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理论上成为周星驰的接班人https://www.douban.com/people/1180239/reviews 之前七个月的评述链接小时候看过一部梅尔布鲁克斯1977年拍的喜剧片《恐高症》,当时我对于希区柯克还是懵懵懂懂的,但老梅尔的这部致敬之作还是非常有趣的,即使不知道里面堆砌桥段的具体出处,也一样乐趣无穷。
但千万注意一点,布鲁克斯先生自编自导自演此片,并不是想成为希翁的接班人,只是致敬而已,再加上梅尔也可以说是喜剧的一代宗师,和希区柯克隔着不同的类型,再加上当时以喜剧来调侃悬疑恐怖惊悚片,还远远不像后来那么普遍。
当然后来的喜剧代表人物金凯瑞,也做过向前辈致敬的举动,那就是《月亮上的男人》,尽管我对于安迪考夫曼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但这并不妨碍我欣赏这是一部很杰出的传记片,金凯瑞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但那是传记,而不是把安迪考夫曼的所有代表作放到一张压缩碟里,或者说把他表演作品的重要元素,都抽取出来,然后挤进一个鸡公碗里……其实在写这一篇之前,我也觉得所写的,是再明显与简单不过的道理。
这正如同李小龙过世后,那么多家公司多名演员,多条“龙”,都想成为接班人,但那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你得有自己的东西,而且往往需要是独一无二的,后来的事情当然大家都知道了,另一条曾经也模仿过李小龙的龙成了,但成就他的,不可能是怪叫,双截棍与“李三脚”。
现在进入正题,也就是这部2017年的《绝世高手》,此片的制作动作是呼之欲出,路人皆知的,那就是培养周星驰的接班人,当然主创的底气可能在于,男主角本来就已经在《西游降魔篇》开机后被急召入剧组,并在后来的《美人鱼》中也参与演出和编剧……但问题是,像这样的周星驰“御用演员及编剧”,这么多年来,好象有了一批又一批,TA们都可以被看成是周的接班人吗?
还是后来的抖音“御用主播”?
我这么说,并不是要否定模仿,再出色或天才的创作者,肯定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即便如周星驰,也不能说开始时没有模仿许冠文的倾向,只是到了后来,就算是那些有心无意的模仿,也化成了自己的东西。
而且更重要的是,《绝世高手》这么一部大电影,班底及特效都花了大力气,不少的钱,这肯定是得不偿失的……一开始的模仿,总得从小处开始吧,为什么不从周星驰早期,中期的代表作开始模仿呢?
而是要从他独当一面,大用特效的电影开始模仿起呢?
是钱太多,真的没处花吗?
而且其实只要问下稍显资深的影迷,就不难得到答案,后来加入特效,减少自己的戏份及语言上的优势,让周氏喜剧能被更多人的接受,但直接的结果是,周后期的电影规模越来越大,但笑果其实是越来越少的,特别是特效部分,你记忆中好笑的特效点有什么?
好象真没什么,除了《少林足球》中守门员被强大的冲击波搞到背面全裸,或者《功夫》中包租婆用狮吼功,不但三围突爆,而且用那口钟改装成大喇叭,功力加倍……除此之外,直接源于特效的笑点,真的非常欠奉。
那你们的“起手式”电影大制作,去模仿《功夫》这样的,到底是为哪般?
说实话,我可以做这样的假设和判断,如果《功夫》是周星驰的电影处男作(当然当初香港的电影圈及黑社会再疯狂和嚣张,也肯定不会投那么多钱给刚出道的周),那么后来香港影坛肯定没有他的位置。
因为太多对于《功夫》的热捧,说他是周的巅峰之作的,都是带着好几层滤镜的,实际上可能是“回光返照”之作,太多的漏洞与缺点。
以后有机会在专门评述周的电影时,会详细讲这部《功夫》。
之前只评述了他的《少林足球》和《情圣》,以及《大话西游》和监制的《西游伏妖篇》。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3644952/ 如果《少林足球》比拼的不是悲情与暴力,而是真正的规则和理想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3646559/ 如果《情圣》中的周星驰等同道中人 没有骗偷不分 而是诓窃相争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3782326/ 如何理解《大话西游》系列不是在炒冷饭,而是上梁不正下梁歪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3193949/ 如何讓《西遊》電影系列打破陳腐重複的套路與笑料 拍到取經成功《绝世高手》里元素多到爆,可以说是把周氏喜剧里可以加的,都往里面加了。
如果说主体结构是《功夫》加《食神》的话,《功夫》里周本人的戏份当然大大减弱了,而是变成了高手又见高手,特别是女主角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但《食神》里莫文蔚的戏份是很强的,甚至有盖过周的地方,但里面周星驰本来就是个高手,主要围绕他改邪归正,所以除了挺莫名其妙的少林寺十八铜人,基本上没有什么别的高手出现,连反派的戏份都不多,不管是吴孟达还是谷德昭……但《绝世高手》里女主角戏份不少,是个超级女汉子的感觉,又有高手,是汤母和杰瑞,还有仓田保昭,连反派蔡国庆的戏份都非常多,当然男主角卢小雨的戏份也不少,除了顶级高手,还有那个翻单杠,露乳头的家伙……也就是说,谁都有戏,谁感觉都是带资入组的,这可如何分摊是好?
