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就是个资料补充电影,我也懒得说那么多了。
总之,中国人现在自己拍动画片,老要强调有教育意义,但不要忘了,你再怎么要有教育意义,首先它也应该是个动画片,是要娱乐观众的,总是把动画片拍成教育片这样不伦不类的东西,那不叫中国特色,那叫畸形。
多参考参考这部片子吧,说到教育,片中的5个方面更让人印象深刻。
这才是真正的寓教于乐。
有句话说的好,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可惜现在是一个浮躁的年代,没有多少人愿意静下来去想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了。
这部短片总体感觉还行,Patience, Courage, Confidence, Discipline, Compassion,这五个要素找的还不错。
看完这个短片睡觉。
梦见自己去电影院看了《功夫熊猫2》,梦见的剧情包括:熊猫阿宝的爹是鸭子,阿宝的孩子是鸵鸟,鸵鸟的孩子是骆驼……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老实说,《功夫熊猫2》还是不错的。
但是我还是有些不喜欢,因为它充满了一种功夫的意淫,让我想起了《东方不败2之风云再起》东方不败(林青霞饰演)空手接荷兰人的大炮时说的台词:你有大炮我有神功!
当时看电影的时候还有几分激动,充满了对功夫的幻想,长大后看到中国功夫在世界格斗比赛上屡屡遭受重创,了解了一些世界格斗的知识后,才发现中国功夫的几许真面貌,当然我要承认,中国功夫的博大精深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神话和迷信却是要不得的,好在《功夫熊猫2》终究是一部动画片,一部童话片,所以一切也就皆有可能,所以阿宝的空手接大炮怎么都像《少林足球》里赵薇的举手投足,这一刻小燕子,太极张三丰灵魂附体啦!!!
何必这么现实呢,电影都是虚构的,就算不是虚构的,也要艺术再加工的呀,我又何必装明白人呢,洗洗睡吧,等着看《功夫熊猫3》吧!!!
你说,阿宝能变成超级赛亚猫么!!!!!!!!!!!!!!
整个故事由五个小故事组成 交代了武侠之前的经历每个人代表着一种武术的精神感觉这个动画片比较平淡
有一院子的小兔子等着熊猫给上课。
任督二脉通了已经有神龙大侠封号的熊猫,最利落不过还是那张八卦大嘴。
所以其同伴成名前的压箱底故事统统被抖了出来。
每只动物大概分到五分钟的时间,回忆一段陈年往事。
螳螂的品行没有问题,但要克服急躁的性格缺陷——昆虫诈尸是常见伎俩,只是不知道螳螂是否有此习性。。。
蛇姑娘生来没长毒牙,但扬长避短练成柔术高手——您就是蟒,您才不是viper咧,话说蛇老了真的也会掉牙咩?
鹤因为体型遭人嘲笑,但小看武馆杂役后果自负——高中片nerd变popular标准路线,才貌双全Di同班豹女同学乃力量之源(笑)小母老虎=小伏地魔,但有大猫领养专业户师傅在——Seriously,Master Shifu,what's your issue about gaint cats anyway XD猴子总耍香蕉皮把戏,但龟仙一缩头问题全解决——可为毛我从成龙大哥的英语里听出了印度腔= =该洗洗耳朵了。
寓言的最后要给出教义,你从他们的故事里学到了什么?
耐心,勇气,自信,自控和体恤。
或者,练武功打人还是第一位的,打完再找补打人的意义也是米有问题Di(喂)要不是枪版《WALL.E》看哭了我几乎要忘记。
2008年夏天最欢乐的影院赏片记忆分明是《功夫熊猫》带给我的。
非常开心在《功夫熊猫》上映十五周年、北京电影节举办之际,参加不散举办的粉丝特映会,能够近距离和阿宝等人偶接触,孩子还第一次体验了汉服,很难忘的经历。
再一次重温十五年前的电影,依然精彩纷呈,不时哈哈大笑,儿子看的也是津津有味,虽然英文原声对他是种挑战。
电影中的精彩对白至今听来依旧富含哲学意味,“昨日种种昨日死,未来之事不可期,把握现在莫等待,所以我们要活在当下”,听从乌龟大师的教诲,大家都活在当下,相信自己,愿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神龙大侠”。
08年功夫熊猫上映,几个月后出来这部《盖世五侠的秘密》。
而第一次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是在上家公司的一次内部培训上看到的,放给我们看的是公司的全球培训长,一位满腹经纶,50岁左右的台湾人。
当时的公司在大力推行TPS(Toyota Production System)活动,当然在我离开之前仍在做这件事。
而今天早上看到“同理心”三个字时,突然想到关于盖世五侠的第五个秘密,并大概想到了一些简单的道理。
影片分成五个人物故事,分别是:快螳螂,灵蛇,仙鹤,虎妞和金猴。
