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百鸣好像每年都要至少拍一部开心的电影,段子都是很老很怀旧的,逗你开心一笑。
看得没什么负担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薛凯琪的演技有了很大的提升,当她得知她喜欢的郑中基并没有在晚上留在别的女人的房间里喝咖啡,那个释然又假装不在意的表情,真的太到位了。
开心开心,哪,人生最重要的是开心。
年终奖减少,空气PM2.5爆表,探亲的火车票买不着,尽管生活中有种种不高兴不如意,但年来了,节还是要放松地过。
这几年的贺岁档,走进影院看贺岁片,始终绕不过黄百鸣牌,这一次他请来谷德昭执导,召集一帮香港喜剧片新老好手,在千岛湖取景,讲了一连串发生五星级酒店里故事。
喜剧是谷德昭长项,他给周星驰的电影做过导演,虽然《百星酒店》是在内地拍摄,但依然带有明显的港式喜剧特色,人物塑造和演员表演有一点癫狂夸张,故事上多一点荒诞不经,这两者一结合,又让人觉得不突兀,浑然一体,合情合理。
这就是港式喜剧的魅力,制造梦幻,又带来真实的温情感动。
《百星酒店》借鉴了英国剧集《星级酒店》的人物构架,个个性格鲜明。
郑中基饰演觊觎空缺的总经理位置的副经理包定,杜汶泽出演是爱占便宜又有明星梦的酒保彭俊,两个人志趣相投攻守同盟,毛舜均则是空降到了百星酒店满口制度为先的总经理古黛,与吴君如演的工作严谨到极致的客房部主管桃姐,互相看不上对方,针锋相对。
住五星酒店里的都是什么人?
富人,还有明星。
电影设计了富家小姐酒店假结婚和剧组在酒店取景两条故事线,随着情节的推进两条故事线又相容,出现一个三角恋,当然贺岁片故事结局是肯定皆大欢喜,温馨满满。
假结婚是爱情电影里受观众欢迎的喜闻乐见的桥段。
电影的酒店是在风光秀美的湖区,每年都会来这里游玩的富家小姐宝宝和包定是好友,宝宝为继承巨额遗产,请包定帮忙办一个婚礼,就是在她爷爷奶奶面前假结婚。
而这场婚礼来搅局不仅有宝宝的舅舅可新,还有那个一直心里有宝宝的人……宝宝由薛凯琪出演,角色娇俏伶俐,笑容感染观众。
喜欢演戏的黄百鸣也在剧中演绎有强迫症的舅舅,与吴君如饰演有洁癖的桃姐上演黄昏恋,阴阳怪气的两人荒岛逃生食野果的情节恶搞啼笑皆非。
调侃影视圈揭露明星隐私则是喜剧电影屡试不爽元素。
在电影谷德昭亲自上阵客串在酒店拍戏的剧组导演,酒保彭俊就想演戏经常鬼魅般反复从摄影机前假装路过,但始终没得到导演的青睐,反倒是包定因背影像极男主角,被拉去与包定的梦中情人吴千语饰演的青春女星凌梦露演对手戏。
电影中还专门设计了一个由熊黛林饰演的“双面明星”柯夏萍,这个双面是指面对公众是一面,背后又是一面。
柯夏萍表面上呵护粉丝,极为亲善,但进入酒店房间又是一个爆粗、做作、邋遢的人。
电影用夸张的情节讽刺了一些公众人物表里不一。
励志成长也是贺岁片常见的元素,百星酒店的员工通过一系列的接待事件,锻炼了队伍,得到成长,增强凝聚力,酒店也被评为本地区5星级酒店里的头牌,电影最后一众角色集体给观众拜年,观众也一身轻松离场。
贺岁片,如《百星酒店》这样,轻松就好。
对于香港电影迷来说,《百星酒店》让人兴奋的不是黄百鸣每年的准时到来,而是吴君如和毛舜筠两大香港电影喜剧之后再次聚首。
君如在广州发布会时提到,她和Mo姐对上一次有很多对手戏的电影要数到20年前一部关于疯人院的电影。
昨晚重新找来了这部电影,十分感慨,这就20年了。
岁月并没有在她们的脸上留下多少痕迹,却让她们成为香港真正无可替代的喜剧之后。
娱乐圈有一个潜规则,就是“王不见王”。
1992年的《家有喜事》至今让人津津有味,可是其实君如和Mo姐并没有太多的对手戏,都是各自在自己那条线上发展。
2003年的《大丈夫》,虽然两人再度出现在同一部电影里,可是只有一场对手戏,而且是没有对白的。
真正要数到两大喜剧之后交锋的电影,就是20年前的《傻大姐翻转疯人院》,那部电影可谓是专为她俩拍的,两位香港电影的喜剧之后在里面大斗演技,如今看来还是很津津有味。
20年后,黄百鸣真的再次让她们聚首《百星酒店》。
导演谷德昭说两位喜剧高手的对决就像好莱坞的阿尔柏仙奴与罗拔迪尼路一样,不同门派,各怀搞笑绝技。
的确,君如的搞笑来自于临场发挥,见招拆招;Mo姐的搞笑则是对剧本和每一句对白的吸收与领悟。
两人再次交锋,火花四射,斗的不仅是戏,还有气场,一场酒店大堂的对峙,足以让人看得血脉沸腾,大叫过瘾!
