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爱丽丝守着200万一个人坐在汽车里嚎啕大哭,人性何在?
人性存在于没有露面的父亲身上,相对于以爱的名义结合在一起以爱的名义进行的绑架却在行动之初就想好了要杀了对方独吞赎金的绑匪而言“爱”显得多么可笑,倒是不肯给女儿钱的排行榜富翁竟然为了女儿的安全不肯报警虽然愚蠢却也有爱!
为什么说他没有报警?
虽然开始的时候索要赎金的绑匪说听到响声说明有警察,事实上他威胁富翁不要报警要不然就杀了他女儿,这样说是因为最终他拿到赎金却没有交出人质,显然警察是不可能在没有确定人质死活的前提下交出赎金的,而索要赎金的绑匪这样说显然是为了最终把另一个绑匪引导到掘好的坟墓。
有没有可能报警了但是绑匪太聪明还是拿到了赎金,这种可能性太小剧情并没有能支持这一点。
那么最后的问题,爱丽丝是回家了还是就此人间蒸发?
按片名“爱丽丝的失踪”和绑匪诱惑爱丽丝拿钱开始新的生活来看爱丽丝应该不会回家而警察可能只是多了两具找到的尸体和一具找不到的尸体和一个不知名的绑匪,不过警察如果聪明一点的话就会怀疑一切都是爱丽丝策划的,无论如何警察都会追踪爱丽丝。
而且个人认为经历了这些事情以后,爱丽丝应该明白世界上最爱自己的只有自己的家人,况且作为独生子女怎么能让父母失去唯一的孩子,所以爱丽丝早晚还是要回归家庭,无论是爱丽丝自己回去还是被警察或者父亲找到,虽然失踪的奇案更吸引人。
每一个20岁的叛逆少年都有离家出走去外面看看的渴望,特别是比较严厉的家庭环境和一个好的出走机遇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不过家始终是家真正能抛下的又有谁?
倦了累了只能回家?
这部影片的成功在于细节:我们看到了人质和绑匪谈论关于被俘者进入厕所的困难,感受着一种如同子弹试图抗拒U形弹道的刺激紧张。
阿特登献出了她最精彩的表演,与此同时马森也献上了如同在《无忧无虑》中那样令人熟悉的爆发式表演。
女主杰玛·阿特登做出了较大尺度的牺牲,电影只有三个演员:男1爱或曾经爱女1,女1爱或曾经爱男1,男1和男2在监狱结识并相爱,出狱后男1伙同男2绑架女1,女1不知道绑架她的人中有男1,绑架后无意中发现,男1和女1貌似还有感情,男1犹豫要背叛男2,女1勾引男1,女1背叛男1企图逃跑未果,男2发现了男1和女1认识,男2决定干掉男1,男1受伤逃脱,反过来干掉了男2,男1背叛女1,男1失血过多死,男2(濒死)解救女1后死,女1逃出,貌似心死。
3个人演出无比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心理变化,3个人之间不断的隐瞒、猜疑、背叛、欺骗、陷阱、杀戮。
上帝已死,信任喂狗!
酷似《等待戈多》的简单。
三个人的永恒与短暂,三个人无止尽的对立抗衡。
除了去商城买绑架需要的器材时出现了一两个路人,其余都是男女主角三人的戏,没有多余的声音和身影,干净利落,如故事最后的结局一样,不留一丝拖沓。
等到那两个为了那啥啥的爱不顾一切捞钱的男人尸体腐烂时,爱丽丝早已去向她自己的应许之地。
很不简单的导演,很不错的电影,如此少的人,如此简单的故事,能不让观众看着看着睡着也是种不小的本事。
在绑架Alice的破屋子里,Danny去开车时,Vic从Alice口中知道了Danny骗了他,问Alice为什么还继续演戏,然后不等回答,自言自语地说,“因为他答应把钱分给你一份。
”我的问题是,Alice本来就是富家女,并且是独生女,Vic又不认识她,怎知道她爸爸不给她钱?
怎知道Alice也想分钱?
台词讲究,没有废话。
人物性格鲜明,但都很现实。
爱丽丝前男友丹尼和狱中新结实男友维奇,在爱丽丝毫不知情下绑架了她,因为她的有钱爸爸。
有意思的是,反转并不在丹尼计划之内,爱丽丝挣脱后,被枪口所指的丹尼不得不拉拢前女友,说服她扮演人质。
爱丽丝也不是傻白甜,在一次体液交流后,顺利拿到电话报警。
却被维奇发现(此处有些生硬),无奈之下也撒了一个谎,丹尼只是利用维奇。
维奇先发制人,丹尼虽中一枪却侥幸逃脱,维奇最终死在丹尼枪下。
临死之即,维奇将手铐钥匙给了爱丽丝,逃出的爱丽丝找到了路边轿车内做着美梦死去的丹尼(流血过多)。
爱丽丝则在痛哭一场后,拿着钱失踪了。
所以,在绑架这种高危、高紧张状态下,缺乏信任实在可怕。
人性的趋利,不考虑别人损失,很容易造成冲突。
1、创意很好,一共就三个演员。
2、看的时候,一度我以为场景不会出那间屋子了,要是那样就太绝了。
3、悬念做的不错,无法预测下一分钟的事情。
《爱丽丝的失踪》个人观影随笔,欢迎理性讨论,不喜勿喷电影的反转实在是太劲爆了,就像在看一部反转神剧,每次反转都是一个小喘气,而且电影应该是一个成本不高的小制作,因为反反复复的就只有两个场景三个人,连爱丽丝的爸爸和警察都没有出现,有时候电影的质量跟制作不一定成正比,小成本也可以拍出大电影,大制作也会出烂片,总体来说,这是一部合格的犯罪惊悚片,演员的演技和故事的逻辑性都很好,除了小胡子绑匪跟小鲜肉绑匪激吻的那一刻,我有点凌乱,其他还好,还好,囧!