以下的四点是当时培训长分段讲述的(时过三年多,只能凭记忆表述),最后一个秘密留给了现场的听众,并说有谁理解到了,可以发邮件和他沟通。
当时自己觉得没能看透最后一个故事的寓意(当然现在也不能说是看透了)。
下面简单分享下:1. 耐心(patience) 当快螳螂由于急躁被捉住关进铁牢时,起初还是以急躁的性格想打破铁牢,但捉他的鳄鱼早就想到了这点。
所以螳螂没有办法,躺在牢里,看着日出日落,觉得世界比他快的时候,突然灵光一现,想到逃出去的办法——装死。
以螳螂之前的性格,觉得这个世界都太慢了,就连别人要告诉他有陷阱都没耐心听就出发了。
当发现自己缺少耐心时,才学会了耐心,最终想到对敌的办法。
成功的首要条件就是耐心。
2. 不是勇气,是“做自己(do yourself)” 第二点或者和影片末尾介绍的勇气有出入,而我更乐于接受当时培训长所说的“做自己”。
灵蛇的父亲是条保护村子的毒蛇,灵蛇出生时,却没有继承她父亲最厉害的武器——毒牙。
她很喜欢跳舞,而她父亲每次看到时都替她的以后担心。
有一天,村上来了个身穿盔甲的入侵者,打败了灵蛇的父亲,但灵蛇用她自己的方法打败了入侵者。
当她父亲看之后,会心的一笑。
每个人都有他独有的特质,关键要做好自己。
3. 自信(confidence) 很多人都和仙鹤一样,没有看到自己内在的潜能,因而缺少自信。
抓住一次机会show出自己,就会感觉出新的力量。
自信的人才能面对困难和挑战困难。
[从自卑走向自信,有时,需要一个人的指引,那个人就是“美玲”。
]4. 控制你的能力(control you power) 这一点和有些影评中提到的也不一样,我依旧偏向于那位培训长的理解。
虎妞天生具有的能力和外表,让其他人看来是“怪物”,这让她自己也很难过。
很多人也有很强的能力,但却让别人感觉不舒服。
控制力需要反复地练习,由刚到柔,最终刚柔并济。
[同样,这个时候你也需要有个人来帮助你,通常这个人是长者或能力超过你的人;]5. 同理心(compassion) 当龟大师说“我看出了你深深的痛苦”时,金猴马上就哭了。
这是同理心,大师通过金猴的行为站在金猴的角度去感受他的痛苦,所以,才能治疗金猴的心灵。
这大概就是五个秘密中最高深的一个秘密吧。
很多人说是同情心,而我觉得同理心包含了同情心的。
当时那位培训长说过这5点是有顺序的,我想大概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吧,从修己到安人的过程。
“拳脚很炫,但只是功夫的一部分,‘功夫’意味着要追求卓越,自己要努力做到最好,这才是功夫的意义。
”
在某人的博客上看到对这部电影的微词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df2bb501009rz6.html,出于好奇我立即观看了此部电影,想对此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抛开文化侵略,这部电影很精彩。
生动幽默的情节设置和绚丽的色彩自然不必细说,我想谈谈我自己对影片含义的理解:1、 我觉得影片能体现中美教育方式的差异:中国填鸭式的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不论对他是否适用,大量的时间被用于弥补弱势项目,自己的优势反倒被忽视得不到发展;美式教育鼓励发现并充分利用每个人的长处,正如片中的熊猫,虽然身材不适合习武,但是他很执著,师傅也正是发现了他对“食物”的执著才想到要从这一方面开始培养他,扬长避短,最终战胜太郎。
我想如果换做中国人来拍一部相同题材的电影,中国编导会把大量的笔墨放在“熊猫如何勤学苦练,战胜好吃懒做的毛病,最终练就一身绝世武功”上面,毕竟只有通过努力才能修成正果。
这部影片则着重描写了熊猫如何运用自己的优势打败敌人,没有必要强调一个艰辛的过程,学习应该是一种乐趣。
2、 从片中可以看到,熊猫的形象一点也不光辉灿烂,反倒让人觉得很邋遢,他的缺点被特意放大,以至于熊猫胜利后仍然给大家留下滑稽的印象——头顶着锅盖出场,有人说那是破坏英雄形象,我反倒认为这样合情合理:谁说英雄的形象就非得白璧无瑕,容不得一点破坏?
英雄也可以有缺点,而且“功”“过”不能相互抵消,成功之后,他还是他,一个呆头呆脑的贪吃的熊猫。
3、 熊猫的父亲是鸭子,我觉得这种设置非常新奇,而且突出了一个主题:父亲和儿子在思维、理想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熊猫永远不可能成为鸭子,热爱功夫的儿子也不会甘于继承“面条世家”的父亲的生活方式。
所以尊重孩子的爱好,别逼迫他做不适合他的事情,要帮他实现梦想,或者至少,不要过分阻碍他,因为熊猫不是鸭子。
4、 熊猫的师傅是产自美国的浣熊,我不觉得是文化侵略。
大熊猫的师傅是小熊猫,正如中国传说老虎的师傅是猫一样,没什么不合理。
青出于蓝嘛!
