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绍功、谢孝章、戴安澜、大秦、杨文、木匠李木生、李克己、杨四木、史迪威、金尼森、罗星……这一个个人的名字,不知不觉地烙印在我心里,嵌入我的骨子里,浸透我的血液里,在整部《中国远征军》里,我一直是感动着,被他们深深的感动着。
他们是一类人,是一种人,是有情有义的那一种人,是真诚的人,是磊落的人,是好儿女,是真汉子,是我们人类的高贵。
我哭了,我无声的心绞般地哭了。
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我无法抑制我内心的悲伤,更无法控制我内心的感动。
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动?!
胜利了!
我们用众多可贵生命换取来的胜利终于来了。
但我们曾经熟识的亲人,兄弟呢?
……回忆他们的音容笑貌,是那么的生动,那么的可爱。
他们牺牲了。
牺牲是什么?
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情感。
他们为什么要牺牲,我想,因为我们心里有比我们更重要的那样东西,那是正义,是感情,是我们值得为之牺牲的人。
因为我们爱,爱这个和平的世界,爱我们身边的人。
兄弟们,请容许我这样叫你们一声兄弟,我想与你们同在。
倘若能,我和你们并肩作战;倘若能,我也为你们而牺牲。
英雄们永垂不朽!
敬礼!
2020年12月为了国殇墓园专门去了腾冲,疫情期间还需要预约,去了三天国殇墓园包括12.13国家公祭日当天。
后来自驾走了一段滇缅公路,从腾冲出发经过松山战场、滇缅公路、老虎嘴、惠通桥、707界碑,经过限速20左手塌方右手悬崖的旧滇缅公路,每隔不到五百米就是一个连续急转弯,翻过一座又一座山到达707界碑。
回来后专门找了这部剧来看,虽然跟史实有些出入(比如强化了共党的作用),部分情节有明显的模式化,但作为普及片还是要给五星。
松山战场
惠通桥1.国军两次入缅,实际情况只会更惨烈 军事重地松山,在战时几乎整座山都被日军挖空了,里面全是弹药和足够两年的补给(现场军人解说语)。
中国远征军于1944年6月4日进攻位于龙陵县腊勐乡的松山,历时95天,每天都冲锋,都死很多人。
山头不大,现在是松山战役纪念馆,满是坑道。
我去的时候没什么人,跳下坑道顺着一直走(不要学我),可以直面感受到国军的猫耳洞,仰攻多么多么难,国军的坑道多么劣势,面对日军上下六层的堡垒如何被压着打。
而且武器还不占优势,体力也不占优势,日军拼刺刀技术在当时是明显优于国军的。
就是拼命,一条命一条命地拼,一个团一个团地去拼。
松山有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山坡,插个牌子写着“肉搏山”,“……过后清理战场,敌我双方缠斗撕咬,死在一起的士兵就有62对,阵地上被咬掉的耳朵、被抠出的眼珠和被扯出的肠子随处可见,除了尸体还是尸体,后人将此山头改名为‘肉搏山’”。
肉搏山 当年这里有62具敌我抱着缠打撕咬尸首难分的尸体,看着那个山坡眼泪立刻就下来了,小日本王八蛋!
剧里有这个情节,实际情况是打完仗后是腾冲百姓去收尸的,目睹了这一幕记录了下来。
建议去实地的人去坑道里待一会,想想当时的战况,战争的残酷会瞬间奔袭而来躲都躲不开。
腾冲市内的来凤山也是遍布坑道的战场遗址,最近的坑道距离来凤寺只有三十米,不能更多了,就打了几百上千条人命。
2.很多人猎奇的野人山 滇西抗战博物馆(国殇墓园内)对野人山也比较客观的描述,它没什么神秘的,就是一座有瘴气、有毒虫、无食物、有猎人族存在的环境恶劣的丛林。
猎人族是主要是克钦人,现在没有了,博物馆里有克钦族的一些日用品展示,还有说明了他们有猎人头的风俗。
后来美军修路也修到了野人山,博物馆里有照片。
杜聿明带了四万人进山送死,这不是天灾,完完全全是人祸。
老蒋和杜聿明这个锅背得实实的。
之前看到有史料里为杜聿明开脱,说他是老蒋的嫡系,必须要完全听蒋的话,老蒋让他回国就得回国。
军队不是私人团伙,杜聿明如果把军队带到印度整修完毕再回来给蒋打仗,跟队伍都死在野人山里这两个选项让老蒋选,你觉得蒋会选哪个?