影迷等了20年,终于再次等到她们在荧幕上飙戏,更加收放自如的演技,让她们每一回合的交锋看起来更加好笑,更加有张力。
只可惜,《百星酒店》里演员太多,为了平衡各自的戏份,君如和Mo姐的对手戏并未像20年前的《傻大姐翻转疯人院》般贯穿整一部电影,希望下一次我们不用再等20年,才等来她们再聚首,希望下一次她们能真正在一部电影里从头斗到尾!
谁更好笑,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她们各自都有自己的一套武功,各自都有喜欢她们喜剧节奏的影迷们。
说她们两位香港电影喜剧之后,因为之间有间隙,才20年来都再无合作,明显只是宣传伎俩。
《百星酒店》,她们的过招果然是最好看、最好笑的戏码,如今香港影坛还是找不到能接替她们的喜剧女演员,荧幕上也没有别的女演员,能让我们笑足20年。
香港电影金像奖真的欠她们两个奖,虽然君如凭《洪兴十三妹》拿到金像奖影后,Mo姐凭《早熟》拿到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可是那两部电影都不是喜剧。
君如也曾表示,她希望下次拿影后是凭一部喜剧电影。
其实她们的喜剧功力已经毋庸置疑,金像奖真的就那么排斥喜剧电影吗?
她们能凭喜剧登上影后桂冠绝对是实至名归的。
能一直坚持港式喜剧风格的影片早已为数不多,质量仍有保障的就更是少之又少,《百星酒店》以一种贺岁片姿态的登场,在浓浓的狂欢式剧情中,搞怪也搞笑着,以向香港电影黄金时期最强喜剧致敬的情怀,以多情鬼马的姿态,做赏心悦目之乐事。
演员班底绝对是影片首层保障,在这次的表演中,影片为每个人做出鲜明的形象设计,男星以型取胜,郑中基充满感情的鼻涕泡以及秒杀观众的人狼造型再次延续他的自毁精神、葛民辉崩溃的发型完胜弥敦道上曾经剪过的蘑菇头,而杜汶泽销魂的演技一而再在剧中很欠揍的抢着镜头,黄百鸣一如既往的强迫症以及舞台剧的大咖詹瑞文的邋遢范儿都让这场百星盛会有了百花齐放的盛景;女星则以性取胜——个性的性,吴君如的咋咋呼呼却有勇有谋,毛舜筠的故作姿态又欲拒还迎,熊黛林人前人后的表里不一,薛凯琪的清新萌动痴恋温情……故事在人物无数错位感的交集中,中规中矩且能不破不立。
如果肢体语言的鬼马是港式喜剧风格的延续,那么台词的诙谐和智慧则是情绪的补充,当郑中基站在门口一句“包青天卸了妆展昭也认不出来”之后,大量契合社会热点的短语词汇蜂拥而至,调侃切糕,调侃金鸡奖,调侃冰冰和宝强,敢于调侃一切的娱乐劲头,是一年一次对这个世界的梳理与盘点,这种娱乐态度与多数人吐槽的槽点重合,情绪得到共鸣,这种观众与故事不吐不快的互相肯定,在无数屌丝的会心一笑中得到呼应。
而影片虽搞笑但并不恶俗,影片相较于黄百鸣之前系列喜剧的大大咧咧,导演谷德昭显然更匠心一些,对故事的打磨也更加细致一些,故事的完整成就影片的立足,他以百星酒店为据点,让各个角色汇合于此,嚣张的虚伪的或热心的冷漠的,或攻或守,如一盘斗智斗勇的棋战,在纵横交错的故事格子里,信步游走。
所以影片在这种态度下的进度是自然顺畅的,无论是鸡贼的酒店经理还是拍戏的“双面”女星,亦或神秘的暗访酒店评星员,或者被误会的“黑夜捕鱼者”,各个角色的处理都有里子有面子,女星和衰佬的牵手看似一带而过,却暗含事出有因又因果呼应的嘲讽,以简单浅显的故事际遇解读善恶有报的人生哲理。
笑料的完成或剧情的逆转也信手拈来,一场记者和明星在酒店内的“追逐战”更是新意满满,在逼仄狭窄的空间内以相机为狙击武器,厨房或者走廊成为追袭与逃避的战场,闪关灯的明灭间,充满枪战片的紧张感。