至于熊猫的眼睛是绿色的(我用了放大镜才勉强看出来),众所周知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物种,即使眼睛是彩色的熊猫的根也依然在中国,我看不必吹毛求疵。
何况这已经是一只拥有“美国精神”的独特的熊猫了,他的外在自然也得或多或少的体现这一点。
5、“面汤的秘方就是没有秘方”,我觉得这是电影内涵深刻的体现,反倒说明它不是“周星驰”式的完全搞笑,加上乌龟大师暗藏弦机的话语,娱乐的同时也让观众动动脑子,用心领悟禅机。
电影没有坐享其成的意味,不是得到秘籍就能拥有无边法力,还需要自己的领悟。
总而言之,这部电影非常值得一看!
谁都会被片中的熊猫打动。
当然没必要像我这样用分析的眼光去看,它仅仅是一种娱乐,同时也宣扬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不甘于平庸,不放弃希望。
原文中提到的“恶搞”与“幽默”的矛盾,我表示赞同。
中国在这一方面的认识不够成熟,不光是创作环境没那么开放,编导和观众们恐怕也难有对“幽默”和“恶搞”的明确区分。
真想拥有自由的创作空间,达到人家那么自如的表现境界,我们应该做的还有很多。
来自美国的功夫熊猫带有明显的美国气息,可能一时还难以让“爱国人士”们接受,但原文中说的所谓《拳击自由女神》,那才是对别国文化的不尊重。
不论此部电影的用意何在,退一万步讲,即使是恶意的,那么泱泱大国,如果连包容别人的玩笑的度量都没有,空守着“功夫”和“熊猫”两样“国宝”,名义上是维护,实际上已经成为市井小民般的斤斤计较,不觉得可笑吗?
——武辕2008 6 29#####################################################看到功夫熊猫,想起我高中时写的影评,从博客里帖过来了。
现在看当年的东西仍旧觉得自己文采很好(得意一下,但现在退步了)。
记得几年前去参加央视《鲤鱼跳龙门》的招标会,会上的领导曾经很正义的说:“我们不要把孩子当白痴……”然后就开始推出他们通过并非常认可的人物,大多数人物我已经没什么印象了,就记得最终要打败的boss叫做“赖皮蛇”。
我至今仍然想不清楚一个拥有这样名字的角色是如何能够窃取最大反派这个位置的!
我们在很多时候会陷入某种怪圈,我们并非想口是心非,却总在做口是心非的事情。
归根结底,很多人的观点还是孩子虽然并非等于,但基本约等于白痴……于是他们只能理解赖皮蛇这样的角色设定!
如果你当时告诉领导们,我们要做一个最终boss是叫“残豹”的动画片,他们会笑着对你说,这个名字不适合孩子,我们应该更了解孩子……secrets of the furious five这样的片子如果没有良好的中文配音,也确实未必能引起中国孩子的共鸣,不过那一定不是因为片子本身的原因。
最后,一个电视节目在讨论婚姻的问题,话题涉及了离婚等成人得不能再成人的话题,话筒传到了一个9岁的男孩手里,他站起来只说了一句话:“我觉得他们应该好好坐下来谈一谈……”孩子们是白痴吗?
不可否认被这部24分钟的噱头片深深地迷住了,尽管有太多的尽管,但就是喜欢,风格简单,叙事明了,个性鲜明,只是不知道这24分钟的另类招谁惹谁了,难道技术就是一切?
管他呢,喜欢就是喜欢。
这部戏和孔子有关系吗? 其实有点,功夫熊猫的导演其实是为了追求孔子的N 代传人而拍摄的,目的是为了表达他的中国心,没想到竟然这么成功,好莱坞喜欢拿中国的东西去拍动画,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电影本身 还是可以看,特别是那只看起来笨笨的熊猫最后能够打败最厉害的人一样。
每个大侠都有一段辛酸的历史.
简单
耐心,be patient
很幼稚
介个,我没看出啥
揭老底的番外
囧```
不过瘾
好了~都看完了,哈哈哈,这个番外篇还是不错的,功夫的道义
11.23
除了熊猫,对别的我没任何兴趣
美国人就是有才
下载的版本居然是翻转了90度的,差点就删了。感谢irotate吧,它让屏幕直接翻转了,简直了。
寓教於樂
这明明就只是bonus材料,居然敢单独作为个片子出
功夫熊猫的补课班
教化的味道有点重
功夫熊猫的补充小短片。
盖世五侠的来历哦,娱乐育人同等重要!不过对于好莱坞对中国功夫的诠释还是难以接受。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