对未来情况的判断失误,就是将领的死刑。
杜聿明就应该上军事法庭!
3.滇缅公路 电视剧里对这块描述不多,其实整个战役都是围绕整条公路展开。
当年也是云南集全省妇孺之力修建的石子公路。
为什么是妇孺呢?
因为男人都去前线打仗了。
现有的图片上好多背着婴儿的妇女,七八岁的幼童在那里敲石头,如果你觉得难以置信,那再想想松山战役里13岁的娃娃兵吧!
石子路当年号称“搓板路”,开起来就像行驶在搓衣板上那般颠簸,噪音极大。
现在的汽车抗震都做得很好了,还是限速20不能开快,想想当年的卡车吧,还有随之奋斗的南洋机工。
现在滇缅公路在国内仍存,国家在部分危险的地方拓宽了道路,就是往山里多砸点空间出来,面对悬崖那侧建个混凝土路挡。
很多地方现在还是有塌方,开车要小心。
4.埋着远征军的国殇墓园 现存三千多墓碑,是腾冲百姓在文革中一块块保存下来的。
当年的国军尸体限于条件是一起焚烧的,然后按照人名分成八千多份,每个墓碑里埋一份骨灰。
有的墓碑上还有后人祭祀的痕迹,插个太阳灯的莲花,不舍昼夜在诵经超度。
在墓园里看到一个花圈,是一位已百岁尚健在的老兵献上的,给他的军长及兄弟们。
老兵尚在,心有安慰,希望他过得平安健康。
国殇墓园安息!
战斗场景还是摆脱不了老套。
不描写真实的战斗场景永远都拍不出好看耐看的电影。
挺好的题材,编的不够好,是顾及审核的需要,一定要加入些什么,韩绍英想干什么,远征军指挥部那里她似乎要得到什么。
谢这个人物最好的地方就是友情在心中很重,时刻不忘。
不坑朋友,不害朋友。
而且还算是正直,坦荡。
直接告诉自己兄弟自己加入了军统。
这些都是正直,坦荡。
人物很好。
这部剧就有点差了,很多地方不够严谨,有的剧情没有什么必要。
刚刚看了第一集,觉得男人们比较奶油,说话都像初出茅庐的学生在读呢,不像军人说话,更不像军人在战场上说话。
男人戏拍成这样,真让人败胃口啊。
观看此剧,想起曾经远征军将士的艰难,倍感悲伤;想起国人还没有忘记他们,倍感欣慰!
仅就该剧而言,题材很好,也真的该有一部反映远征军的片子了,演员演技较好,战争场面也不错。
但细节上还是粗糙了些。
尤其是在装备上,29集在印度的训练场上,那时已经更换了国外的装备,可剧中还是汉阳造和三八大盖得混合,日军装备里也不乏汉阳造的出现,最可气的是每次出现的那架制作粗糙顶点的飞机,连机身都做不好,假的透顶,(也不知制造者吃了多少回扣)等等不在赘述。
可能是经费原因吧,真的希望在题材好的情况下,能拍出经典。
不要像《亮剑》那样,题材经典,演员很棒,但细节上拍的比该剧还粗糙,令人遗憾!
只是好久没有令人别开生面的题材,所以才取的了很好的收视率。
我倒是觉得《生死线》和《高粱红了》题材一般,但拍的不错。
记住历史,记住为国捐躯的将士们。
同时也要记住抗日的正面战场是国民党打的,虽然胜仗较少,但也不乏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那个党都希望自己国家不受侵略,都希望国富民强。
现在的媒体较以往客观了些,也算是进步吧。
爱国之心,国人皆有。
但真当国难,真希望还能像抗日战争那样“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一]众所周知的原因,曾经一度只觉得他的戏好,但做人大概有点凤凰男吧[二]最近重温电视剧《中国远征军》感觉又被他折服了,只怪演的太好,而且翻看了些资料看了最近几年的照片,有些人拿他五十几岁单身说事儿觉得太浅薄了,这个年龄相信很多事都已经看开,年轻时候的他内心应该也是有拧巴的,现在倒能看出洒脱自在的状态了[三]何音如果单身他可能还会被定位为抛妻弃子,可命运就是这样神奇,前妻如今美满,他却被柯蓝晾着,银幕形象越硬汉,越会觉得他私下怎么有点小可怜,当然感情的事谁都说不清,不过还是要给柯蓝竖个大拇指,敢作敢当拿得起放得下,新时代女性楷模,所以他俩是不是一个大男子主义,一个很女权?