但故事的最终还是回落到对感情范例的举证和认同,有情人终成眷,信达之人必有回报,这是个没有英雄的故事,视线所及始终都在每个普通人的生活范围里,尽管蝇营狗苟投机取巧,但每个人都有情有义有趣,每个角色拿站出来都是一类人的代表,但他们并不是每次都对生活举起右手表示赞同,当遭遇逆流,他们全情投入,直到获得自己想要的结局。
又是一年贺岁档,电影人黄百鸣未曾缺席,一部贺岁喜剧《百星酒店》为观众奉上娱乐大餐。
黄百鸣70年代末从影,至今已有30余年,是香港影坛真正的老资格影人,他同辈人中已经罕有奋斗在一线的电影人了,除了洪金宝、曾志伟等少数几位之外。
黄百鸣作为制片人的话,他不局限于制作影片的题材,甄子丹的《叶问》即是他制作的影片;他作为编剧演员的话,最擅长的就是喜剧,他参与的《家有喜事》、《大富之家》都被视为港产喜剧的杰作。
1、《百星酒店》的严谨和愉悦黄百鸣自2005年为徐克投资了《七剑》之后,在内地就扎根了,2005年至今他每一年都有12部制作或出演的电影,还重新开发了《家有喜事2009》和《最强喜事》等作品,这些作品是以1992年《家有喜事》的基础上衍生的影片,群星式的阵容,贴近贺岁的氛围,算是为贺岁量身打造的作品。
但招式不断重复观众也会审美疲劳,2011年12月黄百鸣制作的《开心魔法》市场反响就不好,这部片子是翻拍了80年代黄百鸣主演的《开心鬼》系列。
今年黄百鸣不再走“喜事”路线,重新开发了《百星酒店》,演员阵容也主打郑中基、杜汶泽、毛舜筠这样目前的香港喜剧实力派,整体而言,《百星酒店》的效果要比他之前的几部作品严谨,喜剧效果也达到了愉悦的程度。
2、一个酒店多少故事片名叫做《百星酒店》,片中的角色自然不少:郑中基、杜汶泽、薛凯琪、吴君如、毛舜筠、熊黛林、黄百鸣、葛民辉……,再一次上演了黄百鸣擅长的贺岁片星海战术。
在一座五星级大酒店中有着各色各样的顾客,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故事,有旅游的人、有相亲的人、有找灵感的人、也有拍戏的人,这么多人在酒店中相聚,没戏剧冲突都很难。
但是故事就怕线索太多没有主次,所以影片抓住了两条线,一条是酒店副经理包定(郑中基饰)的暗恋明星爱情线;还有一条是富家女宝宝(薛凯琪饰)的相亲求婚线;两条线索互有交织。
在这两条主线之外还有很多分支,譬如宝宝舅舅和酒店保洁员的爱情,电视台主播的自杀线,以及片中两位电影明星之间明争暗斗。
这一家五星级大酒店,勾勒的是一幅社会百态图。
3、黄百鸣的市井气息不管是早年在香港奋斗,还是近年在内地打拼,黄百鸣的喜剧始终不脱离市井气息,这其实也是香港喜剧片共有的特性。
所谓市井气息,另一种说法就是接地气,和老百姓走得更近,电影中说的都是寻常人的家长里短。
《百星酒店》的各种矛盾,譬如员工和老板之间、顾客和服务员之间、明星与粉丝之间等等的矛盾都是日常生活中能碰到的,这一点会引进观众的兴趣。
喜剧就应该是平民化的,黄百鸣来自于香港,做喜剧仍然是港式喜剧,如同港式茶餐厅一样,虽然黄百鸣经过改革,但仍然不是纯正的内地喜剧,如何用港式搞笑手法赢得内地观众的喜爱,这仍然是黄百鸣需要探索和关注的问题,但这次的《百星酒店》已经比前几年进步了很多。
崔汀/文