我之前多次提过,周星驰电影里最重要的元素,还是跟吴孟达的关系,那就是突破传统父权的压迫,还不需要费什么力气,就能做到辈分平等,甚至压长辈一头,这与其说是周的睿智,还不如说是达叔的大度,从角色设置上来说。
这是周氏喜剧最重要的地方,其TA所谓的黄金配角,充其量只是临时凑戏的,所以到后来当周也成熟到变成了长辈,甚至都当起了父亲,他就不知道怎么处理这种关系了?
难道是他“反抗”吴孟达,徐娇再“反抗”他和吴吗?
这样子的叠加,还会有好的效果吗?
而在《绝世高手》里,这样子打破父权“压迫”的感觉是没有的,毕竟不是找到胖子做搭档,就是吴孟达了。
与之类似的,勉强能算的,只能说是蔡国庆,把他那些在春晚上一直唱的“经典”老歌,推展出去,也当成是一种阶层统治的,打倒他,可能也算是一种良性又安全的挑战,但这层意义实在是“隐晦”到,可以忽略不计,只能算是影评思维。
在继续罗列《绝世高手》多到爆的元素与线索之前,请允许我先举个周自己电影的例子,比如《破坏之王》里模仿终结者的桥段,那当然也是在模仿,虽然他跟阿诺舒华辛力加的身材不在一个级别……如果周的模仿也仅限于此,裸体蹲姿,平视半周的话,那相信没有人会称他为星爷了,因为那只是很多人都会的简单模仿……但接下来警察找上来,说他是在公共场所曝露身体,而他解释自己是做好事,之前把衣服都给了流落街头的一家三口,最后一个镜头还证明他没有说谎。
虽然这也是很匪夷所思,不太接地气的一段情节,除了说明他是个不说谎的好人之外,也没什么作用,但这种脑筋急转弯式的反应,总是趣味十足,最重要的是,超越了一般的模仿层面。
但这样的点睛一笔,在《绝世高手》中几乎是找不到的。
另一点,也是老生常谈,那就是周氏喜剧里的悲剧内核,比起上面的模仿到“提升”,这种悲剧感,不管是从表演还是整个情境的设置,是最难学的,因为那是骨子里,是轻易演不出来的。
不用举那种反复提过的《武状元苏乞儿》中吃狗饭和抹黑自己的脸的经典桥段,只要说《少林足球》里的一个表情,那就是一开始在大街上,周星驰向路人大婶发“小广告”,但别人根本瞧不起他,而他只是“莞尔一笑”,而一笑中所包含的悲悯高傲不屑与不羁,几乎就是所谓的悲剧与悲观内核。
而在《绝世高手》里,虽然设置了很多前史,包括男女主角的,特别男主角的身世已经惨到难以想象,甚至是理解,但你不管从情节和表演上,都无法感受到那种悲欣交集来。
现在再简单说下《绝世高手》里不顾结构而塞进去多到爆的情节点线面。
《功夫》里提到秘笈,那因为是旧上海,可能是民智未开,但《绝世高手》里也来个美食秘笈,这好歹是当代吧?
虽然是架空到有点抽象,但在这样的整体民智氛围下,还在集体找秘笈,给个理由先?
不觉得有点太那个?
难道这篇秘笈是从古代食神坟里面挖出来的?