势均力敌,谁也降服不了谁!
[四]想起《无间道》有陈道明那部,他饰演陈道明的小弟,实际是“我方办事人员”,那部电影里演员就没有一个是在混的,当时他还不是“老戏骨”,很佩服导演的独到眼光,如今男人的质感出来了。
[五]《中国远征军》一众男人戏里,虽然主角光环加持,不过他演得还是太出众了,有一段被派到雷多工地干活的镜头,那力道是(重音)会干活的,不是摆摆样子为镜头抓拍一下的状态,肯定私下是做了很多功课,很认真在对待那部剧的!
[六]不过他的气质,终归是更“忠悌孝义”的“臣子”,霸气远不如陈宝国的不怒自威,贵气甚至距离谭凯的差很多,混劲儿比不过老《亮剑》的李幼斌,城府邪魅不如道明叔,阴鸷不过王志文的《黑冰》,当然怎么着也是比靳东level要高的。
但是他就是他,好像哪方面气质都在刚刚好的一个区间。
不过他穿白衬衫比张译好看呦
《中国远征军》第22集正片播放(除片头时间)3分06秒左右,宣布任命张问德为腾冲县长时的时间是民国21年5月18日(1933年5月18日),这个时间搞错了吧?
怎么可能?
应该是民国31年(1943)吧!
编剧、导演、演员、审片、字幕等等都没有发现吗?
可笑!
真正的历史上,国军将士抗战卫国不可谓不英勇!
真正的大仗、硬仗、血战几乎都出自于满腔热血的国军将士。
之所以我们会有国军消极抗战的认识,不过是因为“成王败寇”罢了。。
过多的不予评论,看片。。
历史上戴安澜牺牲后由于没有棺木,是被将士抬着尸体回国并安葬在广西的。
该剧的编剧说该片是还原历史事实,但片中戴将军却是还在缅甸境内就被火化了,这严重违背了历史事实!
当年全班一起看的。
我是看得很欢乐。
gay and European那段太经典了!还有walking porn也是哈哈!歌曲都很轻松愉快,爱情也很甜美,比电影更合胃口。
看了美女上错身和这个。。觉得这里的法庭玩玩一样的。。
原来觉得很励志。
美国的歌舞剧真不是盖的。
gay or European是经典
当年比较喜欢的欧美青春之一了。
一般
美女
歌很好听 但是比起电影 音乐剧有一个我挺不喜欢的地方在于 男主的人设更丰满了之后 抢走了很多本属于Elle的光辉 本来是自己醒悟自己努力的大女主爽片 在她身边默默欣赏她支持她的男性角色突然变成了她的guider 又变回了最符合男人想象的套路了 唉
希腊风建筑前的宏伟阶梯上,茫茫黑色职业装中那一点粉红真是分外醒目啊……
音乐剧果然能将电影版中的尬化解成欢乐,但是欢乐之外歌曲本身基本没有能记住的旋律,当然除了已经出圈的gay or European,想当年还是从versailles同人视频里知道的,就觉得很好笑。另外比影版带来更多满足感的当然是学长甜甜的男友力和爱情线!此处插入八卦:Christian Borle原来是Sutton女神的ex哦!作为Reese小粉,个人觉得不如电影之处当然是女主没有当年的Reese那么甜妹,不过唱跳来说当然很是很棒的,虽然我们Reese当然也超能唱的!同样觉得当年的Alli Mauzey肯定会是很好的Elle Woods,因为她的Glinda就是有这样甜甜的pink power啊!
好励志呀
就。。看得很开心就够啦!
虽然女主角不怎么漂亮,还是当时尚片看一看。
..太二了...
女主全靠开挂嘴炮和暗恋者,努力过程一笔带过,这也能算独立女性?
最后了,当然不能够太差。
这种狗东西。。。