几个主角演技非常不错 几乎是低俗喜剧的原班人马 但剧情太烂 梦露最后到底算什么情况 感情戏一塌糊涂 桃姐年纪这么大怎么没结婚 黄百鸣看上桃姐的依据根本是扯淡 古黛经理的高科技识别软件出来晃了一下就再没用过 老掉牙的故事算了 瞎掰也不是不可以 不过完全没有笑点让人怎么看
《百星酒店》笑龙门客栈胡不鬼/文一帮各怀鬼胎的人,凑到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里,关系交错,各种来事——这其实是电影史最经典的题材类型之一——如果这帮人个个身手了得,聚在一起互殴,那就是《迎春阁风波》、《新龙门客栈》;如果这帮人手无缚鸡之力唯独一人除外,那就是《电锯惊魂》、《人皮客栈》;如果这帮人身处险境,还不忘搞窝里斗,那就是《心慌方》、《风声》;如果这帮人苦海飘萍,暂聚一处,随时又天各一方,相忘江湖,那就是《茶馆》、《大饭店》。
而如果这帮人聚到一起,是来搞笑的,好吧,那就是《百星酒店》。
按照惯例,喜剧基本由情境的设定和演员的表演来联手完成,而香港喜剧电影的强项显然在后者。
本片恰恰网罗了一批曾有过精彩喜剧表演的笑匠加盟——近年来似乎只做喜剧表演的郑中基、连《辣手神探》这样的火爆枪战片都能演出独特喜感的毛舜筠(更别提她是《家有喜事》系列的元老了)、无论什么角色都能演出喜感的杜汶泽(想想《无间道》里他临死的情景吧)、越严肃越让人发笑的吴君如,当然还有让人格外惊喜的熊黛林——其吊儿郎当的太保女明星设定,相信是黄百鸣多年混迹电影圈的有感而发。
影片结尾她错将渔民当大佬,而向他献出自己的身体,几乎就是“恶有恶报”套路的灵活变体了,让人在讪笑之余,颇觉解恨、过瘾。
先说暌违大银幕多年的毛舜筠,作为酒店经理,其“时尚女魔头”般的人物设定让人眼前一亮,反人性的管理理念、冷面笑匠式的母老虎嘴脸、对待乌龙下属猫捉耗子般的狠准稳,像极好莱坞经典动画或歌舞片中的动作精准的角色——虽然有些面具化,却因为毛舜筠的鲜活表演,而具有了独特的魅力。
在她出场的段落中,导演并没有事先交代她的身份,而是着力刻画她对待酒店服务人员跋扈得意的态度,以及她手中高精尖的员工测评软件,然后通过一众员工被“重伤”之后的惨状,来反衬她非同一般的来头——酒店新任女经理。
这种“未识其人,先闻其狠”的手法,让各种笑果顿时有了翻倍的威力。
除了吴君如、郑中基、杜汶泽一贯的水准发挥外,熊黛林这次的角色值得一说。
从前在香港电影中总给人“高个花瓶”感觉的她,这次的角色光设定就让人爆笑——从前的小太妹,现在的大明星。
导演用电梯里一个极为反差的时刻,揭示出她好女孩背后的真面目,更兼有意无意露出的胳膊纹身,直指她“道上混”的身份。
虽然不是主要角色,但其后这位太妹女明星的好几场戏都让人爆笑之余,锋芒直指娱乐圈的丑恶。
如她逼迫两位老人拍慈善广告,镜头前的温婉恭顺和镜头外的鄙陋凶恶形成鲜明对比,让人不禁狐疑,我们喜欢的光鲜靓丽的男女明星中,到底有多少这样的“无情戏子”。
平心而论,本片在剧本下了不少功夫,场景集中、人物众多且颇个性鲜明、纠结的人物关系、复杂的剧情、让人熟悉又不落俗套的笑料、几个悬念的交替进行,如此多的任务裹挟完成后,结尾还能顺畅带出富有人情味又颇为向上的主题,颇为难得。
当然,影片的不足之处也很明显,片中的故事几乎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任何时代,而为了应景而加入的内地元素,也仅仅只是“切糕”、“买煤矿”等博内地观众一笑的点缀元素,当然对于在贺岁档本来只求一乐的大部分观众来说,或许这正是它的优点?
(完)