周星驰早年的片子里都给主角加了特异功能或者特别大力的绝招,方便快速推进剧情和观众接受,毕竟周星驰不是周润发和李连杰。
但在《功夫》里其实主角的光环是减弱了,至少是前半段,他除了突然间能快速开锁外,几乎没有什么别的能耐,于是后面突然洗了个澡,换了套干净衣服,就成为功夫大家,其实是有点割裂的,但这没办法,电影是个整体,就看你是否有能力平衡好各种元素……但实际上无厘头喜剧原本是压根就不管结构的,这当然是一个先天的问题,后来只会越来越突显出它的弊端来。
而在《绝世高手》里,不但有高手,还有特效,还有女主角的戏份,连男主角也不放过,他还有个异于常人的地方,那就是无痛感,最后痛感恢复,凭触觉感知食材。
但这实际上不就是把《饮食男女》里郎雄先生的味觉失而复得,又化用了一下?
我还是那句话,无厘头喜剧拿来主义当然是没问题的,但一方面要提升,另一方面得注意整体比例与分寸,你不能什么都往里面塞!
刘镇伟对于周星驰的影响,再怎么夸张都不过分,而他的特点当然就是一种所谓哲理性的思考,常常是跳脱出原有的角色身份,甚至包括导演编剧身份,来点评片中的逻辑“漏洞”以及尴尬的地方,而这些通常是一般人即使会注意到,也不会往下想的细节。
但非常可惜的是,碍于无厘头喜剧的先天特点,刘镇伟导演的这种所谓哲理思考,一般就只能持续几分钟,然后便没有了,就是另一个笑料,或者另一种哲学思辨……这种思维方式是东方,中国,包括香港电影,以及小说和电视剧等文化,都共通的,但也是弊端中的弊端,这样的,可能在自由的环境中,会无拘无束弄出一些不错,有活力很“放肆”的作品,但终究是不可能自我提升的,这跟是否外界舆论环境越来越高压,没有什么直接联系,而是文化思维骨子里的问题。
又是行文至此,如果你要问我对于《绝世高手》这样的电影,有什么自己的设想?
我只能说,就算是模仿,也要保持距离,有自己的身段与想法,致敬之余总得有提升,先不管这提升是那么的渺小与不成熟……另一方面,就是不能再重复香港电影,特别是无厘头喜剧那种结构与思维方式了,那是没有出路与前途的,不管文化管制是紧是松,都是如此。
在无数条故事线索里找到一到两条,但前提最好是核心情节就是特别的,是前人没有做到过的。
而在这方面,其实周星驰本人在巅峰时期也没有做好,或者说没有这种自觉,我之前也多次提到过,他电影故事的大纲其实跟王晶自己做的那些电影,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只是在具体片中堆砌的桥段上才能分出高下来……但为什么不能在故事起始创意之初,就把王晶,甚至更多的香港导演都远远抛在后面呢?
如果非要我说个具体的设想的话,那比如这样,还是由主角前史营造出来的悲剧性,主角还是很惨,可能孤身一人,但父母去世的原因非同一般,二人的心血管可能都不太好,却又痴迷喜剧,尤其是某位笑星的喜剧,反复观看,然后主角父母当年先后在看喜剧时,由于太过激动,或者一系列直接间接的“巧合”,而意外死亡。
但究其源头,男主角的父母都是因“笑”而亡。
于是接下来男主角,一来体质跟父母差不多,二来他心理上对于喜剧,对于笑产生了极大的恐惧,他不敢笑,每次感觉马上要张口笑,就会拿嘴捂住嘴,他从不开玩笑,也讨厌喜欢开玩笑的人,当然更不敢看喜剧,对笑有深深的恐惧。
而女主角可能是个不会开玩笑,又竭力想让自己变得幽默起来的人,因为她发现搞笑的人都容易让人喜欢,融入群体之中,而她自己说的笑话,听的人没有一个会笑的。
于是她想尽办法,要让自己变得幽默起来,但效果欠佳,还被别人排斥。
但男主角并不排斥她,因为她就算是说笑话,也不会有笑果,这一点对于男主角来说,很安全。
两人之间当然是有感情的,但因为对笑都有不同于常人的地方,而且一个是抗拒,一个是渴望,于是彼此的关系很微妙。
到后来,女主角当然是开窍了,越来越会说笑话,男主角对此当然是抵触的,但之后发现自己离不开她,是爱她的,而倘若要跟她亲近,在一起,就得克服自己对于笑的恐惧,于是在这个故事里,笑与恐惧和渴望,特别是爱情本身,变成是休戚相关,水乳交融的……
本片第一个笑点来自于冷酷无情、利益至上的蔡老板秒变脸:“我送你365个祝福”,瞬间电影院就爆了,这部片有毒啊!