电影里的人物关系有同性恋,异性恋和双性恋,我看短评有人说这种概率比彗星撞地球的概率还小,我笑了,hhhhhh,在腐国,这样的概率可能真的不算小,虽然我很震惊两位主角突如其来的激吻,可是一想到前几年英国的那些新闻,就回过神来,需要接受这里的剧情反转不难,只要看看相关新闻,就懂了,开个玩笑另外我想说,电影的评分虽然不高,但是整个电影的可看性还是不错的,我分析,主要原因除了狗血反转之外,可能是电影所传达的思想不够深刻,只是一个戏剧化的犯罪故事,对于人性的复杂性并没有特别深入的表现,最后女主坐在车上给了两次镜头,先是回顾了一下绑架的场景和烧掉的作案汽车,接着再次回到了女主的身上,我猜测导演并不满意这个结局,所以赶紧开车走人(狗头护体),So这是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告诉我们,不要乱搞男男,男女关系吗?
如果硬要给这部电影加上一些思考,我想猜疑链是最好的解释,当超过两个人开始做一件坏事的时候,这个猜疑链就一定存在,信任是人和人相处共事的基础,即使这种信任是建立在友情亲情或是爱情之上,也必然为先,我们来看,小胡子绑匪一开始挖的洞原来是用来埋葬小鲜肉的,而小鲜肉绑匪又瞒着小胡子他跟人质的关系,人质在知道真相后仍然拿枪想干掉男友,在反杀失败后还挑拨他俩的关系,反正就是你不信任我,我不信任你,相爱相杀,乱成了一锅粥.PS.小胡子绑匪原来就是《Still Life》里的社区送葬者埃迪·马森,只能说他戏路太宽了,什么角色都能演得入木三分(你看他俩接吻的时候多投入),演什么像什么,很颠覆,这种颠覆就像看西恩潘的表演,你能想象《神秘河》里的社会人就是《我是山姆》里的低智商父亲吗?
他们做到了,期待更多好作品
吻得太逼真
看到这,有点凌乱
三个演员一间房,就能完美演绎一台戏。
编导把绑架片“看守人质”这个小环节放大玩出如此多的花样,无论是演员的个性表现,还是故事的人性探讨,乃至于世事无常、情感纠结予人的种种感触,都不能不让人佩服。
咱国内不管是胸怀壮志盯着奥斯卡小金人的大导,还是苦无资金的DV级新人,都应好好学习观摩。
被熟人绑架,是我都会感到生气还要面对裸体的屈辱,这简直就是侮辱以后不要随便相信任何人,就算是爱人的话也不要相信双性恋男真是花心,欺骗男同志之余还欺骗了直女虽然是爱人,不过能利用就要利用,爱情果然信不起男同志,直女和双性恋男共处一室双性恋男太可恶了,还好最后直女逃脱了
剧情也太单薄了,这点事拍个半小时短片还差不多,弄得剪辑乱七八糟的,完全没啥可看的
3.5星。《好女难寻2:挫骨扬灰》
a story can be told in 10 minutes but the director wasted me a night , fuck
63/100。虽然在尺度上让人咋舌,但实际上仍是一部反应女性困境的电影,少了点《前程似锦的女孩》的悲剧性,却又多了点《隐形人》的决绝感。一个看似你情我愿的行动,却引发了不可逆转的后果,永远不要给女人们传递由你自以为是而结出的恶果之种,否则这种子在她们那里生根发芽,最后尝到致命结果的依然是你,到时候你连叫苦都来不及。诚然主题呈现做得是还可以的,但是手法实在让人困惑。作为一部想走午夜向的电影,不知道导演安错了哪根筋,各种环境拍摄、动物近景、人物细微描写层出不穷,还试图在这种“爽”里架出一种文艺感,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四不像般的蹩脚。 @2021-04-25 19:44:07 @2021-12-23 01:27:12
男主牺牲很大啊没人提啊
男主有点胖但还是帅的,J很大
变态女魔杀色男
值得了。。男主。。
非线性叙事,晃动的镜头也充满了不安。
很意识流,晃动的镜头,局部特写的长镜头,蒙太奇的叙事方法!
重口加剧情无聊拖沓了,加多少意象镜头都没用
用呢喃核的方法革新了Rape & Revenge这个老掉牙的类型,两位导演对亲密感的捕捉也得到了延续,但电影本身还比较青涩,大量穿插的昆虫特写镜头学生味十足。
节奏太慢,剪辑有点乱,若不是说英语的,都以为是法国片了…
1.女主婊+变态,2.nice cock除了大鸡和血腥,全片找不出其他的看点。
这剧情就是个短片的体量,拉长到一百多分钟实在是太水了,就没见过节奏拖沓得这么离谱的。不过本片的尺度还是不小的。
标记
4分了不起了
整部电影就是《易燃易爆炸》的两句歌词。
1,非线性叙述,场景切换不着痕迹;2,这是蓄意谋杀了,放血,肢解,焚尸,旅馆马桶冲内脏,简直不要太硬,据说女主拍摄时真吐了;3,背景交待不多,女主的婚姻出了问题,同妹妹的关系也很紧张微妙,杀妹夫,vicious crusade of revenge,更像是各种压抑情绪的集中爆发,他知不知道自己对她所做的是强奸,这个问题已经不重要了
线索乱,对白繁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