我是先想到这个标题,然后才想到连到这部电影上的。
不然,谁要为这样不认真的电影,写个认真的东西呢?
anyway,让我们从垃圾中翻捡出一点趣味,希望值回我的35蚊。
故事里有一个情节,是熊黛林扮演的大明星在面对自己的粉丝时笑容可掬、亲切可人。
一旦离开了粉丝的视线,就凶态毕露、百般刁难身边的人。
所谓,喜剧来源于生活当中的悲剧,现实生活中,不乏有真人其事。
明星的两面性的对比向来受到广大八卦者的津津乐道。
但我想从被粉的角度的人来谈这件事。
假如你有粉丝,希望你晓得我在谈什么。
作为被解读、被消费的人,其实还是有些许痛苦的,比如说,被脑残粉的解读,被傻逼的解读。
作为被投射思想也好、慾望也好、人格也好,总有一些人格不健全、思考体系不成熟完善的人,想要站在你的身后,你所有的,就是他的,他愿把你想象成他的样子,他认为你必定也是抱着这样的看法,他不接受你说出与他不同的观点。
更有盛嚣尘上的人,要在人群中大声疾呼:他一定是XXXXXXX这样的!
以此来绑架你,定位你的“定位”。
作为明星倒也没什么不好,总算能引起大家的谈资,才有的新闻可以上每天的版面。
作为个人,却有点不是滋味了,所以微博上总有粉丝与博主反目成仇的事。
一句私人的评论就能引起部分人的群起而攻之,粉丝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的偶像居然不是代替自己说自己没有出来的话的人。
然后,偶像不是偶像,只是大家投射自己的镜像。
他们需要一个他们想要成为的人来帮助他们树立那么一点自信,他们需要在饭桌上、在朋友间的谈话时,引用他们偶像的话,好叫自己成为一个不那么没有内容的人。
所以,我常想,好的东西千万不要变得大众化,相信的人越多,脑残粉越多,解读的版本越多。
就算是同一个信仰,同一本圣经,在众人心中得到的启发也是不一样的,有人仍可以念着圣经继续作恶。
很庆幸能够提前和媒体们看到这部电影,我坐在电影播放室里笑的很放肆的样子,不过我这个人笑点是挺低的。
在网上确实看到了很多负面的评价,但是我依旧是给一个推荐观看的这样一个四分,可能带着我个人的观点,首先我喜欢看喜剧,第二在这里看到了小时候的味道,尤其是毛毛出现的时候我居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唉,煽情了。
从导演谷德昭来说也确实有过很多不错的喜剧作品,但是在现代这种对喜剧要求越来越高的时代很多人把品味提升了,要求这个,要求那个,而我要求的是既然看了能让我笑就成。
以前我们都会说周星驰是搞笑大师能够代表一个时代的喜剧吧,但是现在的他也是没有什么新的作品,为什么可能就是压力太大了。
出来的时候我和朋友说我感觉会比《泰囧》好一些,正如冯小刚说的徐峥确实是有撞大运的嫌疑,但是《百星酒店》确实一直坚持了香港的搞笑风格。
郑中基,杜汶泽,吴君如,毛毛,这些人好像没有老的样子,但是我们却是在慢慢的长大,老了。
整部片子有创新的,包括台词。
我印象深刻的当然还有一个是软性操作,里面有一个海马的床垫子,我不知道是不是软性操作了,但是看电影的人里都说是的,好像大家都对这个比较敏感了,如果在不缺钱的情况下还是别这样做的比较好一些。
当然每一个喜剧最后都会是大团圆然后最后会是煽情的戏份,确实此剧也是一样的。
最后结局说明了爱情,事业等事情,也会让我们明白,爱情可能就会在我们身边,不会远去,只是你还没有发现。
偶尔真是不了解那些对各种电影吐槽的人,是真的不喜欢这样的电影吗?