完全没想到蔡国庆在电影中演绎他歌唱的一面会这么有喜感,其实不止是他,《绝世高手》所有角色身上都有这种参差感,俗称反差萌!
范伟老师饰演的黄杰瑞那更把这种反差表现到极致了,神棍和世外高人一秒切换无压力,说白了就是个不着调的可爱老人,好像是神厨,但仔细一看怎么在织毛衣啊,穿上他的毛衣,包你找回童年的自己!
这里就可以看出卢正雨的功力,虽然这类反差性的笑点密集,但仔细想都符合人物性格逻辑,所以不尴尬不生硬,而且充满了反转的惊喜,最后发现被套路的是自己!
要数这样的反差萌简直停不下来,和过气黄高人相爱相杀的汤母在江湖传说中早已稳坐女魔头的神坛,在殡仪馆给伤心人烧汤的她却看着慈祥温和,就是一听到黄杰瑞的名字立刻黑化,然而跟着蔡老板踏入黄杰瑞老巢前突然羞涩,满心期待的样子不要太可爱!
郭采洁演的小曼更灵动无比,一身肌肉装出场,可爱的金刚大力女,简单直接。
小鱼揭露自己的卧底身份后,没有一点犹豫选择相信他,直面蔡老板,向背后伸出手,小鱼握住,她回过头时的笑容无比灿烂,然而!
接下来的故事走向出乎意料!
导演,你的剧本果然猜不到啊!
好的,继续往下看,发现主线任务都没交代,简而言之,就是反派大魔头蔡老板想要一统厨林,还剩一本秘籍流落在堕落街,于是派出集团渣渣卢小鱼曲线突围,通过追求小曼拿到黄高人手上的秘籍。
卢导自导自演,对小鱼这个角色有很细致的打磨,这部片子不是单纯地堆积笑点,而是有逻辑、有细节、有三观的喜剧。
小鱼因为小时候不懂事害了妈妈造成丧失全部感知,卢导用了个小小的障眼法,让我们一开始关注的都是小鱼的没有痛觉,到后来才恍然大悟,原来每次告白,小曼都答应了,在他转身的时候握住了他放在背后的手,但毫无感觉的他又怂了,于是以小曼给他一个过肩摔结束。
小鱼以为他要的只有钱,却不想早已被小曼和堕落街上的人们所打动,自以为是地拒绝了小曼,但小曼这样简单纯真的人看得出什么是真,小鱼都不知道自己看似被逼出来的那句话是真的,原来在第一次见到小曼的时候他就愿意为她赴汤蹈火。
这样的浪漫和感动电影里都是点到为止,不俗烂,不矫情。
喜欢电影里所表达的,越是接近本真的越是纯粹动人,不管是秘籍,还是恢复感知的小鱼,都在讲述着这件事。
这部电影仿佛是卢正雨看完周星驰作品后的模仿习作,参考的作品有《喜剧之王》《功夫》《少林足球》和《食神》等。
现在都 2017 年了,还要搞一锅「从天而降」的大鱼头模仿如来神掌。
笑料之低级、人设之弱智、表演之浮夸……如果这就是导演想要的「无厘头」,那也理解地太肤浅了吧。
如果你也是跟我一样是冲着卢小鱼和颇受好评的四集网剧《绝世高手》的招牌而买票看这部电影的,相信你也高兴不到哪里去。
相比于之前同样是网剧改大电影的套路,《万万没想到》口碑票房双扑街,《绝世高手》想必也好不到哪里去。
但是,《万万没想到》起码认真讲完了一个故事,《绝世高手》是什么鬼?
故事、人物、感情都低级到了极点。
另外,对于前期宣传还不断拿网剧《绝世高手》的片段做电影宣传,实在是严重误导观众。
最后,想对给这部电影三星以上评价的影评人说一句:好自为之。
我个人觉得【绝世高手】绝对不是在模仿周星驰,编导早就超越了这种中级趣味,而是要运用电影手段和电脑动画把春晚中所有的元素,蔡国庆范伟港台同胞国际友人体育健儿功夫杂耍航天英雄零点祝福,串联起彼此呼应的一个完整故事。
这在电影界是一个能让麦基中风,曾经的春晚导演尿失禁的终极课题。
但【绝世高手】做到了!相信本片的制作方绝不仅仅是要做一部成功的喜剧电影那么简单,而是想借此向中宣部和央视发出信号,有理由相信,民企承包今后50年的春晚制作,绝对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中国梦。
加油!
