啊真是一团火。生活了4年的国家,看到丹麦的海,草地,森林,庄园,自行车,打扮精致的老太太,浅黄色墙壁,病房门口的矮凳,听到God Morgen,Tak,要哭了。
月下两人达成信誓时的光影也太美了叭
7分,演员表现没得说,拍得也很有质感,看了才知道是传记片,除非是拍疯子的人生,不然故事也不可能很飞或者很奇情,就平平整整一故事,亮点不多,但性别置换的角度看,真的挺有意思的,男主人公在莫可名状的诱惑面前亦步亦趋,半个多世纪的时代差距不容小觑,搁现在,就凭阅历差距权势差距和手段差距,男主人公怕是早就被压制得尸骨无存。映后有观众问男主的扮演者如果他是年轻的诗人他会怎么选,他说我没那么纠结,直接搬去和女作家住。ps,女主l的扮演者的受访镜头状态真的好优雅20210921保利影城天安门店
一般吧
平庸,比平庸还平庸。不知是导演的功力撑不起野心,还是在故作深沉自我感动,总之,除了摄影之外都一塌糊涂。
#11th BJIFF# 主竞赛。国际首映(放映事故:画幅错误,上下应该都被裁了,可能是16:9硬放成2.35:1了,字幕不完整)。可能题材和方法老旧一点,但比利·奥古斯特水准还是在线的(水平大致是个柏林的展映片)。这个三重PUA故事讲得准确,细腻,生动,而且讲究。视听语言虽然没啥特别值得一说的设计,但还是胜在准确。的确非常值得一看。应该不至于再给大奖了,目测至少编剧男女主都很有竞争力吧。
老b有毒吧
看得出来奥老,👴🏻是个老手
艺术家的确是一种不能进入婚姻的生物,让大家彼此都很痛苦。但这部电影好美,丹麦的风景太美了,配乐也很不错,服装也非常漂亮,大家是每天被美到没事干然后开始搞东搞西吗……
因为是周六周日要上班结尾处的字幕打了“祝大家明天上班快乐”,这场的字幕员真是可爱啊。影片本身其实有点可惜,探索的仅仅是艺术与家庭的关系,却没有深入艺术的本质和试图去找一个结果,只是停留在家庭伦理的变化上,这就有点可惜了在摄影、音乐、镜头上这么优秀的一部影片,同时2个小时看起来不长,甚至有些想法很飞。
7。#11BJIFF
仍然是关乎个体的实现和挣脱,奥古斯特熨帖依旧
视听语言很享受。据说导演连线时讲到,其实它完全是个爱情故事。如果是这样,我并没有很深入到它的肌理。但是奥古斯特还是蛮厉害的,最后把男主又放回到了原本的生活轨迹里。这个PUA的故事,性别置换后也依然成立。最后那一吻,也了然了破碎了的“信誓”(pact)【BJIFF2021】(不知道为何我这场居然没有排片)
#BIFF2021# 一定要痛苦才能写作吗?肯定不是这样的。
空镜构图和配乐一流 北影节外挂翻译令人窒息
Beautiful movie, pacing is a bit slow
20210925北影节。这部片子的人物关系真的很难以理解,尤其在对人物的文学成就和背景关系本身不熟悉的情况下,影片中又没有做足够的背景铺垫,导致看完整个故事觉得充斥着那种对艺术家刻板印象般的荒唐,又觉得哪里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作为人来说行事不该如此,且某些复杂晦涩的感情明明可以刻画得更好。但总之成片这个样子,我也只能说对得起初衷买票是为了欣赏丹麦风光吧。(北影这破翻译让观众听了好久天书。能不能有点长进。
虽然女主是一名大家,虽然她很善于启发艺术家的灵魂,善于激发艺术家内心对新奇和刺激的向往,但这不能否认她煽动男主婚外情且强占男主不让人回家的事实🤷🏻♀️感觉男主对女主是精神出轨,对已婚妇女是肉体出轨,感觉男女主还挺配的,可能艺术家的世界我不懂吧!
传记电影,也就仅仅流于表面故事。
丹麦电影的观念真的很超前,映后相差25岁的男女主演都表达出既然男比女大很多世俗早已接受,那么女比男大本就不是事儿的观点。爱情本身就有很多种形式,影片中的提问很好的诠释了导演的态度:到底爱情是相互拥有彼此的自私,还是为了对方可以牺牲自己的无私?爱情是信守誓言,还是为了对方可以打破誓言?到底是在爱情中成为更好的自己,还是为了成就对方可以放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