还是对喜剧电影要求太高了。
我们每个人会看到了很多大片来上映,国产,引进的都有,在《百星酒店》上映的时候也同时会是《云图》的时候可能很多人都会选择看《云图》吧。
对于谷德昭来说他算是一个很有实力的导演,很多片子都得到了我们的肯定,这部电影也是一样的。
电影里的吐槽点不是很多,唯一值得吐槽的就是每年都会有这样一部港台的喜剧会让人感觉太准时吧,但是我不知道如果失去了会不会感觉到空虚呢,确实有这样的人拥有就会觉得不在乎,等失去了又感觉缺少一些东西,我是很喜欢拥有的感觉。
完全没有期望值,还以为很难看的 ,结果电影院笑餐饱。
故事没什么好说的,港式喜剧的一个套路就是一个故事大纲,然后把明星放进去,然后靠对白和表演制造笑料。
具体的笑点蛮多,不过有不少地方国语字幕明显和粤语对白对不上,明显粤语对白更好笑,粤语的一个特点,说粗口喱语,或者女生撒娇的缠绵情话,特别有感觉,应该两广的观众更有感觉。
大部分的明星都是老熟人,毛舜筠,吴君如,黄百鸣,郑中基,薛凯琪,吴千雨,等等等等。
薛凯琪和郑中基模拟婚纱拍照一场是我最喜欢的戏,戏假情真,一张事业线照片居然拍的最有效果,薛凯琪这种喜剧演的多,驾轻就熟,表现的很好,希望早日有自己的代表作。
降魔当中的骗子道长冯勉恒在片中也客串了一个助理,编剧之一,导演是谷德昭,片中也客串了导演,国产007的大钢牙郑祖也是老熟人。
不求深刻,但是很娱乐。
2.5 结尾蒙太奇加半星
两星半。本片可以看作兰斯莫斯风格的总和 —— 极端电影的多元素组合加上寓言图景的奇诡设定。只想说杰西普莱蒙的表演太杰出了!在如此单薄的文本和滑稽的概念之下竟然能够完全把握住这般复杂的表演基调和性格色彩,更惊人的是他的表演没有一处是“安全”的,几乎可以说是在处处试险。在内敛与外放之间、平淡与过火之间、压抑与狂躁之间以及清醒与迷失之间,表演难度恰恰在于多重微妙的平衡状态,不仅要在其中平滑地调动技术,且时常要在语言与肢体的错位中保留它们的自然特征,这在表演上有着极高的要求。他通过创造演员的分体(可控的人格)与角色的远景(瓦解的轨迹)来实现主角这种畸形的坚持、真切的信念。这是寻常与异常并存的卓越表演,内在的合理与外在的荒谬同频,足以确认杰西普莱蒙是一位顶级的技巧派演员。年度最佳男演员候选。
7.5/澳门/没细看简介进来看,只记得有外星人,其实是非常黑色幽默的一部电影,感觉创作者已经在尝试了各种主义对人类社会变化的推演之后对人类的存在终于失去希望了只好创作一部可以一戳戳死所有人类的最终幻想以平息自己的怒火🤣简单来说:没招了,都得死!