看完片子后,觉得没有很差,也不是特好,但是作为一部喜剧片是及格的,我认为给7分(10分制)是合理的,因为这是一部模仿周星驰的电影,模板就是《功夫》,掺了些《食神》,。
我认为这部电影需要给予鼓励,周星驰类型的电影不是好拍的,之前那么多模仿周星驰的电影,拍的垃圾一样,还要蹭星爷的IP。
再厉害的人也需要模仿,但是我觉得卢正雨模仿的太执着了,简直把《功夫》copy了一遍,看电影的时候我无时不刻都在把卢小鱼脑补成周星驰演会怎样。
周星驰是很棒,但是只有一个周星驰,卢正雨需要形成自己的风格,我们需要的是周星驰的传人,但不是周星驰本人。
冲着某某拉上7.6的评分去的,看到10分钟确信自己遭遇了又一部不能再烂的烂片。
如果导演非要告诉大家这是一部向星爷致敬的诚意之作,好吧,我代表周星驰的诚意观众回敬你,别糊弄我们了!
相信被忽悠进影院的大多数人智商都高过你,除了那几个可能中途就睡着甚至退场的水军大V,昧良心也是低智商的表现,别逼着我们下次非反着看你的影评,甭管你拿什么名号。
诚意这东西有就有,绝不会像片中男一号背上的血,说恣就能恣出来的。
之所以强忍着看完实在是想写一点负责的东西,批评也要真实和真诚。
其实我一点没兴趣评这部片子,但是对这种以向某某喜剧大咖致敬实则趁火打劫的东西,我们不能再一味宽容下去了,看起来宽容不可能带来国产电影的进步了,反而愈发让一些制片商和浑水摸鱼的从业者以为我们是可以一再欺辱的傻鱼。
卢先生千万别再说你向谁致敬了,你的确用了《功夫》里忍辱偷生最终成就绝世功夫赢得纯洁美人心的套路,也的确盗了《食神》味蕾在好吃到惊艳和难吃到恶心的翻转,可是你只偷到了人家的书皮,里面藏着真意思的瓤儿你视而不见。
不是抄一个堕落街,你就以为自己无厘头到家了,不要以为架起一口大锅耍几下大勺你能成就一个厨界绝世高手。
无论是中国功夫还是做菜,你都连皮下都没探及。
功夫和食神,只不过是你匡我们刷票房的噱头,nnd拿一盘日料店的刺身拼盘就糊弄我们快如闪电的日本厨神新佑卫门驾到,真有诚意先自己掏钱到京沪任何一家顶级怀石料理点几道,你才知道东瀛吃食的深度,对于老祖宗传下来的中华料理也一样,拿个胖鱼头说事,显见你以为我们只进路边的川湘苍蝇馆子。
总之,你拍一部学《功夫》抄《食神》的院线电影,总得走访一下少林武当华山拜拜山头,也得跟川粤鲁淮扬各路厨界名家讨几个像样的菜名和花式,别以为影棚边上点几个炉灶,弄盘小龙虾接几段硬梗儿,就扯起嗓门卖弄厨界大神,愣充隐世高人。
靠,我只看到了绝世浮夸和浮躁。
我们的宽容,只敞开给哪怕对我们有一点点诚意的人和货。
中规中矩的一部商业片,一如既往地的充斥着卢正雨对星爷的模仿。
大量的段落设计承袭前作,让我颇感失望。
《嘻哈三部曲》时的卢正雨,在我心中是一块璞玉,我一直认为《嘻哈三部曲》就是卢正雨个人的成长。
《三部曲之绝世高手》是一个有志青年对偶像的致敬,《浮游目击者》是自我风格的寻找,《婚纱照》是自我认证。
如今《绝世高手》依旧有嘻哈的影子,只不过,1+1+1成功的小于1。
周星驰凭借着戏仿等等手段成功的在香港无厘头中寻找到了自己的道,才成了世人口中的星爷。
商人是给消费者他们想要的东西,而大师则是用自己征服观众。
真正的大师永远都是做自己。
卢正雨是我非常支持的年轻导演 有创意 也愿意磨东西 在短片里面就发挥自己非常难得的喜剧精神 这种精神既不太过浮夸也没有受到当前中国喜剧普遍屎尿屁的影响 反而有一种纯粹感 但是绝世高手作为一部两个小时的长片还是暴露出来导演自己对于电影节奏和内容把握的失败 但这种失败都仍旧是可贵的 可贵在虽然仍旧将性的擦边球带到电影当中作为笑料 却只是自我调侃而非性别玩笑 虽然故事发展过程中一度进入到对周星驰电影食神和功夫的模仿致敬 但是卢正雨自己的影像特色依旧十分抢眼 尴尬到冷的笑料 以及部分挑选的十分精准的演员角色(范伟老师和蔡国庆老师真是本剧精魂 )都让这个电影在局部上拥有一定的可看性 但这却不应该是卢正雨的合格作品 毕竟在叙事内容上的缺陷在一开始就暴露出来 而且夹杂在其中的一些笑料明显有让人硬笑的成分 远没有短片绝世高手中的淡然随意 有野心不是坏事 因为你确实有撑得起野心的才华 但仍然要重申的是 这个故事离完美真的还很远 绝世高手 仍需磨炼 期待你的下一部作品