Everywhere Goodluck babe
剧情足够飞,镜头语言挑不出任何毛病,音画传递信息的手法新颖且自然,但走出影院后最让我感慨的,是10年前我们在看绝命毒师的时候,谁能想到那个纯粹邪恶的小小配角Todd会有朝一日能和Oscar双料影后飙戏还依然不落下风、甚至要更加夺目。石头姐今年Best pic也好女主也罢拿不拿都行,但Jesse Plemons这个影帝如果能拿那真的是大器晚成、实至名归。
#LeVieDelCinema 2025【💣】狗改不了吃屎的零星电影。结尾?恐怕是最容易预测的“反转”,又或者说“反转”与否,存在任何价值吗?
石头姐是男版小李子。剧本很有趣,虽然是翻拍。我居然在这种血腥暴力场面中获得一丝爽感。极限讽刺加翻转。悔恨没有字幕加持导致我的理解能力下降,但是一部爽片无疑。
拯救地球第一步是让人类灭绝!蜂巢敲瓜血溅当场以后我喜笑颜开,露出了婴儿般的笑容。配乐和aesthetics都太好了!
欢迎来到怀疑论/认识论/科学哲学/传播学101......导演非常用力的一篇。
Lanthimos你拍这种片出来到底恶心谁呢😅
人在无语的时候真的会笑,yorgos你知道你在干嘛吗,好像已经沉浸在自己的抽象里无法自拔了,剧情简直把观众当🐒耍前半段是昏昏欲睡的中世纪风格科幻片,先是担心女主的生命安全,再是担心男主的精神状态,最后10分钟发现该担心的是我自己。石头姐被飞来头颅正中脑门四脚朝天,我笑了;石头姐钻到衣柜里飞向宇宙飞船,我哭了,哭的是明明是《拯救地球》,谁能来救救我散落的智商。当石头姐穿着duangduang的臃肿毛衣,在一个器官内部和各色皮肤的外星元老,说着玛卡巴卡的语言时,我觉得大脑升天了。如果这就是地球人的视听语言的话,那我才是那个外星人
还是很好奇为什么女主喜欢听Good Luck Babe难道她虽然失望透顶但也希望人类撑下去吗
yorgos你还是那么抽象🙏爱解读的人能有思考的空间,爱看点幽默的人也能笑一下蒜了,哈哈。
对话太多了。如果不是在电影院,我真的一刻也看不下去。到最后,她竟然真的是外星人。👽
出了电影院打开豆瓣一看演职员表,又又又是《可怜的东西》《圣鹿之死》的导演。我的观后感依然是“我看了个什么玩意儿”。
七分,观感介于善良的种类和可怜的东西之间。最后的revelation和展开不太喜欢,如果是人斗人或许讽刺意味和现实性都会更强一些。有点类似Conclave,结局荒诞到底反而让观众出戏。
这个结尾反转和寓意还是很好猜的,不管底层可怜还是上层可恨,人类都已经没救了,猫猫狗狗留在这个世界就好啦。(石头和兰斯莫斯已经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中无法自拔了,求石头姐拍点别的吧
Cult好評/第三幕好評/一開始睡過去了醒來後就變得好看了/我真的覺得光頭無論在什麼電影裡都有充當奇觀的作用
看的时候我甚至在想有没有可能Don是外星人- -?滚字幕的时候坐在电影院,只有大自然的声音了,风声雨声雷声,鸟鸣,树叶的沙沙声,结局还是很好的!
BIFF30 无英字有点影响理解,尤其是最后石头姐叽里咕噜说了一堆外星语我是真的没办法了…等片源出来再看一遍吧。多种意义上看得有些折磨,兰斯莫斯这部配乐用的交响乐在cgv imax看真的是震耳欲聋(但后半段确实很有效),章节过渡地球倒计时也一惊一乍;观感和可怜的东西类似,总有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其实内核是个简单的故事,看完反而好奇韩国原版是什么样的。结局和前面发生的一切相比,也显得有些普通无趣。(饿着肚子看的,看完身体心理都在颤抖..但还是很高兴可以在影院看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