这个电影没去电影院看,因为还是不太敢相信卢正雨的能力,怕他扑街。
现在在腾讯付费看了,超级后悔没去影院。
卢正雨出了名爱周星驰,影片也充满周星驰的影子:小人物、斧头帮、五颜六色的大排档、男女主角只停留在恋爱初级阶段、非常注重把极其简单的情节拍的丰富、快速剪辑,突然的大特写,各种神剪辑,同时能看到食神、功夫等周星驰的电影情节。
但可贵的是卢正雨比周星驰更向大陆文化走进了一步,影片具有大量的来自大陆人生活记忆的笑点。
这点我通过最近几年周星驰的电影的观后感,认为周在本土化方面没做到卢这个地步,他的中港合作片空留自己的方法,内容不丰富。
周星驰毕竟香港人,他想象的生活细节和梗有意无意都来自香港以及香港文化。
比如他的大内密探中解剖外星人的桥段就来自一次真实的香港电视节目今日看真D,连主持人都是同一个演员。
但这个梗绝不会出粤语地区,而爱学周的卢正雨,贯通各种周的方法,却把貌似香港街景的堕落街,装入许多如北京奥运会,好好学习,喜羊羊摇摇乐,和我小时候最怕的爆米花黑滚筒等细节。
那个用电脑CPU和热得快做的宿舍锅搞笑的同时也超级亲切。
让蔡回忆的三个片段都特大陆:跳绳、破宿舍打游戏。
还有小红花。
如果那三个彪悍阿姨用力过度的表演是周星驰经常用的搞笑手法,卢请了蔡国庆做大反派,太颠覆了,蔡国庆从头萌到尾,各种突破性的表演,之后那个貌似赵老师的主持人也特神,最要命的是四个山寨四大天王,出来一次就爆笑一次,而且一说话还特像,另外戏说乾隆主题曲也是温柔一挠,这其实是很多大陆人对港台文化的记忆,周星驰是想不到这些主意的,他不可能有八九十年代大陆对港台的视角啊。
电影里有一位日本演员的表演,超级萌爆笑,这让我想到周的无厘头这个特点,我不相信无厘头概念的形成能没有受日本漫画影响,只要看看1987年开始连载的日本漫画《乱马2/1》就能看到日后功夫里包租婆追周两个人飞跑的圈圈腿,以及一打人就人就飞向半空的那种style,最后周对蛤蟆功的最后一击和七龙珠里打斗情节也超相似,而且整个厨艺大会打擂台,和人吃了一口菜立刻充满幻觉的这种模式,我最早有印象是在日本动画中华小当家里出现过这种模式。
所以不要说卢学习周,周也有借鉴的对象。
更何况卢把食神中从天降临的神改成了超级女神老干妈,这点震好笑好么。
我认为周就把日本的无厘头往香港进了一步,而卢就把周的无厘头往大陆进了一步,这一步一步就是原创。
原创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巨大的创新,一定是每个人基于前人经验走出一小步,走的人多了,一个幸运儿跨出了那最质变的一步,他就脱胎换骨成了新的里程碑。
可大多数人还是存在巨大前人的影子,这是搞创意的规律。
如果说只要有前人影子就是抄袭,每走一步都必须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其实最终大家都是寸步难行的。
所以期盼一个任何细节都从来没见过的全新横空巨作,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拿这个尺子衡量任何人类造物,那大家都是抄袭。
所以我不觉得这是模仿骗钱之作,他是一部把周星驰方法运用的特别成功,且处处有巧思细节丰富的电影。
(邓超的喜剧就属于所谓“原创”,好看么?
反正我不知道他那是什么路子)卢不仅学了周的方法,连认真拍电影抠细节的精神也学到,希望卢再接再厉,把他真的世界观爱情观拍出来,他和万万没想到的演员合作实在是喜大普奔,期待他们能一起再和周合作一次。
那景象一定很美!
加油吧,他还是个孩子!
《绝世高手》不仅引用了90年代周星驰无厘头喜剧的所有笑点还借鉴(抄袭)了不少桥段。
像是一部有钱有势的痴心粉丝致敬周星驰的献礼电影。
蔡国庆承包了我看这电影的所有笑点。
而导演本人操着一口别扭的普通话倾情担当男主角直接把电影从及格拖到不及格。
因为他的形象和口音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屌丝,而不是周星驰电影里包裹着屌丝外表的隐藏英雄。
换成擅长此类戏路的邓超来演电影应该会更好笑也更让观众信服郭采洁会对他一见钟情。
郭采洁一定拿了很多片酬才愿意对着导演兼男主角说那么多肉麻情话还要在结尾亲他一口……牺牲太大了。
FEFFS 淡淡的幽默感,极其单薄的文本混着整体旋律像<1812 ouverture >的配乐,但最后也没有很惊喜
拯救地球,因是今年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提名作品,整个故事节奏起伏属于荒诞戏谑的,音效配乐与电影都贴合的很棒,电影讽刺了人自私的内心与欲望,也嘲讽了了福布斯榜的知名人物,当然影片最大的亮点是石头姐奉献了全篇最为精彩的表演,上演了一场与两笨贼、两精神病患者的斡旋之下,展开了自我拯救式的智斗与谋略,令我称赞,但同时影片的节奏也是属于那种比较跳跃式的,这也是导演的风格特色所在,虽说叙事不太连贯,逻辑性不够强,但是串联起来和其导演前面的作品,在仔细鉴赏之后,总能让人回味很久,最后的镜头,当全地球人的集体死亡画面推出来,还有石头姐证实自己是外星人,这两人镜头感的鲜明对比,给我满满的窒息感与压迫感,不愧让我拍手较好,虽说还有点不足吧,但是还是挺不错的作为文艺片的角度来说,所以综上给7.5分
2025.10.29. M+戏院,香港上映优先场。石头姐和兰斯莫斯合作第四部长片(算上一部短片是第五次合作),是我看后觉得仅次于《宠儿》第二好的一次,也是石头姐作为绝对女主看得最舒服、我认为发挥的最好的一次。没看过韩国原版(但估计不会像兰斯莫斯这个如此癫狂),光看这个下来感觉就是个“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故事嘛,蛮有趣的。最后临近结尾有个让不少影院观众直接大喊WTF、惊掉人下巴的一个反转,在此不剧透。本片的18禁全给了兰斯莫斯血腥暴力的恶趣味,但这次已经比《善良的种类》《可怜的东西》《狗牙》等等收敛太多。摄影非常出色,原声音乐也不那么古怪了。同时剧本上还有大量的室内空间单纯正反打的两人对话戏、张力全靠演员的精湛表演来实现,石头姐与杰西·普莱蒙势均力敌的炸裂飙戏无疑是最大的看点。
兰大师终于在继龙虾和宠儿过后,又拍了一部普通人也能看懂的电影,这对我来说很重要。石头在这一部里面终于不用过度装疯卖傻了,演技反而更有说服力。但我私心觉得这戏里面最好的演员是演Don的Aidan Delbis。另外很多人在评价一战再战的时候,说保大师在戏里面无差别地平等攻击了左派和右派,但那部戏里面政治隐喻更像是风格精美的背景板。兰大师这部作品才是精准地同时攻击了左派跟右派。
@香港。几乎一切都可以预测,过程中昏昏欲睡,看完只想问,石头姐为什么还在演兰斯莫斯这些破玩意儿。
可能是没有看过原作的原因,其实对我来说是新颖的,不是说结尾的反转,是Teddy的现实主义句句名言,结尾反倒让我有泄气的感觉。但是最后的镜头很喜欢,说的是拯救地球,没说过拯救人类哈,我真的谢。
中规中矩 没有惊喜, lanthimos I expect MORE from you!!!!!!!!!
#Venezia82 石头姐是不是有在电影里受虐的癖好
lanthimos真的漫威化了…just amusement park
看完本片,我还感慨兰斯莫斯终于会好好讲一个故事了,殊不知这是翻拍自一部千禧年初的同名韩国电影。看本片过程中,时不时想起《宇宙探索编辑部》,而孔大山营造的那种氛围还就是来自这部韩国片。杰西普莱蒙的表演基本掌控全片,石头姐再怎么表现都没办法把戏抢过来。像这种跨类型元素的影片,很容易就引起跨主题的效应,而本片就恰恰如此。兰斯莫斯估计也是对人类彻底失去希望,索性也就翻拍了类似表达的电影,但隐约就是觉得导演有些江郎才尽的感觉。从人类本身角度出发看本片,从结局倒推的话,其实会发现观看全片的立场就应该站在杰西普莱蒙一边,他的“牺牲与放弃”实在是太大了,其实还是会为这个角色动容的,反观石头姐这个角色,用她超脱人类视角看本片时,反而会失去很多乐趣了。化学阉割自己,断了七情六欲,真的会好专注,葵花宝典名不虚传。
3.9
还是兰导一直以来的大脑洞+阴谋论,但是这次最后反转有种wtf的感觉。然后片子观感上出了最后的大底,前面全程都很像冰血暴,我觉得如果往那个类型拍会更好看一点?然后建议兰导和石头姐各自冷静期一下,有点审美疲劳了。
第二遍看一定比第一遍看有意思
从各种角度看都是一部“太兰斯莫斯”的电影了,所以理所应当拍得游刃有余。听说改编自韩国原著,不过看的时候我更想到弗莱德金2006年的《千疮百孔》,同样的阴谋论腌入味,同样的锡纸糊墙,同样的惨烈结局。特别喜欢兰斯莫斯这套字体和视觉设计,赶紧抄起来。
看的我笑的不停,结尾全场沉默,但其实是被导演无语笑了(in a super positive way)
非常戏谑地解构拥有绝对权力的上层对底层的压迫剥削和强行灌注的各种逻辑,配乐吓了我一跳又一跳,看完有种mental health被污染的感觉。。
两星半。本片可以看作兰斯莫斯风格的总和 —— 极端电影的多元素组合加上寓言图景的奇诡设定。只想说杰西普莱蒙的表演太杰出了!在如此单薄的文本和滑稽的概念之下竟然能够完全把握住这般复杂的表演基调和性格色彩,更惊人的是他的表演没有一处是“安全”的,几乎可以说是在处处试险。在内敛与外放之间、平淡与过火之间、压抑与狂躁之间以及清醒与迷失之间,表演难度恰恰在于多重微妙的平衡状态,不仅要在其中平滑地调动技术,且时常要在语言与肢体的错位中保留它们的自然特征,这在表演上有着极高的要求。他通过创造演员的分体(可控的人格)与角色的远景(瓦解的轨迹)来实现主角这种畸形的坚持、真切的信念。这是寻常与异常并存的卓越表演,内在的合理与外在的荒谬同频,足以确认杰西普莱蒙是一位顶级的技巧派演员。年度最佳男演员候选。
#ven82记者会有两位演员佩戴了🇵🇸的徽章。(多一星)普莱蒙的演技很出色让我忽略了他的长相,细节处理很好。石头姐比善良的种类表演要收敛,但是如果为了自虐而冲奖的话估计是没戏的,更像是艺术行为想冲破演员这个职业称谓艺术家(no),只希望石头姐能清醒点别再和兰斯莫斯合作了。。。。。(说自己的造型其实还不够大胆也是。。。好吧)
在除了片名、导演和女主演的名字之外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去看了这部电影 观影体验五星
还挺喜欢的,兰西莫还是拍这种在行,石头这次的表演比我预期要好不少,她把角色这种模糊的身份把握得很好,对于角色心理的表达也准确,没有过度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